12.12.2021
講道:基督教的根基是接納人的主 鄭牧師
讀經:馬太福音十七章二十四至二十七節
24 耶穌和門徒來到迦百農的時候,有幾個徵收聖殿稅的人來見彼得,問他:「你們的老師付不付聖殿稅呢?」25 彼得回答:「當然付。」 彼得進屋子去的時候,耶穌先問他:「西門,誰向這世上的君王繳納關稅或人頭稅,是本國的公民呢?還是外國人呢?你的意見如何?」 26 彼得說:「是外國人。」耶穌說:「那麼,本國的公民可以免稅了。 27 但是我們不要冒犯這班人。你到湖邊釣魚,把釣上的第一條魚拿來,打開牠的口,你會發現一個錢幣;這錢足夠繳納你和我的聖殿稅,你就拿去給他們吧。」
今天我們來看看神藉彼得的說話要帶出什麼真理;有收丁稅的人來見彼得說,『你們的先生不納聖殿稅麼?』彼得沒有思索一下就說『納』。他沒有想到,今天的問題,不只是主耶穌納不納,也是主耶穌該不該納。這『聖殿稅』就是舊約裡贖生命的錢。
出三十11~16上主對摩西說: 12 「你調查以色列人口的時候,每一個人都要向我獻贖命金,以避免調查時可能遇到的災禍。 13 被登記的人必須按照聖所所規定的標準繳納固定款額,作獻給我的禮物。 14 每一個登記的人,就是二十歲以上的男丁,都要繳納這款額。 15 付贖命金不分貧富;富人不多付,窮人不少付。 16 向以色列人民收取的這些錢要用來作維持聖幕的費用。這是他們為自己的生命付出的捐獻;我會因此記得保護他們。」
一、神成為人為要接納人:許多人是相信天上有一位摸不著的神,是人所不知道的神,這不是基督教。我們相信有神,並且相信神是一位可知的神,相信神是一位顯明的神,是在人間顯明出來的神。我們怎麼認識這一位可知的神呢?就是因為神來成為人。神成為人之後,就叫我們能認識神是怎麼一回事。神穿上人來到人的中間,顯明神是怎樣的,這就是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神表明出來。因此我們能找到拿撒勒人耶穌是神的兒子。祂與我們一樣一式,但是祂又與我們不一樣,因為衪是神的兒子。基督教就是建造在這一個根基上。馬太十六章給我們看見,彼得承認主耶穌是永生神的兒子,乃是得了神的啟示。
二、人知道自己要找的神是怎樣的神:主耶穌所注意的,是你們說我是誰。祂不管人說祂好或者不好,祂不管人對祂有好感或者沒有好感,祂所注重的就是「你們說我是誰。」有沒有信耶穌,就是在你說耶穌是誰。當彼得承認說『你是永生神的兒子』時,主耶穌怎麼說?主耶穌說,『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教會是在那裡建造的?教會是建造在彼得所承認的『你是永生神的兒子』的信仰根基上。我們要問自己,拿撒勒人耶穌是誰?我們能對拿撒勒人耶穌說,『你是永生神的兒子。』我們覺得這是我們一生之中最大的喜樂。如果拿撒勒人耶穌是一個人,那麼就沒有基督教了。
彼得看見收人頭稅的人來問他,他自己就決定了說,『當然付。』他把主耶穌看作和一般的人一樣,他忘記了主是神的兒子了。所以他一進屋子,主耶穌不讓他說話。
三、如果主耶穌需要納聖殿稅,就好像是說神的兒子也像我們一樣需要救贖。但是主耶穌不需要,因為祂沒有罪。拿撒勒人耶穌不只是神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也是神的愛子;神的兒子是祂的地位,神的愛子是祂的美德。我們要記得,基督教的根基乃是在乎祂是誰。有人問保羅,我該作什麼才能夠得救?使徒回答說,當信主耶穌。只要承認祂是神,該作什麼也就沒問題了。
四、在世上最重要的關係是接納:接著主說了另外一個道理。主叫彼得去釣魚,把先釣上來的魚的口打開,就能得著一塊錢,作為祂和彼得的稅銀。主耶穌要納聖殿稅,不是因為自己是外人,乃是因為怕他們跌倒。雖然祂是神的兒子,但是祂為著不絆倒人,所以就納稅。在這裡我們學一個功課:不論作事或不作事,都要為著為著接納人,不使人受傷。這是為著對方,不是為著自己。我們要學習為著別人的益處而放下自己的權利。
12.05.2021
講道:基督是基督徒見證的內容鄭牧師
讀經:馬太福音17:1 六天後,耶穌帶著彼得以及雅各和約翰兩兄弟悄悄地上了一座高山。 2 在他們面前,耶穌的形像變了:他的面貌像太陽一樣明亮,衣服也像光一樣潔白。 3 忽然,三個門徒看見摩西和以利亞在跟耶穌講話。 4 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裏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裏搭三座帳棚,一座給你,一座給摩西,一座給以利亞。」 5 彼得正說這話的時候,一朵燦爛的雲彩籠罩了他們;有聲音從雲中出來,說:「這是我親愛的兒子,我喜愛他。你們要聽從他!」
路加福音16:16「摩西的法律和先知們的書的效用到施洗者約翰為止;從此,上帝國的福音被傳開了,人人都想猛烈地擠進去。
一、神的聲音中斷彼得的話,表示律法和先知與神的國是銜接的,不是平行的。17:5 彼得正說這話的時候,一朵燦爛的雲彩籠罩了他們;有聲音從雲中出來,說:「這是我親愛的兒子,我喜愛他。你們要聽從他!」
二、新約時代基督完全了律法,人喜歡律法是因為跟從律法就不必與基督發生關係:林前:24可是在蒙上帝選召的人眼中,不管是猶太人或是希臘人,這信息是基督;他是上帝的大能,上帝的智慧。
箴8:34聽從我話的人多麼有福啊!他天天守在我門口,在我家門邊等候。35 找到我,就是找到生命;他會獲得上主的恩惠。
在新約裡,如果不常常等候在智慧的門口,看智慧者的面,就不知道,就不能行走。基督教,不光是聖經怎麼說,也是在你裡面的基督怎麼說。我們是有一位活的基督住在我們裡面,作我們的生命,作我們的是非,作我們道德的標準。祂所喜歡的就是對的,祂所不喜歡的就是不對的;祂說是的,就是是的,祂說不是的,就是不是的。但是有許多的『彼得』,都以為要有律法加在基督身上。彼得說,要有三座棚,其中有一座為摩西,神立刻就來把他的話打斷。神的意思是說,今天的問題是人須要基督的問題,不是須要律法。
三、新約時代基督向我們說話:
讀經:來1:1在古時候,上帝多次用多種方法,藉著先知向我們的祖先說話; 2 但是在這末後的日子,他藉著自己的兒子向我們說話。
來8:11他們無須教導自己的鄉鄰,或告訴自己的同胞說:你們該認識上帝;因為從最小到最大,他們全都認識我。
林後3:2你們就是我們的推薦書,寫在我們心裏,給大家知道,給大家誦讀。 3 很明顯地,基督自己寫了這封信,由我們傳送。這封信不是用墨寫在石版上的,而是用永生上帝的靈寫在人心裏的。
新約,不只律法要除去,先知也要除去。不是人告訴你說什麼是是的,什麼是非的;是主在我的裡面,給我看見什麼是是的,什麼是非的。每一個人必須自己在裡面受神的引導,不能讓律法和先知來代替基督。基督教乃是基督活在我們裡面來告訴我們是或非。基督住在我們裡面,這就是基督教。
11.28.2021
講道:安息就是能力 鄭牧師
讀經:路十38 耶穌和門徒繼續他們的旅程,來到一個村莊。那裏有一個名叫馬大的女人,接待耶穌到她家裏。 39 馬大有一個妹妹叫馬利亞。馬利亞來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講道。 40 可是馬大因為要做的事情多,心裏忙亂,就上前說:「主啊,我妹妹讓我一個人做這許多事,你不介意嗎?請叫她來幫幫我吧!」 41 主回答:「馬大!馬大!你為許多事操心忙亂, 42 但是只有一件是不可缺少的。馬利亞已經選擇了那最好的;沒有人能從她手中奪走。」
以賽亞書30:15至高的上主─以色列神聖的上帝對他的子民說:「回來吧,安心信靠我,你們就得安全;鎮靜等待我,你們就有力量。」但是你們不願意。
腓力比書4:6,7你們應該一無掛慮;要在禱告中把你們所需要的告訴上帝,用感謝的心祈求。 7 上帝所賜那超越人所能理解的平安,會藉著基督耶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太11:29你們要負起我的軛,跟我學,因為我的心柔和謙卑。這樣,你們就可以得到安息。
一、忙的事很多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就是:安息在基督腳前。
二、聖殿喻表安息的生活?我們應當慇勤作工,不可懶惰。外面勤勞作事是該的,外面忙不要緊,但是裡面是要安靜的,裡面只有一件東西-基督。我們在外面盡可以作馬大,但是裡面要學馬利亞,裡面完全是與主聯合的;裡面是安靜的。我們就是神的殿。(林前三16。)我們基督徒的生活,也就像神的會幕,神的聖殿裡的光景。外院裡可以都是聲音,但是至聖所裡安靜得很。這就是基督徒的生活。外面可以忙,但是裡面仍然是與主交通的,裡面一點都不亂。這就是靈裡得著安息。如果你是活在至聖所裡,你就要看見,神充滿了這一切。
三、主是我們安息的榜樣:我們的生活中有一個失敗,就是外面一忙,裡面也就覺得亂了。我們要知道,平靜安穩就是我們生活的力量。神的話是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但我們的主是我們安息的榜樣:有一次,會堂裡的人逼迫主,要把祂從山崖推下去。聖經記載說,主耶穌從他們中間直行過去了。那些人是想害祂的性命,但是,祂好像一點都不在乎的樣子,祂從他們中間走過去了。(路四28~30。)當船上風浪頂大的時候,我們的主在睡覺。門徒喊叫說,『我們喪命喇!』他們為什麼這樣喊呢?因為他們裡面沒有安息。但是我們的主不為所動。(太八23~27。)當那些人拿著兵器來捉拿主耶穌的時候,祂卻出來問他們說,『你們找誰?』他們回答說,『找拿撒勒人耶穌。』主耶穌說,『我就是。』他們聽見這一句話,就退後倒在地上。捉拿人的反而被被捉拿的嚇倒了。(約十八2~6。)我們的主祂從來不被外面的所搖動,祂只憑著裡面的來生活。
四、怎麼得著裏面的安息呢?
1.信心:腓立比書4:6,7節:將所有的事都告訴神;你的工作,你的需要,你的困難都可人告訴神,對主說「主我把這些一都托在你手裏,而後就慇勤的面對。這樣,我們就可以一天到晚都不受外界的影響,無論有多大的難處,無論有多少的事情,都有神的平安在你裡面一直保守你的心。
2.順服:馬太11:29節:神讓許多事情臨到你身上,你如果能學主的樣式,負主的軛,不隨著你自己的意思去行,你必定有安息。你如果對主說,『主,你無論要我作什麼,我都肯,』你就必定得著安息。如果你不肯,你要揀選自己的生活,你有自己的盼望,你就要失去安息。我們所有的不滿意,我們所有的慾望,都是叫我們失去安息的。你如果對主說,『主,你所給我的一切都是好的,我願意走你的路,我要你的旨意,我願意把我的盼望都放在一邊,』這樣,安息就要充滿你的心。
願主的話使我們在安息中得力。
11/7/2021
講道:不說閒話 鄭牧師
讀經:啟20:18 我─約翰鄭重警告那些聽見這書上預言的人:如果有人在這些話上加添甚麼,上帝要把這書上所寫的災難加給他;
箴言13:3 口舌謹慎,保存生命;信口開河,自招毀滅。15:4 溫和的言語充滿生機;歪曲的口舌使人喪志。
馬太福音12:34因為心裏所充滿的,口就說了出來。36 「我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每人所說的閒話句句都要交帳。 37 因為,上帝要用你自己的話來宣告你有罪,也要用你自己的話來宣告你無罪。」
盛水的器皿如果有一個洞,它裡面的水就要漏掉;這不是有水沒有水的問題,乃是漏不漏的問題。有的弟兄姊妹,在主面前很追求要認識十字架,有的時候也肯背十字架,這樣的人,按說應當滿有生命。但是,希奇得很,有時一個有追求,有羨慕,並且肯背十字架的人,在他身上竟然看不出基督徒的樣子。原因在那裡呢?原因是在他所得著的生命被他自己漏掉了。
一、箴言13:3「 口舌謹慎,保存生命;信口開河,自招毀滅。」沒有一件東西叫我們的生命漏掉像閒話那樣厲害。這不是說罪比閒話更好,這是說除了罪之外,最叫我們的生命消失的,就是我們的說話。
二、馬太12:36說,『每人所說的閒話句句都要交帳。』閒話得罪了人,就是不能賠償的。你能去向人認罪,你也能對人說把自己的話收回,但是聲音已經到了別人裡面是不能收回的。
三、15:4 「溫和的言語充滿生機;歪曲的口舌使人喪志。」溫良,就是不發熱,就是緩和、適度。人話說多了,舌頭就發熱;舌頭熱了,就沒有生命樹的果子。溫良的舌頭,是不急躁的舌頭,不糊塗的舌頭,不多話的舌頭。這樣的舌頭,才能像生命樹的果子一樣,好做食物。
四、閒話是生命的漏洞,那怎麼辦呢?我們要守住口,就先要對付心。主說,『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太十二34。)。你心裡有這樣東西,你口裡遲早要說兩句。在這裡不說,到那裡要說;現在忍住不說,總有一天忍不住要把它說出來。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說,我這一個人是有口無心的。從主耶穌所說的話看來,是因為你的心這樣,所以口才這樣。所以要對付閒話,就必須先對付心。
教會的生命也能因閒話而漏掉。我們因為是同一個生命,就要一心一意;能一心一意,就能說同樣的話,而不說閒話了。所以,要對付閒話,就得先對付心。
五、雅各書三章十一節說,『泉源從一個眼裡能發出甜苦兩樣的水麼?』一個泉源只能發出一種水,一個口也只能說出一種話。我們要求主說,『主對付我的口,叫我因著你的恩典能蒙保守。』只說祝福和造就人的話。你不只要對付你自己的口,也要對付別人的口。什麼人喜歡說閒話,喜歡說長道短,喜歡播弄是非,你就要幫助他。你可以對他說,『弟兄,我們禱告。』你不讓他說閒話,你帶著他禱告,或者彼此背聖經節,你把他引到正當的路上去。更直一點可說,『弟兄,我們要學習說造就人的話,閒話還是不說的好。』
六、我們要求神拯救我們脫離這個說閒話的破口。除了罪之外,惟一叫生命漏掉的就是閒話。我們如果能在話語上蒙保守,就能保守基督樣貌的生命。
10/24/2021
講道:靈裏貧窮的人有福了
鄭牧師
讀經:啟示錄三章十七節。 17 你說:我富足寬裕,毫無缺乏。然而,你不知道你自己是多麼悲慘可憐!你貧窮、失明,又赤身露體。 18 所以,我勸你向我買精煉的金子,好使你富足;又買白袍穿上,好遮蓋你那可羞恥的裸體;也買眼藥擦你的眼睛,好使你能夠看見。 19 對我所愛的人,我都責備管教。所以,你要熱心,要悔改。 20 聽吧,我站在門外敲門;若有人聽見我的聲音而開門,我要進去。我要和他一起吃飯,他也要跟我一起吃飯。21 至於那得勝的人,我要賜特權給他,在我寶座上跟我同坐,正如我已經得勝,現在跟我父親同坐在他的寶座上一樣。 22 『聖靈向各教會所說的話,有耳朵的,都聽吧!』」
馬太福音五章三節:「承認自己靈性貧乏的人多麼有福啊;他們是天國的子民!
在神的兒女中有一個難處,就是有老底嘉的態度和老底嘉的存心。就是實際上是貧窮的,卻自以為是富裕的。
在屬靈的事情上,有、無的問題容易解決,貧窮和富裕的問題不容易解決。一無所有的人容易遇見神,貧窮的人不容易遇見神。期一種人,就是說他有,也有一點;你說這一個,他也懂得;你說那一個,他也知道;可是他真的懂得,真的知道麼?沒有那麼一回事。他有一點點了以致於他一步都沒有動,一步也沒有進,他實在是一個貧窮的人。貧窮是藉著比較顯出來的;我比你少,我就比你貧窮;你比他少,你就比他貧窮。所以,如果是沒有,很容易知道,貧窮是不容易說清楚。好像一個第一次拿到零用錢的小孩,他以為世界上沒有人比他更有錢了,不知道自己那一點點是貧窮的。在屬靈的事情上,沒有的人,神對他有辦法,但是,貧窮的人,就是他所有的那一點攔阻了他,叫他自以為有,叫他自滿自大。
一、屬靈的貧富和物質的貧富是相反的認知,我們要追求屬靈的美善,就要克制驕傲,承認自己靈裏永遠不足:順服、十字架、教會、國度
有的人說,她是一個願意順服神追求國度的人,她所有的都願意為著國度放下。但是認識他們的要說,他們不知道什麼叫作身體,也不曉得什麼叫作國度。哦,許多神的兒女所有的東西太便宜了。有許多便宜的順服,有許多便宜的十字架,有許多便宜的教會,有許多便宜的國度!實際上,他們並不知道什麼叫作順服,並不知道什麼叫作十字架,並不知道什麼叫身體,並不知道什麼叫作國度。這就叫作貧窮的人!
二、如果貧窮而不驕傲。貧窮並不是絕對的攔阻,但是貧窮一落在驕傲的人身上,就一點辦法都沒有。老底嘉的問題是驕傲,因為她又貧窮,又自以為富足。在屬靈的事情上顯出驕傲,貧窮而不驕傲的人,是少有的;反而富足的人不驕傲。貧窮必定和瞎眼連在一起。貧窮的人,在屬靈的事情上,都是看不見的人。看不見的人,就自以為富足;
三、貧窮更是質的貴賤的問題。林前三章給我們看見金銀寶石與草木禾秸的分別
林前三章給我們看見金銀寶石與草木禾秸的分別,你有器皿還不算數,還得問是木器瓦器呢,還是金器銀器。
我們的神是豐富的神,祂不願意祂的兒女貧窮。祂所要的工作不是草木禾秸的工作,祂所用的器皿也不是木器瓦器。祂是豐富的神,所以祂就用豐富的器皿。神的豐富是深的,是厚的。神的豐富是『無處可容』!(瑪三10你們要把十分之一的全數送到聖殿,使聖殿裏有豐富的食物。我是上主─萬軍的統帥;試試我,你們就會看見我打開天上的窗戶,把各樣好東西豐豐富富地傾倒給你們。)神的恩典都是無處可容!祂在我們身上作的事,都是無處可容的。神作的事不是那麼勉強的,不是那麼軟弱的,不是那麼一點兒的。衪是豐富的神,祂能叫我們作豐富的人,祂一直給我們更多的。每一次祂給我們更多的時候,我們好像是第一次得著一樣。這雖然奇怪,卻是事實。但願神憐憫我們,叫我們在祂面前真能看見光。驕傲的人是愚昧的人,驕傲的人都是貧窮的人。求神倒空我們,好叫我們進入祂的豐富。
10.16.2021
講道:一件美事 鄭牧師
讀經:馬可福音十四章一至九節。逾越節和除酵節的前兩天,祭司長和經學教師陰謀要祕密逮捕耶穌,把他處死。 2 他們說:「我們不要在節期中下手,免得激起民眾的暴動。」3 耶穌在伯大尼那患痲瘋病的西門家裏。正在吃飯的時候,有一個女人帶來一隻玉瓶,裏面盛滿很珍貴的純哪噠香油膏。她打破玉瓶,把香油膏倒在耶穌頭上。 4 有些在座的人很不高興,彼此議論說:「這樣浪費香油膏有甚麼意思? 5 這香油膏可以賣三百多塊銀子,拿這錢來救濟窮人多好!」因此他們對那女人很生氣。 6 可是耶穌說:「由她吧!何必為難她呢?她為我做了一件美好的事。 7 因為常有窮人跟你們在一起,願意的話,你們隨時可以救濟他們,可是我不能常與你們在一起。 8 她已盡所能的做了;她把這香油膏倒在我身上是為我的埋葬先做準備。 9 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福音無論傳到甚麼地方,人人都要述說她所做的事,來記念她。」
這段故事,照著主耶穌在這裡所說的話:『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以為記念。』(可十四9。)可見得無論在什麼地方傳了福音之後,就也必須述說這段故事。如果傳了福音,卻沒有述說這段故事,在主看來,是一個大缺欠。所以,我們在這裡要講到這段故事。
這段故事最要緊的意思是什麼呢?彼前三章十五節『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意思是:你們要在心裡尊基督為聖,像尊祂為主一樣。
『有一個女人拿著一玉瓶至貴的真哪噠香膏來。』凡是獻給主的,都得是最寶貴的。『把膏澆在耶穌的頭上,』她這樣一作,屋裡就滿了香氣!(約十二3。)不但在當時屋裡滿了香氣,就是當我們讀這段聖經的時候,好像也滿了香氣!
馬利亞如此行,門徒們以為如何呢?他們『有幾個人心中很不喜悅,說,何用這樣枉費香膏呢』?(可十四4。)他們以為這是枉費。但是,這香膏是澆在誰的身上呢?
『這香膏可以賣三十多兩銀子賙濟窮人。』(5上。)他們以為有更好的用法,就是賙濟窮人。人對於基督若是沒有愛,他就要把為主作工來代替他所應當奉獻給主的愛。
『他們就向那女人生氣。』(5下。)起先他們不過是批評;後來他們就向那女人生氣了。但是,馬利亞不能因著他們生氣,就把香膏留些起來。玉瓶已經打破了,香膏已經流出了;從來沒有犧牲獻上了,又從壇上取下來的。
主說,『由她吧!為什麼難為她呢!』主的意思是:她太愛主,不要緊,你們不必批評,更不必生氣;不要難為她了。你們若會愛我像馬利亞一樣,那是最好的;若不能,就請你們不要攔阻別人這樣的愛我。每一個愛主的人,都只要有主這句話就夠了。我們應當以主的稱許為滿足。
『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6)他們以為這樣的奉獻給祂,是一種枉費。主卻說,這是一件美事,不是枉費。愛祂到肯花費一切在祂身上,乃是一件美事,不是枉費。我們待主永遠不會太好的;愛主永遠不會太多的;順服主永遠不會太過的。
『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要向他們行善,隨時都可以;只是你們不常有我!』(7)主的意思是:你們要賙濟窮人,還有很多的機會,但是服事我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她所作的,是盡她所能的。』(8上)在這裡,不是說為主用了多少,乃是問還剩下多少?富足的人,多拿一點給主,在他並不為難;惟獨貧窮的人,要盡其所有的奉獻給主,就真有點難了。主的稱讚,是從這『盡』字來的,沒有盡就沒有愛。愛神,是應當盡心、盡性、盡力、盡意的愛。可是多少時候,我們待主竟還不如待一個普通的朋友!
『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8下)過幾天,主要受死了。她懂得主是為她死,為救她脫離罪的刑罰而死。她愛主,因此她不能不膏主。
現在是我們愛主的時候。但願我們都能趁著今天,將自己完全獻給主,愛主、事奉主、順服主。
10.10.2021
講道:神保守的能力 鄭牧師
讀經:帖撒羅尼迦前書五:23 願那賜平安給我們的上帝使你們完全聖潔!願他保守你們的靈、魂、體,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完整無缺! 24 那選召你們的上帝是信實可靠的;他一定成全這事。
民數記十三:25 探子在那地偵察了四十天後,就回到 26 巴蘭曠野的加低斯,把他們所看見的向摩西、亞倫,和全以色列會眾報告,同時把帶回來的果子給大家看。 27 他們告訴摩西:「我們偵察了那地方,發現那是流奶與蜜的肥沃土地;這就是那地所產的果子。 28 但那地的居民很強悍;他們的城又大又堅固。還有,我們在那裏看見了巨人亞衲的後代。 30 迦勒安撫那些埋怨摩西的人,說:「我們現在應該上去佔領那片土地;我們有足夠的力量征服它。」 31 可是,跟迦勒一起去的人說:「不,我們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攻打他們;那裏的人比我們強大。」
數十四:4 他們彼此說:「我們來選一個領袖帶我們回埃及吧!」 5 摩西和亞倫在人民面前俯伏地上, 6 嫩的兒子約書亞和耶孚尼的兒子迦勒這兩名探子悲傷地撕裂了衣服, 7 對人民說:「我們所偵察的那片土地是非常肥沃的土地。 8 如果上主喜歡我們,他會領我們到那裏,把那片流奶與蜜的肥沃土地賜給我們。 9 你們不要背叛上主,不要怕當地的居民。我們將輕易地征服他們。上主與我們同在;他已經擊敗了那些保護他們的神明。所以你們不要害怕!」 10 但全會眾威脅他們,要用石頭打死他們兩人。可是突然間,人民看見了上主的榮光出現在聖幕上面。
約書亞記十四章9 那天,摩西曾答應我,將來我跟我的子孫一定會得到這塊地,就是我腳走過的土地,作為我們的產業,因為我全心順從了上主─我的上帝。 10 現在請看,從上主對摩西說那些話到現在,已經過了四十五年。那時以色列人在曠野流蕩。上主照著他的許諾保守我至今健在。看!我已經八十五歲了。 11 今天我仍然健壯,像當年摩西派我出去時一樣。我仍然強壯,可以打仗或做其他的事。12 現在,請你把上主應許給我的山區給我吧,就是我和同伴回來報告那天上主所許諾的。那時我們向你報告,那地方有亞衲族巨人,住 在高大的城牆裏面。說不定上主會與我同在,我能夠把他們趕出去,正像上主所許諾的。」 13 約書亞祝福耶孚尼的兒子迦勒,把希伯崙城給了他,作為他的產業。 14 希伯崙到現在仍然屬於基尼洗人耶孚尼的兒子迦勒的後代,因為他全心順服上主─以色列的上帝。
有一件可惜的事,就是有的基督徒能相信神拯救的能力,但是不能相信神保守的能力。他們得著了神拯救的恩典,但是好像沒有得著神保守的恩典。他們知道給恩典的是神,卻不知道保守恩典的也是神。現在我們來看我們得救之後如何得蒙神的保守。
書14:11-這裡說到迦勒的事。無論是平常的生活或者特別的生活,迦勒都像當初與摩西講話的那一天一樣。他到八十五歲的時候與四十歲最健壯的時候一樣,一點沒有減少力量。這沒有別的,就是因為神保守他。迦勒蒙神的保守,有什麼條件呢?
- 書14:14全心順服上主。
- 數13:30把握跟隨的時機:現在應該上去。如果你能看祂的應許對於你是如何的,你的膽就大了,你現在就看見我們能夠得勝了!
- 數14:9吃下上主給的食物(亞衲人):你每一次碰著難處,每一次碰著沒有辦法的事,你就得問說,我這一次要餓呢,或者是要吃呢?你在那一件事上,如果靠著基督的能力得勝,讓基督得勝的生命顯出來,你就多得一次滋養,你的力量又加增一次,你又吃了一頓。請你記得,沒有一個人是能不吃而長大的。
保羅說,『我…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提後一12。)保羅在這裡作一件事,就是交託給祂。你相信祂了,就應該交託給祂。主只能保守那已經交託祂的人。許多人不能得著神保守能力的好處,就是因為他從來沒有把自己放在神的手裡,說,『神,我把自己放在你手裡,托你來保守。』
9.26.2021
講道:信耶穌的祝福 鄭牧師
讀經:以賽亞書四十九章十節,啟示錄七章九至十七節。
以賽亞書49:6 上主對我說:我的僕人哪,我給你一項重要的任務:我要你復興雅各的各支族,領回以色列的子孫。我還要你成為萬國之光,使我的救恩普及天下。8 上主對他的子民這樣說:悅納你的時候一到,我就垂聽你;拯救你的時機一來,我就幫助你。我要保護你,看顧你,藉著你與萬民立約。我要讓你返回那荒廢了的地方,讓你重建家園。9 我要對被俘的說:你們自由了!對黑暗中的人說:你們重見光明吧!他們會像羊一樣在草地上吃草;高山就是牠們的草場。10 他們不飢不渴。炎陽烈日不傷害他們;因為那愛他們的要帶領他們;他要引導他們到有泉水的地方。
啟7:9後來,我一看,看見一大群人,數目難以計算。他們是從各國家、各部落、各民族、各語言來的,都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穿著白袍,手上拿著棕樹枝。 10 他們高聲呼喊:「救恩是從坐在寶座上、我們的上帝和羔羊來的!」 11 所有的天使都站在寶座、長老,和四活物的周圍。他們在寶座前俯伏地上,敬拜上帝, 12 說:「阿們!願頌讚、榮耀、智慧、感謝、尊貴、權能、力量都歸於我們的上帝,世世無窮!阿們。」 13 有一個長老問我:「那些穿白袍的是誰?他們是從哪裏來的?」 14 我回答:「先生,你才知道。」他對我說:「這些人是經歷過大災難的。他們用羔羊的血把自己的衣服洗得乾淨潔白了。 15 因此,他們侍立在上帝的寶座前,日夜在他的聖殿中事奉他。那位坐在寶座上的上帝要親自庇護他們。 16 他們不再飢,不再渴;太陽或任何炎熱都不能燒灼他們。 17 因為寶座中的羔羊要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的水源;上帝也要擦乾他們每一滴眼淚。
在這兩處聖經裡題到幾種福氣:誰有這些福氣呢?(啟7:14)
一、不饑不渴:有盼望卻未得著滿足就叫作飢渴。什麼人會不饑不渴呢?『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六35。)『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四14)。基督應許每一個相信祂的人,能得著滿足,能得著一個滿足的生命。世界只能叫你有一時的滿足,不能叫你有永遠的滿足。『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13~14,)這是主說的話。
二、日頭和炎熱必不傷害他們:在聖經裡有一種遮蔽,就是神的蔭下。有一種生命是在神蔭下的生命,就是藏在神那裡的生命。(詩三六7~9。)你能不能看見你是被遮蓋的呢?在屬靈的爭戰中,我們是有救恩的頭盔的。(弗六17。)我們的生命是一個隱藏的生命。我們在世上是在神的翅膀之下,好像小雞在母雞的翅膀之下。我們讀詩篇九十一篇,就看見『住在至高者隱密處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蔭下』的那一等人,主會救他們在靈裏免受許多的災害。這是一個有福的生活-我們是有遮蓋的。
三、引導他們到水泉的旁邊:泉源是在乎神自己,(詩八七7,)生命的河水是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的。(啟二二1。)換句話說,我們是最親近神,是在神旁邊的。是神領我們到祂面前,是羔羊牧養我們。再換句話說,就是羔羊牧養羔羊,就是神的兒子耶穌基督,以作神的羔羊的經歷來牧養羊。我們自己永遠不會作好,我們永遠需要一位牧者來牧養我們。這是今天就可以得到的,何等安息的享受。
四、神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在今天,我們能享受那三樣福氣,但是,我們並非不流淚。擦乾眼淚是到了天上才有的。以賽亞四十九章十節沒有說這一種福氣,因為它是記載在地上的光景。我們的主耶穌在世上是完全安息,有時在困難中能直行過去,但是,祂為拉撒路死哭、在將進耶路撒冷時哭、在客西馬尼哭。希伯來五章說祂大聲哀哭,流淚懇求。可見流淚是在今世不可免的。不過,我們的眼淚,神都記在冊子上,裝在皮袋裡。(詩五六8。)所以,神顧念我們的流淚,這也是一種福氣!
9.12.2021
講道:有聖靈的印記的人生 鄭牧師
讀經:啟示錄13:15第二隻獸又得了權,可以把氣息吹進那頭一隻獸的像裏去,使那像能夠說話,並且殺害所有不拜獸像的人。 16 這獸又強迫所有的人,無論大小、貧窮富貴、奴隸或自由人,在他們的右手和額上打了印記。 17 這印記就是那獸的名字或代表名字的數字;沒有這印記的,就不能做買賣。
以弗所書1:13當你們聽見了真理的信息,就是聽見那使你們得救的福音時,你們信了基督,上帝就把他所應許的聖靈賜給你們,作為你們歸屬於他的印記。 14 聖靈保證我們要承受上帝的應許,把完全的自由賜給屬他的人。我們要頌讚他的榮耀!
屬世界的人有撒旦在他們生命中烙下的印記,那個印記讓他們拒絕接受主耶穌,因為接受了主就沒有發橫財的機會。
屬神的人有創造主將聖靈賜給我們,在我們生命中成為印記。這樣;我們就會以聖經的教導,成為我們的生命手冊。歡喜順服的遵守,結出新生命的果實。
在教會的建造上:以弗所書4:1所以,我勸你們行事為人都應該符合上帝呼召你們時所立的標準。 2 你們要謙遜、溫柔、忍耐,以愛心互相寬容, 3 以和平彼此聯繫,盡力保持聖靈所賜合一的心。
在團契的交流上:以弗所書4:25所以,你們不可再撒謊!每一個人必須向弟兄說誠實話,因為我們都是基督身體上的肢體。 26 你們若發脾氣,不可因這脾氣而犯罪;也不可生一整天的氣, 27 不可讓魔鬼有機可乘。
在個人的行為上:以弗所書4: 28 從前偷竊的,不可再偷竊;要靠雙手誠實工作才能夠幫助貧窮的人。 29 不要在言語上傷害別人,只要說幫助人、造就人的話,使聽見的人得益處。
在信仰生活上:以弗所書4: 30 不要使上帝的聖靈憂傷;因為聖靈是上帝擁有了你們的印記,保證上帝釋放你們的日子就要來到。 31 你們要除掉一切怨恨、暴戾、忿怒。不要再喧擾或毀謗;不要再有任何的仇恨。 32 要親切仁慈相對待,彼此饒恕,正如上帝藉著基督饒恕了你們一樣。
9.5.2021
講道:有吃的沒有? 鄭牧師
讀經:路加福音24:41-43他們還不敢相信,卻是驚喜交集。他問他們:「你們這裏有甚麼吃的沒有?」他們就拿一片烤魚給他。他接過來,在他們面前吃了。
約翰福音21:4太陽剛出來的時候,耶穌站在水邊,可是門徒不知道他就是耶穌。 5 耶穌對他們說:「朋友,你們捕到了魚沒有?」 他們回答:「沒有。」
9他們上了岸,看見一堆炭火,上面有魚和餅。
13耶穌就走過去,拿餅分給他們,也照樣把魚分了。
這兩段聖經都是記載主耶穌基督復活以後的事。這兩處發問題的人都是主,被問的人都是門徒。這兩處主所問的問題也都是一樣的。在路加福音裡的話是:『你們這裡有什麼吃的沒有?』在約翰福音裡的話是:『你們有吃的沒有?』問題的意思是一樣的。他們到底有吃的沒有呢?路加二十四章說,他們有;約翰二十一章說,他們沒有。
在路加福音裡,門徒給主的不過是一片燒魚。那時,門徒也許已經吃過晚飯,不過剩下了一片燒魚,他們就把這個給主。多少時候,主也問我們有什麼吃的沒有,我們也和當初的門徒一樣,有是有,但是所給主的也不過是一片燒魚,不過是一點點而已。
在約翰福音裡,門徒沒有什麼可吃的,但是主卻為門徒預備了魚和餅。主不只給他們魚,主還給他們餅。多少時候,我們也和他們一樣,雖然整夜勞碌,還是得不著什麼。當我們正在失望時,正在疲倦時,主問我們:你們有吃的沒有?我們也只好說沒有。但是主那裡有。祂那裡不只有魚,可以使我們得飽足,祂那裡也有餅,可以使我們得飽足。
為什麼門徒在房子裡(路二四)反倒有魚呢?為什麼門徒在海上(約二一)反倒沒有魚呢?我們可以看見一件事:主的心意是要門徒在城裡等候聖靈降臨。(路二四49。)房子是他們所當在的地方,所以他們還有一點魚。可是他們不明白主的復活的事,他們跑到海上去打魚,他們想回到他們的老路去,結果他們連一片燒魚都沒有。他們這樣的去打魚,是在神定的旨意之外,所以他們一無所得。當他們在房子裡的時候,他們雖然不好,雖然不完全,他們還有一片燒魚,他們還有可以給主的。所以,我們要注意看:我們所在的地方,我們所有的努力,是不是在神的旨意之內?如果憑著自己的意思去行,我們就會像門徒一樣,在那一夜一無所得,連吃的都沒有。
1.主餓的時候,我們有可以飽足主的麼?
門徒們把剩下的這一點點給主。主耶穌『接過來,在他們面前吃了』。無論我們奉獻給主的是多麼少,是一點點,祂都接受。凡肯奉獻給主的,祂都接受,只要我們心裡有一絲的心意說,『主阿,這是為你的,』主都接納。
2.當我們自己沒有吃的,也沒有可以給主吃的時候,我們就是走在主的道路之外,我們所作的事就是在主的旨意之外,不然,不至於連一片燒魚都沒有。所以,凡沒有魚的,沒有什麼可以奉獻的,沒有什麼可以滿足主的,必定是因為他要先滿足他自己的心,要隨著他自己的意思行。隨著己意的勞碌,要叫人連一片的魚都沒有,連他自己也不能得著滿足。但是,當人知道他是在所走的路上沒有滿足主的心,就要放下已往的一切,停止錯誤的腳步,雖然他沒有什麼可以給主的,主卻有許多給他。
今天我們如果有一點點可以給主的,我們要給主。雖然我們只有一點點恩賜,雖然我們所得的恩賜很小,我們也要給主。今天我們如果沒有什麼可以給主的,我們也應當因著主的恩典而滿意。雖然我們沒有什麼可以給祂,但是,祂卻有豐富的預備為著我們。
8.22.2021
講道:亞倫,彼得和你,我 鄭牧師
出埃及記32:1-6以色列人民看見摩西遲遲沒有下山,都聚集到亞倫跟前,對他說:「我們不曉得那個領我們出埃及的摩西遇到了甚麼事;所以請替我們造個神明來帶領我們!」 2 亞倫對他們說:「把你們的妻子和兒女們帶著的金耳環摘下,拿來給我。」 3 人民就都摘下他們的金耳環,送到亞倫跟前。 4 亞倫把耳環鎔了,倒在模型裏,鑄成一頭金牛。 人民說:「以色列啊,這是帶領我們離開埃及的神明!」 5 於是,亞倫在金牛像前築了一座祭壇,宣佈說:「明天要為上主守節。」 6 第二日一早,人民牽來了一些牲畜,有的當牲祭燒化,有的當平安祭吃。他們坐下大吃大喝,狂歡作樂。…21-23摩西對亞倫說:「這些人對你做了些甚麼,你竟使他們犯這樣的重罪?」 22 亞倫回答:「請不要生我的氣;你知道這些人決心作惡。他們對我說: 23 『我們不曉得那個領我們出埃及的摩西遇到了甚麼事,所以請替我們造個神明來帶領我們。』
利未記8:1上主吩咐摩西: 2 「你要帶亞倫和他的兒子們到我聖幕門口。你也要帶祭司的聖服、按立用的聖油、一頭贖罪祭的小公牛、兩隻公綿羊,和一籃無酵餅去, 3 然後召集全體民眾到那裏聚會。」 4 摩西遵照上主的命令做了。全體民眾都集合在聖幕門口後, 5 他向他們宣佈:「我現在所執行的是遵照上主命令做的。」 6 摩西領亞倫和他的兒子們到前面來,叫他們沐浴。 7 他給亞倫穿上長衣,繫上腰帶,穿上外袍,又套上以弗得,用精工織成的帶子把以弗得繫在身上。 8 接著,他把胸牌放在亞倫身上,把「烏陵」和「土明」裝在胸牌裏。 9 然後,他把禮冠戴在亞倫頭上,用金飾品妝飾禮冠的前面,成為聖冠。這一切都遵照上主的命令做了。
馬可福音14:66-72 那時候,彼得還留在下面的院子裏。有大祭司的一個婢女走過來, 67 看見彼得在烤火,就定睛瞧著他,說:「你也是跟拿撒勒的耶穌一夥的。」 68 彼得否認說:「我不知道,也不懂得你在說些甚麼。」說著,他就避到前院。就在這時望候,雞叫了。 69 一會兒,那個婢女又看見他,再對站在旁邊的人說:「這個人是他們一夥的!」 70 彼得又否認了。 又過了一會兒,那些站在旁邊的人再次指著彼得說:「你沒有辦法否認你是他們一夥的,因為你也是加利利人!」 71 彼得就賭咒說:「我不認識你們所講的那個人!如果我說的不是實話,上帝會懲罰我!」 72 就在這時候,雞第二遍叫了;彼得這才記起耶穌對他說過的話:「雞叫兩遍以前,你會三次不認我。」彼得就忍不住哭起來。
16:7 你們快去告訴他的門徒,尤其是彼得,說:『他要比你們先到加利利去,在那裏,你們可以見到他,正像他告訴過你們的。』」
利未記記著說,上主要摩西把「聖冠和大祭司的衣服給亞倫穿上」,馬可福音記著說,主復活以後,天使叫幾個婦女去告訴主的門徒「尤其是彼得」。「選亞倫為大祭司」和『尤其是彼得!』這使我們非常的感動。為什麼不說把大祭司的衣服和聖冠給迦勒(迦勒是猶大支派的領袖)穿上?為什麼耶穌復活的消息不特別告訴祂的門徒「尤其是約翰」呢?(約翰是主所愛的。)為什麼不說告訴祂的門徒「尤其是多馬」呢?(多馬疑惑主的復活。)神沒有要摩西找迦勒做大祭司,天使沒有特地題到那些更好、更有需要的門徒,神選亞倫為大祭司,天使特地提到彼得,這是為什麼呢?亞倫、彼得比別人不同嗎?
一、都是得罪神的人,和你、我一樣:
二、都是神的恩典要挽回的人,和你我一樣:
三、都可以再靠神的恩,服待神的兒女,和你我一樣:
今天我們看到神沒有捨棄亞倫,主沒有忘記彼得,同樣,我們若是恢心泠淡,神也仍然愛我們,要我們想到「尤其是彼得」時,主也在對你、我說「尤其是你」。盼望我們都記念主的愛,衪不捨棄我們,我們也要在衪的愛裏再堅強起來。警 醒敬拜事奉衪。
8.15.2021
講道: 愛心生活-贖愆祭 鄭牧師
利未記六章1-7節
上主向摩西頒佈以下的條例。 2-3 如果有人因不肯歸還以色列同胞所付的定金或保證金,或偷取別人的東西,或剝削別人,或編造謊言說東西遺失了,並且發誓否認撿到他遺失的東西,而得罪上主,他必須獻祭物。 4-5 如果他犯了上面所列的任何罪,他必須償還他用不誠實的方法取得的東西;是偷取的,是剝削的,是定金,是撿到的東西,是偽誓得來的東西,都要全部歸還原主,並且加上百分之二十。 6 為了賠償所犯的罪,他必須帶一隻沒有殘缺的公綿羊到祭司那裏,作贖過祭獻給上主。羊的價值要按照聖所的標準決定。 7 祭司要在上主面前為他行贖罪禮,他所犯的一切過犯就蒙赦免。
利未記一至六章,一共講到五個祭。這五個祭,是預表我們主耶穌把自己獻為祭的五方面。耶穌基督是一個祭,有五方面,要用五個祭來預表主才能完全。所以,這五個祭,都是重要的。我們有了燔祭、素祭、平安祭、贖罪祭,我們就得救、得生命。
燔祭是預表我們的主,把全人獻給神,並不是贖罪。乃是主若不完全把自己獻給神,就不能為我們贖罪。
素祭沒有血。是預表主的生活。主在世上的生活是完全清潔的柔細像麵粉,能作人糧食的。表示主是一個完全的人。
平安祭是預表主在神和人中間,使彼此都和平了。
贖罪祭是預表主為我們贖罪,叫我們能與神和好靠祂的血得救。
贖愆祭是為著我們局部的罪、每天的過失。贖愆祭分兩部分:五章講得罪了神應當怎樣作,六章講得罪了人應當怎樣作。
一、幾樣得罪人的罪都是和錢財有關:
1.受人的托付不忠心,在交易上行了詭詐:『在鄰舍交付他的物上…行了詭詐』
- 搶奪人的財物:偷取別人的東西
- 欺壓鄰舍:剝削別人
- 編造謊言:說東西遺失了
- 說謊起誓:發誓否認撿到他遺失的東西
二、對付的方法(4-5節):如果我們犯了這些罪,應當怎樣作呢?
1.向人:必須償還他用不誠實的方法取得的東西;是偷取的,是剝削的,是定金,是撿到的東西,是偽誓得來的東西,都要全部歸還原主,並且加上百分之二十。
2.向神:必須帶一隻沒有殘缺的公綿羊到祭司那裏,作贖過祭獻給上主。羊的價值要按照聖所的標準決定。
三、賠還的時候
五節:『…在查出他有罪的日子,要交還本主。』這告訴我們說,一查出有罪的日子就當還,不必等待。
7.17.2021
講道:上帝救贖的目的:敬拜、事奉 鄭牧師
經文:出埃及記14:21-31,15:19-21
路加福音一章71-75節
出埃及記的主題是「容我的百姓去,好事奉我」,這個主題包含兩部分:一個是拯救、一個是事奉。
能夠在上帝面前坦然無懼,是一種極大的平安和喜樂。出埃及記主題中的兩個部分,也是上帝賜給祂百姓的兩大喜樂:第一種喜樂是,被上帝從仇敵的手中拯救出來的喜樂─打勝仗、勝過仇敵的喜樂。
上帝帶領蒙救贖的以色列百姓開始學習事奉上帝、學習與上帝有親密的連結,能夠事奉上帝,與上帝有親密的關係,這是上帝的百姓可以得到的第二種喜樂,也是更大的喜樂。
(一)蒙救贖、打勝仗的喜樂新約的百姓蒙拯救、打勝仗,同樣也會十分地喜樂。
(二)敬拜事奉的喜樂
- 奉主名敬拜:
意思就是說,歸在主的權柄底下。主是中心,所有的人都被吸引來到主的面前。 - 敬拜為了使人得益處:
上帝呼召我們來事奉祂、敬拜祂,不是呼召我們來為祂作苦工,而是呼召我們來與祂連結、與祂建立親密愛的關係。最重要的事,是要知道生活就是事奉的,並不是只有來教會要做什麼事,才是事奉。 - 領人歸主是最合主心意的事奉:
今天我們開始新地點的聚會,過去一年在網路上的聚會,以致於使許多的肢體停止聚會慣了,這是教會和個人很大的損失,我們數點一下,看看那一位今天沒出席聚會,我們為他們禱告,並且記得彼此勸勉,告訴他們下主日要來教會敬拜上主;與眾肢體相聚。也想想你有那些親人還沒信主,邀他們來,每天為他們提名禱告。
7.10.2021
證道:不可停止聚會
聖經說:「你們不可停止聚會」(來十25)。這是神的命令、神的規定。神喜歡屬祂的人常常聚集在一起,因為神知道聚會是神的兒女們關係重大的事。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後,神常吩咐祂的百姓聚會、敬拜祂、聽祂的話語;所以聖經裏常稱猶太人為「會眾」。百姓要聚集纔能稱作會眾。可見,神命定祂的子民必須聚會。
一、聚會是效法聖經中的榜樣:關於聚會,在聖經裏不但有明文的命令,並且也有許多的榜樣。當主耶穌在地上的時候,常常與祂的門徒聚集在一起:在山上聚集(太五1),在曠野聚集(可六32~34),在家裏聚集(可二1~2),在海邊聚集(可四1),最後一晚,祂還借一間大樓與門徒聚集(可十四15~17)。主耶穌復活之後,還是在他們的聚集中顯現出來(約廿19,26;徒一4)。
主在門徒聚集時升天(徒一14),聖靈在門徒聚集時降臨(徒二1)。門徒受逼迫聚集在自己的地方(徒四23~31)。彼得被釋放,回到那一個家的時候,他們也在那裏聚集(徒十二12)。哥林多前書十四章二十三節,是「全教會」聚集在一起。沒有一個蒙召的人,可以不聚集在一起。教會的特點就是聚會。
教會這個詞希臘文的意思就是出來的人聚集在一起。神不只要有被召的人而已,神還要被召的人有聚集。如果被召的人一個個的分開,那就看不見教會,教會就不能產生。所以我們信主以後,有一個基本的需要,就是要和神的兒女聚集在一起。基督教不只建立在個人身上,也是建立在聚會上。
二、聚會是信徒靈命的基本要求:主耶穌說:「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約十14,16)。信徒是主的寶血所贖回的羊,他們的靈命有一些基本的功能和要求,就是:他們都認識主,也都喜歡聽主的聲音,並且喜歡合為一群。正如羊的特性是合群,不喜歡離群獨處;基督徒的特產也喜歡聚會,不喜歡離開聖徒而獨處。我們一得救之後,裏面的靈命就要求我們去與信徒們聚集在一起,互相交通,彼此勸勉,一同享受話語,充滿平安喜樂。
三、聚會是信徒靈命強壯的要素之一:健康的生命有三個要素:就是空氣,日光和食物、運動,要成為健康強壯的基督徒也是要;讀經、禱告和團契聚會。讀經是生命得到靈糧,禱告是靈命得到呼吸,聚會是信仰得到操練,這樣,我們就看到聚會的重要;
1.聚會纔能更深經歷主:聖經說:「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弗三18)。基督的豐富不只是文字上的了解,更是要用敬虔生命領受,因為我們個人所能明白和領受的程度有限,所以必須和眾聖徒一同聚會敬拜,纔能更深地明白基督的豐富。我們個人的讀經、禱告,雖然也可以遇見主,得著主的同在,但是強大的聖靈澆灌,有力量的同在,在聚會中更有機會得著。個人得著主的同在,但是那一個感動總是不如全會眾同受聖靈的感動那樣深刻。因為主有一個特別的應許:「無論在那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十八20)。只有在聚會中纔能得著這一種明顯的同在。主和個人的同在是一件事,主在聚會中的同在又是另一件事。
2.聚會更容易維持靈裏的火熱:一個基督徒如果長時間單獨追求,就容易趨於冷淡、枯乾。如果與眾聖徒一同聚會,雖然有時候也難免心灰意冷,但因為有其他聖徒的扶持與幫助,很快就會重燃熱火。這種情形,正像一堆燒著的炭塊堆在一起,火焰會越來越熾熱;但是若把一塊燒著的炭挪開放一邊,使它單獨燃燒,它很快就會熄滅。所以基督徒必須有正常的聚會生活,纔能長久維持靈裏的火熱。
3.聚會必得著更大的能力:申命記卅二章卅節說,一人追趕一千,二人追趕一萬。兩個人分開去趕,一個人趕一千,加起來不過是兩千。但是兩個人合在一起去趕的時候,肢體互相效力的時候,就能趕一萬,就多出八千來。所以我們若想得著屬天更大的能力,就必須一直堅定聚會敬拜的生活。
4.聚會纔能得著更大的恩典:神給人恩典可以分作兩方面:一方面是個人的,一方面是團體的。並且團體的恩典,往往比個人的恩典大得多。而團體的恩典,只有在聚會時在敬拜中纔能得著。你如果不聚會,你最多只能得著個人的恩典,你卻失去了團體的恩典。基督徒決不能以個人的「自修」來代替聚會。人應該有聚集敬拜的習慣,來維持個人的自修追求。在聚會敬拜中得著祂的恩典,就在個人追求時更加摸得著靈裏力量。
許多時候,你個人在家裏禱告,雖然也能得著神的垂聽。但是,有許多關係重大的事,又大又困難,就要有屬靈同伴,有兩、三個人一同奉主的名禱告、祈求。讀經時有些地方,你讀不能明白,等到在聚會裏,大家聚集在一起的時候,神藉不同的肢體分享才給你亮光。這是在會眾聚會中才有的恩典。
四、神命令信徒聚會:聖經說:「讓我們彼此關懷,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不要像某些人放棄了聚會的習慣,卻要彼此勸勉;既然知道主的日子快到,你們更應該這樣。」(來十25)。這裏說出神命令我們聚會的內容:
1.不可放棄了聚會的習慣:基督徒的聚會有上面所說的種種好處,神就命令我們不應當停止聚會。基督徒不僅要常常聚會,並且要聚會到一個地步,成為一個習慣,產生出一個習慣聚會的生活來,什麼時候沒有和基督徒聚會,就心靈枯萎無力,生活凌亂。要使聚會、讀經、禱告這三者成為基督徒生活中心點。基督徒若不聚會、讀經、禱告,就等於一個人不吃三餐、不喝水、不見日光,結果,他自己必然衰弱;同樣,不聚會的基督徒,他的靈命必然衰弱。如果習慣不聚會,就得不到聚會的祝福。可以說就是靈性的自殺,非常危險。養成聚會的習慣,是基督徒切身重要的事。
2.要彼此勸勉:基督徒若要避免停止聚會,避免養成不聚會的習慣,就當彼此勸勉,鼓勵周圍的聖徒們經常去赴聚會。彼此邀約參加聚會,享受基督的豐富,比享受主所造的大自然要得著更深入的豐富。
3.因為主再來的日子近了:聚會的目的,是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參來十24),使我們的靈命能準備好,以迎接主的再來。等到主再來之後,我們就失去準備的時機了(參太廿10~13),那時,後悔也來不及了。因此,我們應當趁著還有今天,要好好聚會。
五、聚會的原則:
1.奉主的名聚會:關於聚會的事,聖經所說的第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所有的聚會都得奉主的聚會。馬太十八章廿節所說的「奉我的名聚會」,意思就是說,歸在主的權柄底下。主是中心,所有的人都被吸引來到主的面前。我們所以聚會,不是為著去聽人講道,聚會敬拜乃是去朝見主,操練順服主的權柄、順服聖靈的感動。你如果為著聽某人講道而聚會,那恐怕你是歸於某人的名下,而不是歸於主的名下。
主應許說,我們如果奉祂的名聚會,祂就在我們中間,這是祂的靈在我們中間。主說:「那出自父親的慰助者要來;他就是真理的靈。我從父親那裏差他來的時候,他要為我作證。」聖靈來是執行主的權柄。主的名字在那裏,聖靈就在那裏,叫主的名字得著彰顯。聚會時不可消滅聖靈的感動,聖靈在聚會裏,是不可得罪的;一得罪聖靈,就沒有祝福。奉主的名聚集,就有主的操練。
2.聚會為了要造就人: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四章告訴我們,聚會還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為著造就人,不是為著造就自己。說方言是叫自己得著造就,繙方言是為著使別人得著造就。換句話說,凡只是自己得造就,而不能造就別人的,就是「說方言」的原則。「繙方言」的原則是我把自己所得著的造就分給別人,叫別人也得著造就。所以在聚會、團契時要把自己得著的分給別人。要造就人總要為別人著想。要擔當軟弱肢體的軟弱,在聚會裏,我們如果顧到別人的需要,顧到別人的造就,那麼聖靈就被尊敬,就作造就的工作,我們自己也得著造就。說話能叫別人受虧損,就是不說話也能叫別人受虧損。要記得,在聚會中,「凡事都當造就人」(林前十四26)。你不為著自己的時候,你自己就得著造就。你不顧念到別人時,你就不能得著造就。
今天我們開始新地點的聚會,過去一年在網路上的聚會,以致於使許多的肢體停止聚會慣了,這是教會和個人很大的損失,我們數點一下,看看那一位今天沒出席聚會,我們為他們禱告,並且記得彼此勸勉,告訴他們下主日要來教會。與眾肢體相聚。願主賜福各家。賜福教會。
時候到了!
6.27.2021
作主門徒系列講道
第六講 悔改結果的門徒
鄭烈紅
弟兄姊妹平安。
感謝神再次招聚我們,願神藉著祂的話語賜下美好的教導,讓我們一同來領受。
請先看這些照片。有一回的日記裡曾經提到在我的菜園子裏長出了哈密瓜,真是令我感到驚喜,因為不是我特別去種的。從長出來到現在應該有一個多月了,怎麼樣?葉子很茂盛,很漂亮吧。可是很奇怪的是,我翻來翻去只找到一兩顆果子。真是可惜了,長的這麼好。收成,是每一個農夫所盼望的,對我來說也是一樣。每天頂著大太陽,固定澆水、施肥、除蟲,不都是為了有好收成嗎?親愛的弟兄姊妹,如果今天你是一個農夫,照顧了整個夏天,每天頂著100多度(攝氏40多度)的高溫澆水、施肥、除蟲,最後只結了一兩顆果子、甚至沒有結果子,你會不會覺得,早知道不種了,真是百忙一場。今天我們要談論的主題就跟結果子有關。
讓我們一同來讀經文,在路加福音13:1-9。
(路加福音 13:1-9)1 就在那時候,有幾個在那裡的人,把加利利人的事告訴耶穌,就是彼拉多把他們的血和他們的祭物攙在一起的事。 2 他回答:「你們以為這些加利利人比其他的加利利人更有罪,才這樣受害嗎? 3 不是的,我告訴你們,你們若不悔改,都要這樣滅亡。 4 你們以為從前西羅亞樓倒塌的時候,壓死的那十八個人,比一切在耶路撒冷的居民更有罪嗎? 5 不是的,我告訴你們,你們若不悔改,也都要這樣滅亡。」 6 耶穌講了這樣一個比喻:「有一個人把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自己的葡萄園裡。他來到樹那裡找果子,卻找不到。 7 他對管園的說:『你看,這三年,我來到這棵無花果樹那裡找果子,卻找不到,把它砍了吧!何必白佔地土呢?』 8 管園的說:『主人,今年且留著它,等我把周圍的泥土挖鬆,加上肥料; 9 以後結果子就罷,不然,再把它砍了。』」
上次的信息談到做一個「悔改蒙恩的門徒」,今天我們要繼續談悔改,主題是「悔改結果的門徒」,是做主門徒系列講道的第六講。為什麼要再次談到悔改呢?因為悔改在基督教信仰裡是一個關鍵。從認知自己的罪,到回到神面前確實悔改,悔改是蒙恩的途徑,因著悔改,人能與神和好,恢復身為主兒女的身份。那麼這樣不就夠了嗎?不是已經悔改過了?其實不是的。很多人對於受洗有誤會,認為既然承認自己是罪人,接受主耶穌並受洗之後就得救了,不需要再悔改。很多人也對讀聖經有誤會。認為讀聖經只是幫助人學習做一個好人。上教會則是基督教的規定。其實都不是的。今天我們要進一步談到悔改的重要性,以及在信仰生活中應當透過悔改帶出什麼果效。
(一)要悔改方得生命
經文第1-5節提到兩個事件,那麼為什麼會提到這些事件呢?我們如果從第11:27讀到12章整章,就會發現,耶穌的教導是指向悔改的。其實耶穌在地上傳道時,不斷提到要悔改。而在這一整大段經文裡面,耶穌陸陸續續提到了許多需要注意和悔改的行為。
我們來看一下經文11:27-28。
(路加福音 11:27-28) 耶穌正說這些話的時候,群眾中有一個女人高聲對他說:「懷你胎的和哺養你的有福了!」他說:「是的,卻還不如聽 神的道而遵守的人有福」
當時有許多人圍著耶穌,在群眾當中有一個女人起來說身為耶穌的母親真是有福啊。但耶穌很明白的指出:聽神的道而遵守的人是更為有福的。聽神的道而遵守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從自己原本所擁抱的價值觀、生活方式,要回轉向神,也就是徹底悔改的意思。
接下來第31節到第32節,便提到審判。若不悔改歸向神,便要面對神的審判。
所以才有接下來的教導,這些教導是為了提醒眾人悔改,回轉向神,並且要按照神的心意來過生活。
我將這一整段的經文內容,做了大要式的整理:
- (11:33-36)注意保持眼光的正確、心思的純淨。
- (11:37-54)不可像法利賽人和經學家一般,只做表面,卻沒有從心裡悔改。
- (12:1-3)假冒偽善、虛偽的為人。為了贏得眾人的稱許,做給人看,不是真心愛神。
- (12:4-12)不敢在人前承認主。掩飾自己的基督徒身份,以主為恥。
- (12:13-21)貪心,不斷積攢財富,為自己所使用,所思所想盡是為了此生的享樂。
- (12:22-34)憂慮、小信,由於害怕不夠使用,拼命積攢財寶。卻不願意用在神所看重的地方、積攢財寶在天上。
- (12:45-48)不夠儆醒,沒有認真預備主耶穌的再來,只顧享樂。
由於時間的緣故,我只做了簡單的整理。但是相信大家可以看見,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過犯,是需要注意悔改的行為。最後12:54-59,耶穌提醒審判的日子快要到來了,不要等到那一天才想要悔改,到時候就太晚了,来不及了。
這一大段經文是主題經文的背景。今天的主題經文13:1提到「就在那時候,有幾個在那裡的人,把加利利人的事告訴耶穌」。也就是說,這時現場聽見耶穌教導的人,突然提到一個過去發生的事件,是有關加利利人的事。我們不知道這個事件是什麼時侯發生的。只能說這個事件是大家都知道的,而且這個事件應該是跟審判有關係。這是個什麼樣的事件呢?經文說「彼拉多把他們的血和他們的祭物摻在一起」。既然提到祭物,很明顯的這事是在獻祭的時候發生的。彼拉多把加利利人的血和他們的祭物摻在一起,意思就是彼拉多在這些加利利人獻祭的時候把他們殺害了。一般聽到在獻祭的時候發生這樣的事件,會令人有甚麼感覺?在猶太人的文化裡,有一個既有的觀念,無論是生病或者遇到災禍,都是因為做了甚麼壞事,得罪了神。小孩子生下來身體有殘缺的話,一定是父母親做了甚麼惡事。在華人傳統的觀念也是如此,不是嗎?這些人一定是大壞蛋,所以他們遭了天譴!一般人認為只有壞事做盡的人才需要面對審判,但耶穌卻不這麼認為。耶穌發出呼籲「你們不要以為,因為這些加利利人比其他的加利利人還要壞,所以他們才遭遇這種災禍。你們要知道,如果你們不悔改的話,都要像這樣滅亡!」他繼續提另一個事件,在耶路撒冷城裡的西羅亞樓倒塌,那時有十八個人死掉了。然而這些人並不比其他城裡的居民更有罪,如果活下來的人不願意悔改,也會一樣滅亡。
親愛的弟兄姊妹,不曉得看到這裡大家有沒有想起一個類似的事件。因為新冠肺炎的疫情,在美國有超過50萬人死亡,病毒令人聞風喪膽。災害的規模之大,實在令人難以承受。
耶穌想要說的是,不要認為「不會是我!」、「不會那麼快吧」、「我還有時間,慢慢來吧」當Kobe Bryant跟他的女兒在私人直升機上遨翔天際的時候,他哪裡會想到一瞬間就墜機了,連跟他的家人道別的時間都沒有。
「一定是這個人不好,才會發生這種事故吧。」「一定是因為他做了甚麼傷天害理的事,才會遭到這種可怕的災禍吧」「一定是他沒有好好戴口罩才會生病的」耶穌不要我們這麼想,他在這段經文裡面提到了兩次「不是的,我告訴你們,你們若不悔改,也都要這樣滅亡。」
弟兄姊妹,大家應該都受洗了。但是請千萬不要以為只要受洗就沒事了。
在耶穌還沒有開始地上的事工之前,先有施洗的約翰在猶太的曠野傳道,他特別對那些要來受洗的人說「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接著又說「你們心裡不要以為:我們有亞伯拉罕做我們的祖宗。我告訴你們,神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後裔來。現在斧頭已經放在樹根上所有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馬太福音3:8-10)
猶太人面對悔改的呼籲,他們認為自己身為亞伯拉罕的子孫,已經是神的選民,已經得救了啊。哪還需要悔改? 可是神透過施洗約翰發出警告,不要以為有身分就足夠,要做到確實悔改。同樣的,對於基督徒而言,受洗不是免死金牌,是神的莫大的恩典。我們不能拿著身為主兒女的身份,就告訴主耶穌說「你不能對我們怎麼樣喔。我已經受洗囉。」我們要知道,既然受洗,就更要活出與救恩相稱的生命來。否則我們怎麼對得起為我們犧牲生命的耶穌?
請想一想,如果今天你的父母親,或者是你最要好的朋友為了救你而犧牲生命,難道你還要浪費生命嗎?你不努力的為他們活下去嗎?耶穌期盼我們明白,我們必須要悔改,悔改就是從自己原本的生活方式回轉向神,努力學習按著神的心意生活。也就是按著聖經的教導來過生活。如果人只需要在受洗的時候承認自己是罪人,之後只要憑信心生活就好的話,那麼讀聖經做什麼呢?聖經不只能幫助我們認識神,更是基督徒生活的依據。聖經的一字一句都顯出了神公義的標準,是神所訂下的律法。所以將來神在審判的時候,祂也必要按著聖經的內容來審判,難道不是這樣嗎?如果今天神審判的標準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是不是不公平呢?既然祂的標準都已經寫在聖經裡面這麼清楚的話,我們知道祂的審判一定會是公平的。那麼我們要不要讀聖經呢?我們連神的標準都不知道的話,怎麼樣面對神?一聽到審判大家可能都覺得很不自在。在教會很多人講愛,可是很少人講審判了。但這是得罪神的。其實基督徒比任何未信主的人更需要悔改,因為我們手裡這本聖經已經告訴了我們應該怎麼過合神心意的生活,如果我們不願意去讀,或者讀了卻不願意去遵行的話,那豈不是比那些不清楚的人更得罪神嗎?
不是每一個受洗的人都能夠進入天國。馬太福音 7:21-23這樣說:
「不是每一個對我說:『主啊,主啊!』的人,都能進入天國,唯有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 到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難道我們沒有奉你的名講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過許多神蹟嗎?』 但我必向他們聲明:『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只有遵行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到天國。很多人都說「主啊、主啊」。他們知道耶穌啊。甚至是服事主,奉主的名講道、趕鬼,這些人受洗了、也去教會啊。還有從神而來的恩賜能服事神。但是他們進不去天國,因為他們並沒有真正悔改。
要怎麼悔改?就從讀聖經開始吧。如果不清楚神的話語,就連要從哪裡開始悔改都不知道。那該怎麼過合神心意的生活呢?
耶穌說「你們若不悔改,都要這樣滅亡」,這就是悔改的重要性,即便信主受洗,我們仍然必須常常尋求神,按照神的教導過生活。
我們繼續看在信仰生活中,應當透過悔改帶出什麼果效?
(二)要結果以證功效
前面我們說得很清楚,身為一個基督徒必須按著聖經的教導,透過悔改努力追求過合神心意的生活。一個認真的門徒透過讀經、禱告、上教會等方式來學習悔改、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過敬虔生活。那麼我們怎麼知道所做的一切確實產生果效了呢?
來看今天的經文第6到9節。
(路加福音 13:6-9)耶穌講了這樣一個比喻:「有一個人把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自己的葡萄園裡。他來到樹那裡找果子,卻找不到。 他對管園的說:『你看,這三年,我來到這棵無花果樹那裡找果子,卻找不到,把它砍了吧!何必白佔地土呢?』管園的說:『主人,今年且留著它,等我把周圍的泥土挖鬆,加上肥料; 以後結果子就罷,不然,再把它砍了。』」
耶穌在這裡用一個比喻來說明有關悔改的事。這個比喻裏面有幾個主要角色。請問有誰呢。
- 葡萄園的主人
- 管園的
- 無花果樹
根據耶穌在別處的教導(馬太福音21:33-41),葡萄園的主人可以說是天父,管園的人照料無花果樹,則如同牧者看管羊群(約翰福音10:11),可以說是耶穌,而若以舊約耶利米書24:2等經文做對比的話,無花果樹可以說是以色列國,也就是神的百姓。但我們不要太多鑽牛角尖,要嚐試從這個比喻的情節和上下文來思想神的心意。像我一開始跟大家分享有關菜園子的事,做一個農夫沒有人不期待收成。像這個主人種了無花果樹有三年之久,卻毫無所獲。所以他跟看管園子的人說「把它砍了吧。這棵樹只是佔空間罷了。」所以一棵樹能不能結果子,很重要對嗎?
耶穌透過這個比喻,要表達的是,身為基督徒必須結果子,結果子就是悔改的功效,也可以說是信仰生活必須達到的目標。
身為一個基督徒,我們怎麼知道自己過的生活是合神心意的呢?不是在於懂多少聖經知識、有多少服事或者服事技巧有多好、很會辦活動等等,而是在於是否結出了果子。結果子在這段經文裡面,用另一種方式來說,就是因著悔改而活出耶穌基督的生命,結出了生命的果子。
結果子是生命的更新改變,有時需要經歷許多考驗,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達到。大部分的教會服事、宗教行為其實不難做到,可以說是長葉子。葉子長得很快、很茂盛,但沒有結果子的話,其實作用不大。當我們見主面的時候,每一個人都要接受審判,審判是從神的家開始,也就是從教會開始。所看的不是我們的教會有多大,服事能力有多強,奉獻了多少,而是我們生命的果子結了多少。
簡單來說,一個人可以參與很多服事,可是他卻不是打從心裡愛神、為神而做,那麼他就沒有結出生命的果子來。一個人可以來教會歡歡喜喜敬拜神,回到家卻沒有辦法與家人和睦相處,這樣也不能算是結出生命的果子了。或者一個人可以對聖經很熟悉,可是他卻不願意順服神的話語來過生活,於是沒辦法結出生命的果子。
有關結出生命的果子,聖經裡面有幾處教導。
- 只有好樹能結好果子:
(馬太福音 7:16-18)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裡怎能摘到葡萄?蒺藜裡怎能摘到無花果呢? 照樣,好樹結好果子,壞樹結壞果子; 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也不能結好果子。
主耶穌提醒,憑著一個人的果子能夠知道這個人好壞。只有好樹才能結出好果子。意思就是說,能不能結出果子來,重點在於一個人的生命本質。所以如果沒有辦法活出耶穌基督的生命,就要回過頭來檢驗自己的生命,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我們可以常常思想一個問題,如果是耶穌,祂會這麼說、這麼做嗎?
- 只有在主的裡面才能結果子:
(約翰福音 15:4-5)你們要住在我裡面,我也就住在你們裡面。枝子若不連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住在我裡面,也是這樣。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住在我裡面的,我也住在他裡面,他就結出很多果子;因為離開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
耶穌是葡萄樹,我們是枝子,枝子必須與葡萄樹緊密連結,才能結出果子來。與葡萄樹連結,就是常住在主的裡面。就是與主同行、時刻仰望主、不住的禱告,尋求靈裏與主的連結、聖靈的充滿、話語的充滿。我們只要願意時常尋求主,不住的禱告,就把與主之間的管道打開了。唯有當我們與主連結上,藉由聖靈的幫助,才能跨越自己的狹隘,做到原本做不到的事。讀聖經也是,是需要透過聖靈的幫助,來運用到我們生命中的。
大家可以回想看看,過往遇到瓶頸的時候,是不是曾經想起主的話語來?或者想起主的榜樣?因而能跨越自己,做到原本做不到的事。這就是與主連結所帶出來的效用,這樣的事情不斷重複後,就結出了生命的果子。例如越來越能忍耐、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能愛那不可愛的人等等。
- 生命果子的樣貌:
果子是由聖靈結出來的,不能倚靠自己去結,倚靠自己不但會很痛苦,還會徒勞無功,法利賽人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倚靠自己遵守神的律法,一直勉強去做時,就會產生假冒偽善的問題,變得虛偽。
聖經說要去愛,就努力去愛、去付出,結果即使付出再多,人們並不感激,反而反咬一口的時候,怎麼喜樂的起來。這便是憑著自己的努力來過信仰生活。對方不值得,就不要付出了,何必呢?這只是按照聖經的教導來學習做好人,並不能結出生命的果子。
(加拉太書 5:22-23)但聖靈的果子是仁愛、喜樂、平安、忍耐、恩慈、良善、信實、 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是沒有律法禁止的。
這段經文明確告訴我們,果子是由聖靈結出的。這裡果子的原文是單數,只有一個,然而面向卻有九個。也就是說聖靈只結了一個果子,但是這九種面向可以一同長進。因此,是倚靠自己抑或是倚靠聖靈來結果子,有一個方法可以查驗。舉例來說,我們去愛人、學習忍耐,可是心裡喜樂嗎?我們投入很多服事,心裡很喜樂啊。但是不是過了頭,失去節制。其實如果讓聖靈來結果子,過著聖靈所主導的生活,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因為聖靈會引導我們,加添力量給我們,不只使我們能做到原本很難做到的事,心裡還會充滿喜樂。並且也會保守我們的心,使我們只做應當做的事。
但是如果我們是憑著自己的想法與能力去做,憑著熱心去做的話,很容易就會失去平衡。所以看到很多大發熱心的基督徒,到最後精疲力竭,走不下去。有很多認真去愛人的基督徒,因為得不到回報,還被傷透了心,到最後心灰意冷,甚至得憂鬱症。所以一邊結果子可以一邊檢驗,自己的心是否喜樂呢?在人前人後都是一樣嗎?或者只有在教會、有服事的時候感到喜樂,回到家卻是空虛的。教會服事很勉強嗎?沒有喜樂嗎?回到家很空虛嗎?因為我們是以倚靠自己來服事,服事成為另一個偶像或者另一個工作罷了。
沒有主的幫助,我們絕對結不出生命的果子來。因此,我們要有固定的靈修禱告生活,並學習隨時住在主的裡面,時常尋求主的面,被聖靈充滿,才能夠過合神心意的生活,並結出生命的果子來。
以上跟大家較為深入的提到如何結出生命的果子。最後還有一件事想要提醒大家。
(三)要即時悔改,結出生命的果子來!
今天的經文第8到9節裡面提到,看管葡萄園的人說「主人,今年且留著它,等我把周圍的泥土挖鬆,加上肥料;以後結果子就罷,不然,再把它砍了。」
透過這兩句經文,我們知道結果子是有時限的,也就是說神期盼我們必須結出果子來,祂會不斷提醒我們,透過讀經禱告、透過傳道人的提醒、各種方式來進行,甚至透過環境來管教我們。但如果我們不斷的拖延,不願意順服,以至於無法結出果子,那麼最後就是被砍掉,無法進入天國。這並不與我們所傳的救恩相違背,因為一個真正相信耶穌而受洗的人,他的生命一定會有變化,就算過程中發生問題,無法結出果子來,神也會透過各種方式提醒他、幫助他。神是深愛我們的,而且祂的愛是不離不棄的。不管是什麼原因受洗,只有一種人,神無法拯救,就是他從來沒有真正接受救恩,也就是說,一開始他就沒有接受耶穌基督作生命的救主。並且他的心剛硬無比,不願意接受神的帶領,那麼不是神不願意救他,是他自己放棄了救恩,離棄了神。
身為主的門徒為什麼要悔改,還要結出生命的果子呢?最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段影片,讓我們再次紀念主耶穌基督救贖的恩典。
我們的生命是主用祂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深刻明白這一點的話,才能把握住信仰生活的意義。作為主的門徒,如果忘記主的犧牲,無論做什麼都是枉然。願我們更深體會神的愛,悔改並且活出與救恩相稱的生命來(以弗所書4:1)。
6.13.2021
約瑟-「最理想的人」
創37,39,40,41:38-46
創41:38對他的臣僕說:「我們再也找不到比約瑟更理想的人,因為有上帝的靈與他同在!」 39 王對約瑟說:「上帝既然把這一切指示你,你一定比誰都有智慧,更有遠見。 40 我要派你治理我的國;我的人民都要服從你的命令。在本國,只有我的權力高過你。41 現在我任命你作埃及的首相。」 42 王拿下自己手指上的印章戒指,把它戴在約瑟的手指上,又把上等麻紗製成的外袍披在約瑟身上,把金項鍊掛在約瑟的脖子上。 43 他又讓約瑟坐第二號御車,有警衛前導,一路喊著:「迴避!迴避!」這樣,約瑟被任命為首相,治理埃及全國。 44 王對約瑟說:「我是王,但在埃及全境,如果沒有你的許可,任何人都不准隨便行動。」 45-46 王賜約瑟一個埃及名字,叫撒發那特‧巴內亞,又把希利坡里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兒亞西納給他作妻子。 約瑟三十歲時開始為埃及王效勞;他離開王宮,到埃及各地視察。
約瑟是故事是一個很勵志的故事,從青少年因著被爸爸特別的偏愛,又常常向父親報告哥哥們所做的壞事。以致於家中其他兄長憎恨他,甚至於還口無遮攔的不知輕重的炫耀自己的夢,可以看出他缺少對他人的尊重。造成兄長們和他不能相容。是個少不更事的青少年,但是神要使用約瑟,就用環境來磨鍊他,使他從家中的驕子,被賣淪為奴隸,更從奴隸被䧟害淪為囚犯,在這些磨難的過程中,神把在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愛都加在約瑟身上,使他在神的旨意之下,有完美的一生。這樣我們看到人生的磨難極其珍貴,都是神的恩福。
羅馬書5:2-4藉著基督,我們得以進入現在所享有的恩典裏,因此我們要歡歡喜喜地盼望著分享上帝的榮耀! 3 不但如此,在患難中,我們仍然要喜樂;因為我們知道患難培養忍耐, 4 忍耐蒙上帝嘉許,上帝的嘉許帶來盼望。 5 這盼望不至於落空;因為上帝藉著他賜給我們的聖靈,已把他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
羅馬書8:28我們知道,上帝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就是他按照自己的旨意呼召的人都得益處。這樣看來,我們一生的經歷都在上主的權能管理之下時,我們就要歡歡喜喜的承擔自己生活每一天會遇到的困難。
約瑟的故事告訴我們,上帝的話是最終的真理,讓接受主基督的人在被神塑造的過程,都充滿盼望,我們要說:上主,你是陶匠,我們是泥土,都是你的旨意型塑而成。神在塑造的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神因為愛而揀選我們」:
一、被揀選者有神的靈同。神用異夢向約瑟啟示將來必成的事:
不應該喧嚷的兩個「異夢」:
創37:5有一次,約瑟做了一個夢。他把這夢告訴哥哥們,他們就更恨他。6 他說:「讓我把我做的夢告訴你們: 7 我們都在田裏捆麥子,我所捆的麥捆立起來,筆直地站著;你們的麥捆都圍著我的麥捆下拜。」 8 哥哥們問他:「你想作王統治我們嗎?」由於約瑟把自己的夢說給哥哥們聽,他們就比從前更恨他。 9 後來,約瑟又做了一個夢。他再告訴哥哥們:「我又做了一個夢;我看見太陽、月亮,跟十一顆星星向我下拜。」 10 約瑟也把這夢告訴父親。父親責備他,說:「這算甚麼夢呢?你想你母親、哥哥們,和我都要向你下拜嗎?」 11 約瑟的哥哥們非常嫉妒他,
不應該攬功的「解夢」恩賜:
40:14不過,當你一切順利的時候,請記得我,替我在王面前說話,幫我出獄。23 但是司酒長並不記得約瑟,把他忘得一乾二淨。
幸好還有神的庇佑可以不得罪神:這種蒙恩和以撒一樣:
39:9我怎麼可以做這種不道德的事,得罪上帝呢?
41:51他說:「上帝使我忘記所有的苦難和鄉愁。」因此他給長子取名瑪拿西,52 他又說:「上帝使我在困苦之地繁盛起來。」於是他給第二個兒子取名以法蓮
二、年輕就開始的磨鍊,使約瑟成熟:這種磨練和雅各的經驗相同:
41:39王對約瑟說:「上帝既然把這一切指示你,你一定比誰都有智慧,更有遠見。 40 我要派你治理我的國;這樣,約瑟被任命為首相,治理埃及全國。
有智豐、有遠見,有治理能力,可信任,這是法老王對約瑟的評價,得到這麼高的評價是從小處忠心開始:
17歲父親的小助手而受妒嫉:
創37: 約瑟十七歲的時候經常跟哥哥們出去放羊。他幫助父親的妾辟拉和悉帕的兒子們放羊;他常常向父親報告哥哥們所做的壞事。
有一天,約瑟的哥哥們到示劍替父親放羊。 13 雅各告訴約瑟:「你哥哥們在示劍放羊,你到那裏看看他們。」 約瑟回答:「我就去!」 14 父親告訴他:「你去看看哥哥們是不是平安,羊群是不是安全,回來告訴我。」於是父親在希伯崙山谷送他動身。 約瑟來到示劍, 15 在野外迷了路。有一個人遇見他,問他:「你在找甚麼呢?」 16 他回答:「我在找我哥哥們。請告訴我,他們在哪裏放羊?」 17 那個人說:「他們已經走了。我聽他們說要到多坍去。」於是約瑟追蹤哥哥們,在多坍找到了他們。
18歲大臣的管家:不得罪主人而受害:
39:1以實瑪利人把約瑟帶到埃及,賣給埃及王的一個臣僚─侍衛長波提乏。 2 上主與約瑟同在,使他事事順利。他住在埃及主人的家裏; 3 主人發現上主與他同在,使他所做的事都成功。 4 波提乏喜歡約瑟,委派他作自己的侍從,管理家務和他所有的一切。
7節『以目送情』原文『另眼看待』――這個試探的可怕處在於它冷不防地突如其來;它在人意想不到的時候突然來到;
19歲監獄長的助手而忘:
39:21 但是上主與約瑟同在,賜福給他;因此監獄長很喜歡他, 22 派他管理其餘的囚犯,負責處理監獄裏的事務。 23 約瑟負責辦理的事,監獄長都不必操心;因為上主與約瑟同在,使他經管的一切都很順利。
30歲因神的同在成為法老的宰相,管理埃及全地:
41:46約瑟三十歲時開始為埃及王效勞;他離開王宮,到埃及各地視察。
三、有合神心意的靈:溫柔體貼、善良肯饒恕:約瑟哭了
創42:7 約瑟一看見哥哥們就認出他們,可是他假裝不認識,…24約瑟轉身退去,哭了一陣,然後回來,挑出西緬,當著他們的面把他綁起來。
創43:29約瑟看見自己的弟弟便雅憫,就說:「這就是你們告訴過我那最小的弟弟嗎?孩子啊,願上帝賜福給你!」 30 約瑟一見到自己的弟弟,心裏非常激動,幾乎當眾哭了起來。於是他離開他 們,避進自己的房間,哭了一陣。
創45: 約瑟在侍從面前再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情感,於是命令他們離開,到外面去。約瑟向兄弟們表明自己身份的時候,別人都不在場。 2 可是他號咷大哭的聲音被埃及人聽到,消息就傳到王宮。3 約瑟向他的兄弟們說:「我就是約瑟!父親還健在嗎?」兄弟們一聽見這話都嚇呆了,答不出話來。 4 約瑟請他們上前,他們就走近他。他說:「我就是被你們賣到埃及的弟弟約瑟。 5 但是,你們不要為這件事焦急自責。上帝為了保存大家的性命,親自差我先到這裏來。
45:13你們要告訴父親,我在埃及有很大權力,又向他報告你們親眼看見的一切。你們要趕快接他到這裏來。」 14 他擁抱著弟弟便雅憫大哭;他弟弟也在他懷裏大哭。 15 接著,他一面哭,一面擁抱每一個哥哥,跟他們親吻;然後,他的兄弟們開始跟他說話。
48:28雅各差猶大先到約瑟那裏,約他到歌珊相見。他們到歌珊的時候, 29 約瑟驅車到那裏見父親。他們一見面,約瑟就擁抱父親,大哭一場。 30 雅各對約瑟說:「我現在親眼看見你還活著,就是死我也甘心。」
50:1約瑟伏在父親身上哀哭,親吻他
50:15父親死後,約瑟的兄弟們想:「如果約瑟懷恨在心,照我們從前對他所做的報復我們,我們怎麼辦呢?」 16 於是他們請人轉告約瑟,說:「父親臨終的時候 17 交代我們告訴你一句話:『你哥哥們得罪了你,求你饒恕他們的罪過。』我們是你父親的上帝的僕人;所以,求你赦免我們所犯的過錯。」約瑟聽到這話就哭了。
四、上主是我們帶領我們一生的神:當紀念耶和華:
約瑟對神的信心,確信神會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創五十24~25;來十一22)
45:5但是,你們不要為這件事焦急自責。上帝為了保存大家的性命,親自差我先到這裏來。
50:24 約瑟對他的兄弟們說:「我快要死了,但是上帝一定照顧你們,帶你們離開這地,到他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那片土地去。」 25 約瑟又叫以色列人發誓;他說:「你們要向我發誓。當上帝帶你們往那片土地去的時候,要把我的骸骨一起帶走。」
來11:22 由於信心,約瑟在臨終的時候提起以色列族將來要離開埃及的事,並對自己遺體的埋葬有所囑咐。
神也真是帶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希伯來書12:40因為上帝決定給我們作更美好的安排。他的旨意是:帶我們在基督的豐富裏。
藉著神的愛的操練使人性昇華,讓蒙恩召的人,成為世界不配有的人,而維繫人類歷史中的美善傳承,
老彼得留給我們的勸勉這樣說:
你們是蒙揀選的種族,是王家的祭司,聖潔的國度,上帝的子民。上帝選召你們離開黑暗,進入他輝煌的光明,來宣揚他奇妙的作為。萬事的終局就要到了。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 8 最重要的是要彼此真誠相愛,因為愛能夠消除許多罪過。 9 要彼此殷勤接待,不要埋怨。 10 既然每一個人都是上帝各樣恩賜的好管家,就要照著從上帝所領受的種種恩賜,彼此服事。
神賜福大家,在主裏大有平安喜樂
水深之處逢主恩
5.23.2021
作主門徒系列講道
第五講 悔改蒙恩的門徒
鄭烈紅
弟兄姊妹平安。
感謝神在美好的主日早晨招聚我們來到祂的面前。讓我們一同安靜心,來聆聽神的話語。
猶太教是基督教的根,可以說基督教的思想有很大程度受到猶太教的影響。而就文化上而言,猶太人是一個重視悔改的民族。我們看猶太人如何過新年就知道。以下我稍微介紹一下。猶太人在過新年的時候,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在猶太會堂聆聽公羊角(shofar)的吹奏聲。
shofar聲音提醒和號召人們進行懺悔,因為新年是一年中人類犯下第一個罪孽的一天(從亞當、夏娃吃了智慧樹果子的那天算起),也是「十天懺悔(Ten Days of Penitence)」的第一天。 人們在十天懺悔期間祈求寬恕,十天的最後一天是贖罪日(Yom Kippur)。另一个習俗是tashlikh(將面包撒向流水),這種行為象徵著「抛掉」上一年所犯的罪孽並迎接新的一年。Tashlikh是在新年第一天進行,地點是在大海或溪流等流水旁。然後你會看到猶太人站在流水旁掏空口袋,象徵著清除罪孽。
(猶太新年資料出處:https://israel.com/zh/home/culture/festivals/jewish-new-year/)
為什麼新的一年要從悔改開始呢?因為悔改,是與神和好的途徑,也是蒙恩的管道。有關這一點,不只是猶太教,對於現今的基督徒而言,更是如此。
我們今天要分享的題目與悔改有密切的關係。一同來讀主題經文,請。
(路加福音 5:1-11 CNV)1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眾人擁擠他,要聽 神的道。 2 他看見兩隻船停在湖邊,漁夫離開船洗網去了。 3 他上了西門的那一隻船,請他撐開,離岸不遠,就坐下,從船上教導眾人。 4 講完了,就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的地方,下網打魚!」 5 西門說:「主啊,我們整夜勞苦,毫無所得,不過,我願照你的話下網。」 6 他們下了網,就圈住很多魚,網幾乎裂開, 7 就招呼另外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兩隻船裝滿,甚至船要下沉。 8 西門.彼得看見這種情景,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 9 他和跟他在一起的人,因這網所打的魚,都十分驚駭。 10 西門的夥伴,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也是這樣。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作得人的漁夫了。」 11 他們把兩隻船攏了岸,撇下一切,跟從了耶穌。
今天的主題是「悔改蒙恩的門徒」,是做主門徒系列講道的第五講。各位弟兄姊妹,不曉得大家覺得信仰是什麼?在信耶穌之前與之後,生活有沒有分別呢?除了基本的上教會做禮拜、聽講道等等外在的宗教行為以外,信仰是什麼?我不清楚大家信主受洗的時間有多長。我曾經分享過自己在20歲的時候認識耶穌,將近40歲的時候蒙召,但中間有20年的時間我不是很清楚信仰是什麼,做基督徒做的迷迷糊糊。人生也過得迷迷糊糊。但感謝神,就是因為自己這麼長時間都是迷迷糊糊過來的,所以在遇見神的時候,特別清楚,也感到實在可貴。今天我知道自己為什麼在這裡,是為了要完成神所託付的使命。我不曉得,大家是否清楚自己為什麼追求信仰,為什麼每個禮拜來教會?信仰不是遵守規定,也不是追求知識,或者學習做一個好人。真實的信仰從生命的翻轉開始,而一個人只有在遇見主、深刻悔改時,才能經歷這奇蹟性的一刻,也才能真正領受到所謂的「奇異恩典」。今天讓我們再次檢視自己的生命,作為主的門徒,我們如何通過悔改,領受主豐富的恩典呢?
(一)要在水深之處,遇見耶穌
今天的事件發生在格尼撒勒湖邊,這個湖在其他福音書中被稱為加利利海,或者提比哩亞海。其實它是一個湖,並不是海。今天的經文是出自路加福音。相較於其他福音書,由於路加福音的作者是一個名叫路加的醫生,我們可以觀察到他的描述相對來說較為精確。
經文第1節告訴我們「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眾人擁擠他,要聽 神的道。」在這個事件之前,耶穌已經在迦百農等地行了許多神蹟,為人醫病趕鬼。並且在各個猶太會堂裡傳講神的道,教導眾人。所以可以想像有些人一路跟隨耶穌直到格尼撒勒湖邊,人數很多,大家都很想要領受美好的信息。
不曉得各位弟兄姊妹,每個禮拜來參加線上聚會,有沒有同樣的期盼呢?我們很期待來參加聚會,敬拜神並且領受從神而來的信息嗎?
接著經文提到「他看見兩隻船停在湖邊,漁夫離開船洗網去了。」思想這句經文,我們便可以知道事件發生的時間。一般來說,漁夫什麼時侯洗網呢?有沒有人知道?就是做完工作,準備休息的時候對嗎?捕完魚,魚網可能會弄髒或弄破,因為勾到海草、木頭、石頭之類的,所以要清洗、修補,這是為了下次捕魚的作業做預備。所以我們知道,耶穌到湖邊的時候,正是這些漁夫已經收工、準備要回家的時間。這大概是上午9、10點吧,因為一般來說捕魚是在晚上進行,而且我們如果繼續往下看,就會知道還有一句經文有線索喔。
這時耶穌決定上到其中一艘船,這艘船的主人是西門,也就是後來的使徒彼得。他讓彼得把船開到距離岸邊有一點距離,又不是太遠的地方,方便教導眾人。
在耶穌結束教導時,他對彼得說「把船開到水深的地方,下網打魚」!彼得怎麼回答呢?他跟耶穌說「主啊。我們整夜勞苦,毫無所得,不過我願照你的話下網」。從這句經文,我們就能知道這些漁夫是在夜晚到湖上捕魚。
那麼耶穌突然提出這個請求。而且對於彼得來說,是一個很唐突的請求。一個木匠跟一個漁夫說要去捉魚。這個人也太奇怪了。俗語說,撈過界了對嗎?而且沒有知識,也要有常識。都已經大白天,眼看人家把魚網洗好,要收工了,怎麼還叫他去捉魚?
所以彼得解釋說明著,他說「主啊。我們昨晚做的很累,可是都沒捉到什麼魚,今天不可能了啦。」不過說歸說,還是配合一下。
畢竟耶穌這麼受到眾人尊崇,彼得當然也尊重他,所以稱他為「主」。但是彼得真的知道他是誰嗎?
親愛的弟兄姊妹,耶穌對你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呢?雖然我們都跟彼得一樣,稱這位耶穌為主,我們是否真的認識到祂是誰。
今天彼得即將要經歷人生極大的轉折,他要遇見神了。那我們呢?如何遇見神?
1)要進到水深之處
耶穌提醒漁夫彼得,要進到水深之處。「水深之處」一詞的原文是「深處、深度」的意思。在聖經其他經文裡則有「豐富、深奧」的喻意(羅馬書11:33、哥林多前書2:10)。所以我們可以說,耶穌要彼得往湖水深處開船,因為那裡才有祂的豐富。其實耶穌大可以使魚都浮上水面哪。這樣不是更好打撈?可是耶穌提醒彼得,要進到水深之處。弟兄姊妹,我們是否進到水深之處了呢?水深之處是一個異常寂靜的地方,但卻暗潮洶湧。水深之處是一個時空都靜止,但卻暗藏豐富的地方,是一個人遇見耶穌的神聖時刻。
要達到水深之處是需要付上代價的,是必須花費精神體力的,更是要有決心的。每天讀經5分鐘,吃飯、睡前禱告5分鐘也可以啊。或者一天打魚,三天曬網也可以啊。但能不能遇見神?大家心裡都很清楚不是嗎?
詩篇的作者如此形容神,「他以黑暗作他的隱密處,他以濃黑的水氣,就是天空的密雲,作他四周的帷帳。」(詩篇18:11)
有時候神向我們隱藏,為的是使我們渴慕尋求祂,渴望遇見祂,並且與祂建立親密的關係。有些事,沒有付上代價,是絕對得不到的。我們想要遇見神,就要學習離開淺層的生活、肉眼可見的事物,進到深層裡面,將心思意念更多集中於主,不要毛毛躁躁的喔。
2)要知道有主同在,凡事都會不一樣:「或許過去你也曾經在同樣的地方捕魚,可是今天不一樣,因為你知道有我同在。同樣的事由我來帶領,結果完全不一樣。」耶穌要彼得明白,祂能為彼得的生命帶來改變,因為祂是掌管天地萬物的主。弟兄姊妹,我們願意來親近這位主嗎?我們是否在生活中真實經歷過主同在的恩典呢?知道祂就是那位又真又活的神,祂能為我們平凡的生活帶來極大的豐富!
3)要以一顆願意的心來尋求主:彼得身為漁夫,可見他捕魚的經驗非常豐富。但他還是願意聽從耶穌的話,再次去捕魚。弟兄姊妹,我們是否也同樣有願意的心?我每次講道,每天發出分享,都幾乎必定提到與主同行,請問你是否開始做了呢?我要再次鼓勵大家,只要願意照著做的人,一定會有收穫!
歸納以上各點,我們便知道要遇見神,該怎麼做?就是在每天的生活中,以一顆願意的心,時刻意識到主的同在,並要進到水深之處來尋求主。那麼你必定會遇見主,經歷主奇妙而豐富的帶領,進一步明白什麼是悔改蒙恩的門徒生活。
我們接著看,作為主的門徒,要如何通過悔改,領受主豐富的恩典呢?
(二)要在認罪之時,得著更新
我們一起來讀經文第6到10節前半段,請。
(路加福音 5:6-10a CNV)6 他們下了網,就圈住很多魚,網幾乎裂開, 7 就招呼另外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兩隻船裝滿,甚至船要下沉。 8 西門.彼得看見這種情景,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 9 他和跟他在一起的人,因這網所打的魚,都十分驚駭。 10 西門的夥伴,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也是這樣。
就這樣彼得半信半疑的將船開往了耶穌所說的水深之處,並且撒網捕魚。結果發生了什麼事?彼得捕撈到很多魚,魚多到一個程度還要裝到其他船上,船都要下沉了。
弟兄姊妹,我們真的知道我們所敬拜的神,是掌管萬有、宇宙的主宰嗎?這位耶穌不只在2000年前施行各樣神蹟奇事,祂如今在人們的生活中依然不斷做工。我記得上個月才跟大家分享過一個耶穌所行的神蹟奇事。就是祂回應了19世紀時身為傳道者以及孤兒工作者的喬治•穆勒的禱告,不斷供應他,並幫助他養活了幾千名的孤兒。這位喬治•穆勒從不曾向人提出他的需求,只向神禱告,反而更多經歷神。下面我再跟大家分享一個事件,是一個非洲宣教士的親身經歷(這是她的敘述):
「在中非洲的一個晚上,我在產房努力地幫一個媽媽生產。雖然我們盡了一切的努力,她還是逝世了,留下了一個身體瘦小、哭著的早產兒和一個兩歲的小女兒。要讓這個嬰兒活下去是很困難的事。我們沒有保溫箱,也沒有電力讓保溫箱運轉,沒有任何特殊餵食設備。雖然我們生活在赤道,晚上經常會因變化莫測的氣流而很泠。
一個見習護士去找適合這種小嬰兒的箱子和包裹的棉布。另一位去加柴火燒熱水以便倒進熱水瓶。不久,她沮喪地回來,告訴我說,她在倒熱水時,熱水瓶爆裂了。在熱帶氣候下,橡膠很容易劣化。她叫著:「…那是我們最後的熱水瓶!」在西方,諺語比喻說:為濺出的牛奶哭喊是無益的(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同樣地,在中非洲,為爆裂的熱水瓶哭喊也是無
益的。它們不長在樹上,在樹林小徑上也沒有任何的雜貨店。我說:「沒關係,你儘可能安全地把嬰兒靠近火;睡在嬰兒與門的中間,以擋掉氣流。你的工作就是讓嬰兒保持溫暖。」
第二天中午,我如往常地和一群願意與我一起的孤兒禱告。我告訴這些小孩為這個早產兒的各種需求禱告。我說明要讓這個小嬰兒保暖的困難,也提到了熱水瓶。這個嬰兒如果涷著,很容易就死掉。我也告訴他們這個二歲大的小女孩,因為母親死去而痛哭著。
在禱告時間,一個名叫路絲的十歲小女孩,用非洲小孩貫有的天真禱告著。她禱告說:「上帝,請你寄給我們一個熱水瓶。如果明天寄來就沒有用了,這個嬰兒將會死去。所以,請你今天下午寄到。」此時,我暗地裏因這個禱告的大膽而倒吸了一口氣。接著,她理所當然地禱告說:「…在你處理這件事的同時,可不可以請你寄一個洋娃娃給這個小女孩—讓她知道你真的愛她?」一如往常我在現場與小孩禱告,但我能真心的說「阿們!」嗎?我並不相信上帝能作到。哦,是的,我知道祂能完成每一件事,聖經上是如此說;但那是有條件限制的,不是嗎?上帝要回答這個特殊禱告的唯一方法是從我的祖國寄一個包裹來,但那時我己經在非洲快4年了,而我卻從來沒有收到從家鄉寄來的包裹。即便如此,有誰會在包裹裏面放一個熱水瓶?我現在是住在赤道!
大約過了半天,當時我正在護士訓練學校教學,有人傳口信說:有一輛車停在
我的正門前。當我到家時,這輛車己經走了。但在走廊,有一個22磅的包裹。我感到眼淚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無法獨自打開包裹;所以我去叫這些孤兒來。我們一起解開繩索,小心地打開每一個結。我們將紙摺好,以免撕壞。
興奮不覺地湧上每個人的心底。三、四十雙眼睛注視著這個大的硬紙箱。我從最上面拿到一個顏色鮮明的針織物,當我拿出時,眼睛閃爍著。接著我拿出一個給痲瘋病人用的針織繃帶,這群小孩開始覺得有點無聊。再來是一盒混著紫色及黃色的葡萄乾—這個週末可以用來做出一批好吃的小點心。當我再將手放進紙箱,我感覺到…真的是嗎?我抓住,拉出來,不自覺地叫出來:「是一個全新的熱水瓶!」我並未祈求上帝寄來,我並沒有真的相信祂會作到。路絲在這群小孩的前排,她急忙近前來,叫著說:「如果上帝寄來熱水瓶,也一定會寄來洋娃娃!」她在紙箱底翻找著,最後拿出一個漂亮、穿著衣服的小洋娃娃。她的眼睛閃亮著;她從不懷疑!她看著我說:「媽咪,我可不可以跟你一起去,將這個洋娃娃拿給小女孩,這樣她會知道耶穌真的愛她?」
這個包裹的運送經過了整整五個月,由我以前的主日學班級寄來的。他們的領導者聽到、順服了上帝的感動,寄一個熱水瓶到赤道來。班上女孩們的其中一個放上了洋娃娃,要送給非洲的小孩—而這些都發生在一個十歲小女孩篤信地禱告要送達的「那天下午」的五個月之前!
註:Helen Roseveare,一個從北愛爾蘭到非洲薩伊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醫療宣教士,在多馬路浸信會分享了以上她在非州遇到的親身經歷,並將事件經過記錄在她的著作<>一書中。
親愛的弟兄姊妹,大家覺得怎麼樣呢?我在講台上分享這麼多神奇妙的作為,有我自己的經歷,還有其他人的經歷。大家相信嗎?其實這每一次分享的信息都是由神所供應的,包括這次的事件,也是主使我想起來的。還有主題經文,我在預備信息時,所領受的感動就是要講「悔改」,我心裡想這主題很硬,該怎麼講。後來領受這段經文,我的心情就跟宣教士一樣。喔~拜託,這段經文怎麼講?跟我想的悔改有很大的差別。但我越是預備,越覺得奇妙。這段經文我想是非常貼近弟兄姊妹目前的生活。
神知道我們為了每天的生活實在很忙碌,就像彼得這些漁夫一樣。可是祂更希望我們知道,祂期待在每一天的平凡中,在我們壓根料想不到的時候,與我們相遇!
那麼回到今天的經文,彼得以及其他人經歷神的大能後所產生的反應是什麼呢?就是認罪!因為全能的神就在面前,那自己還算什麼呢?所有的自以為是和盤算,不過如同灰塵一般。在場其它人也有類似的反應,感到大大的驚訝與害怕。
這個反應我們在舊約以賽亞書和約伯記也看到了。
以賽亞書6:5說「禍哉! 我滅亡了! 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當先知以賽亞看見聖潔榮耀、滿有威嚴、創造天地的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在神的榮光中,他感到自己大禍臨頭,要滅亡了!
約伯記42:5-6這麼說「我從前只是風聞有你,但現在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灰燼中懊悔。」當一個人真實遇見掌管宇宙的神,他就只有降伏和悔改而已!
想想剛剛所分享的非洲宣教士的經歷,如果你是這位宣教士,你有什麼感受?說什麼去宣教,信心連一個小女孩都不如?竟敢懷疑掌管宇宙的主宰的能力!如果你是主日學校長,你會像他一樣順服嗎?聽見神說要寄熱水瓶到非洲赤道地區,要給某某人,就毫不猶豫的寄出去嗎?五個月後聽見這個熱水瓶還有洋娃娃的用處,會不會大大驚嘆這位神真是何等偉大!
再一次,我盼望在坐的弟兄姊妹要去遇見耶穌。知罪、認罪,認知到自己是何等不配,這便是深刻的悔改,也才能從中領受到主豐富的恩典!
經歷了深刻的悔改,就要進一步採取行動,才能使生命更加豐富圓滿!
(三)要在蒙召之時,回應主恩
最後一段經文,我們來看,主說什麼?
「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作得人的漁夫了。』他們把兩隻船攏了岸,撇下一切,跟從了耶穌。」(路加福音 5:10-11 CNV)
耶穌向彼得發出了神聖的呼籲!
「你要為我去傳揚福音了!去得著人如同魚一般!」
彼得等人義無反顧,毫不猶豫,決心跟隨主! 掌管天地的主聲聲呼喚,捨我其誰!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的神是何等偉大的神!而信仰就是一生不斷與這位神相遇的旅程!當我們遇見了祂,就能確實知道自己生命的意義,明白自己無論生活存留都在於祂!(使徒行傳17:28)這麼偉大的神竟然為我們而死嗎?如今更呼召你我,要與祂一同完成榮耀的使命!因此,我們不要被這世上的事物所綑綁、不要憂慮好嗎?不要怕!掌管宇宙的神難道無法解決我們的問題嗎?不要花這麼多時間追求這個世上如同塵土一般的事物好嗎?在罪中享樂,甘心墮落!我們要知道自己所擁有的是何等尊貴的身份,所領受的是何等榮耀的呼召。專注於主,天天與主同行,時刻就要在水深之處遇見主,在悔改當中蒙恩,並與愛我們的主一同前行,邁向全新的人生!
5.15.2021 主日信息:
學習雅各活在當下,交出你的大腿窩
經文:創世記第32章33章1-4節
一、神奇妙的帶領和保護
在31章裡我們看見神興起環境要雅各離開巴旦亞蘭到伯特利去:一是親人不友好了;二是神親自說話了;三是和妻子商量妻子也同意了。讓我們學習如何才能明白神的旨意,讓我們順服神給我們擺上的一切的環境,順服環境就是順服神;如果神向我們說話,那我們就要不折不扣地立即行動;同時可以藉著和教會中弟兄姐妹的交通,形成一致的看見,這就是尋求到了神的旨意。
在31章裏雅各雖然沒有向神呼求,但神三次為著他直接說話,是為了幫助他。 3 這時,上主對雅各說:「你要返回故鄉,到你祖先和親人那裏去;我要與你同在。」
10 「有一次,在羊群交配的季節,我做了一個夢:夢中我看見在交配的公山羊都是有斑、有紋、有點的。 11 上帝的使者在夢中說:『雅各啊!』我回答:『我在這裏。』 12 他說:『你看,所有在交配的公山羊都是有斑、有紋、有點的。我使這事發生,因為拉班向你所做的,我都看見了。 13 我是在伯特利向你顯現的上帝。你在那裏立了一塊石頭作紀念碑,在那上面澆了橄欖油,並且在那裏向我許願。現在,你要準備回你出生之地去。』」
24 當天晚上,上帝在拉班夢中向他顯現,對他說:「你要小心!不可隨便威脅雅各。」到了32章,雅各繼續前行的時候,神仍在幫助著他。
1、「瑪哈念,」32:1雅各繼續他的旅程;路上,上帝的使者來見他。 2 雅各看見他們,就說:「這是上帝的軍隊!」於是他叫那地方瑪哈念( 「瑪哈念」意思是「兩支軍隊」。)。雅各在此所看見的兩隊神的使者,一隊對付後面拉班,因為拉班想要害他;另一隊對付前面的以掃,因為以掃原來也發誓要殺雅各;雅各藉此異象得知神差遣天軍來一路護送他回迦南地。
2、3 雅各派他的使者們先往以東地區見他哥哥以掃, 4 吩咐他們轉告以掃:「我們的主人,就是你的僕人雅各,吩咐我們向我主以掃說:『我跟拉班住了一段時期,延遲到現在才回來。 5 我擁有牛、驢、綿羊、山羊,和僕人。現在我先派人來報告我主,希望得到我主的歡心。』」 6 使者們回來,向雅各報告:「我們遇見你的哥哥以掃;他已經出發,帶了四百人,要來跟你相會。」 7 雅各又驚慌又焦慮。他把隨行的人分成兩隊,把綿羊、山羊、牛、駱駝也分成兩隊。 8 他想:「要是以掃襲擊第一隊,另一隊或者有機會逃脫。」 雅各剛在瑪哈念看見神的軍兵在護送他們(參1~2節),如今卻因肉眼不再看見天使,就懼怕起來,而把家人分成「兩隊」(『瑪哈念』的字義),想用他自己的計謀來保護自己,可見他仍舊不知道應當放心,讓神來承擔他順服神的後果。
二、雅各禱告的榜樣
9 雅各禱告說:「我祖父亞伯拉罕的上帝啊,我父親以撒的上帝啊,求你垂聽!上主啊,你曾經吩咐我回故鄉,到我家族那裏去,並且說要使我事事順利。 10 我不配領受你向僕人顯示的一切仁慈和信實。從前,我手裏只帶著一根杖渡過約旦河;現在,我卻帶了這兩隊人回來。 11 求你救我脫離我哥哥以掃的手。我怕他來攻擊我們,連妻子兒女都殺滅。 12 求你記住你自己的諾言,你應許我事事順利,要賜給我多子多孫,像海灘的沙粒,多得沒有人能夠數算。」
1、求神記念祂和亞伯拉罕並以撒的約(9節上); 求神記念祂的吩咐(9節下);求神記念這些年間對他的恩待(10節) ;將自己所面臨的難處陳明在神面前(11節);求神成就祂的旨意(12節)
2、我們從中學習禱告要注意三點:
一是將自己的現狀如實地向神表明,不能隱瞞;
二是向神提出明確的禱告事項,不能禱告了半天沒有什麼實質性內容;
三是抓住神的應許禱告。我們為病人禱告要提到神的應許:(出15:26)“如果我們留心聽你的誡命、律例、典章,留心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看為善的事情,你就不將加在埃及人(世界上的人得病)身上的病痛加在我們身上,因為耶和華是醫治我們的神。”我們是已經出埃及的人。
3、雅各禱告與策略的交互運用
他計劃(7~8節) 、他禱告(9~12節) 、再計劃(13~21節) 、13-15 雅各在那裏過了一夜。他從他的牲畜中挑選一部分作為送給哥哥以掃的禮物:母山羊兩百隻,公山羊二十隻;母綿羊兩百隻,公綿羊二十隻;哺乳的母駱駝三十頭,各帶著小駱駝;母牛四十頭,公牛十頭;母驢二十匹,公驢十匹。 16 他把這些牲畜一群一群地分開,每一群派一個僕人管理。他吩咐他們:「你們先走,群與群當中要留一段距離。」 17 他指示領先的那一個僕人說:「我哥哥以掃遇見你的時候,若問你:『你的主人是誰?你往哪裏去?你前面的這些牲畜是誰的?』 18 你就回答:『這些都是你僕人雅各的;他要送給他主人以掃作禮物。他本人就在我們後頭。』」 19 他同樣地指示第二批第三批,以及所有趕牲畜的人:「你們遇到以掃的時候都要這樣回答, 20 一定要說:『你的僕人雅各就在後頭。』」雅各心裏想:「我要用這些禮物贏得他的歡心,見面的時候,他也許會饒恕我。」 21 於是他使押送禮物的先走,自己留在營中過夜。與神摔跤禱告(22~32節) 22 當晚,雅各起來,帶著他的兩個妻子、兩個妾,和十一個兒子渡過雅博河。 23 他們都渡過以後,他又把所有的一切都運送過河, 24 自己一個人留在後面。 有一個人來跟雅各摔角,一直搏鬥到天快亮的時候。 25 那個人看自己勝不過他,就在他的大腿窩上打了一下,大腿就脫了臼。 26 那人說:「天快亮了,放我走吧!」 雅各回答:「你不祝福我,我就不放你走!」 27 那人問:「你叫甚麼名字?」 他回答:「雅各。」 28 那人又說:「從此以後,你不再叫雅各。你跟上帝和人搏鬥,你都贏了,因此你的名字要改為以色列( 「以色列」有「他跟上帝搏鬥」或「上帝搏鬥」的意思。)。」 29 雅各問:「請告訴我,你叫甚麼名字?」 那人回答:「為甚麼問我的名字?」說了這話,就給雅各祝福。 30 雅各說:「我面對面見了上帝,仍然活著!」於是他叫那地方批努伊勒( 「批努伊勒」有「上帝的面」的意思。)。 31 雅各離開批努伊勒的時候,太陽出來了。由於大腿脫臼,他跛著腳走路。 32 一直到今天,以色列的後代都不吃大腿的筋,因為雅各大腿窩的筋被扭傷了。、再計劃(33:1~3) 雅各看見以掃領著四百人前來,就把孩子們分開,交給麗亞、蕾潔,和兩個妾。 2 他叫兩個妾和她們的孩子們走在前頭,麗亞和她的孩子們跟著,蕾潔和約瑟押後。 3 雅各親自走在他們的前頭;他走近哥哥的時候,接連七次俯伏在地上。這樣;我們看到聖經並不排斥聖徒在禱告之後運用策略,只要它不是用來取代神,而是用來作為工具便可以(參尼4:9~15)。
三、雅各和神摔跤
32:22 當晚,雅各起來,帶著他的兩個妻子、兩個妾,和十一個兒子渡過雅博河。 23 他們都渡過以後,他又把所有的一切都運送過河, 24 自己一個人留在後面。 有一個人來跟雅各摔角,一直搏鬥到天快亮的時候。 25 那個人看自己勝不過他,就在他的大腿窩上打了一下,大腿就脫了臼。
1、「有一個人來和他摔跤,」『摔跤』意思是一個人要把對手壓在下面。注意這裡不是說他和一個人摔跤,而是說一個人來和他摔跤,意即那一個人主動有意的要將雅各壓服在他下面。這人就是神自己(參28節)。神來和雅各摔跤,目的是要帶領他認識自己,看見自己的可憐、軟弱和無助,因此就向神投降服輸。
要蒙福,雅各必須先除掉舊人,從今以後完全依靠神,而不再靠自己的聰明,靠自己的辦法。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老我死掉多少,新生命才能長出多少。
2、神是以「一個人」的形狀來和雅各摔跤;許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和自己的丈夫、妻子或甚麼人摔跤,其實是在和神摔跤。
神所要征服的是我們的天然老亞當,而我們卻以為自己正在和人、和環境摔跤,想盡辦法想要征服人、征服環境。
3、雅各最大的問題,並不在他和以掃之間的關係,乃在他和神之間的關係;我們必須先解決與神之間的關係,才能解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惟有在黑暗中時,才敢和神搏鬥;當人的里面發出真理亮光的時候(參彼後1:19),搏鬥也就過去了。
4、「那人見自己勝不過他,」神並不是真的勝不過雅各,而是神不願意在雅各還未認清自己之前,就勝過他。
5、「就將他的大腿窩摸了一把,」神是藉此摸雅各天然力量的源頭,暴露他是屬肉體的(林前3:3 因為你們仍然照著人的標準生活。你們當中有嫉妒,有紛爭;難道這不是證明你們是屬世的,是依照人的標準生活的嗎? )。 「大腿窩,」象徵人天然生命最強的部分。雅各的腿未被摸之先,是極其強壯的,甚至神和他摔跤都失敗了。這真是天然的人肉體勝過聖靈的寫照。人的大腿窩一日不被神摸著,一日就不會扭了;我們所以會那麼依靠自己的力量,乃是因為我們從未被神對付過。每一個基督徒都有他特別強的一點,那就是我們各人的大腿窩;在未被神弄扭它之前,我們生活的各方面都要受它的支配。神摸雅各的大腿窩,就是把他天然生命的特點顯露出來;凡不認識自己天然生命特點的人,他正在憑自己的本領作事。這樣的人不只有錯誤,並且是在黑暗中。
6、30 節:雅各說:「我面對面見了上帝,仍然活著!」於是他叫那地方批努伊勒( 「批努伊勒」有「上帝的面」的意思。)。 31 雅各離開批努伊勒的時候,太陽出來了。由於大腿脫臼,他跛著腳走路。
「太陽出來了,」象徵一個人生命中的新日子,新轉機。雅各在『面對了上帝』,神的面也就是神的光(「太陽出來」),因此他的天然生命就癱瘓了(「大腿就瘸了」)。惟有被神光照的人,才會看見從前自己以為好的特長,原來是這麼的愚昧,從此就像是受了致命傷,覺得渾身無力了
7、 3 節:雅各親自走在他們的前頭;他走近哥哥的時候,接連七次俯伏在地上。 4 以掃跑來迎接他,擁抱他,親吻他;兩人都哭了。
如果雅各靠自己的謀略,不能得到這種彼此相愛的和好。只有神的安排才能醫治人和人之間的恨。
想想看一個跛著腳的兄弟,接連七次俯伏在地上的光景,和一個強壯極富有的對手,接連七次俯伏在地的光景的對比,那幅形象更感動人?基督為我們在天父前的祈求,不就是這樣嗎?
求主幫助我們,面對當下的生活,凡事靠主勝過世人的標準。
牧師敬上
5.2.2021
母親是塑造孩子的使者 鄭牧師
這一個主日我們提早分享母親節的信息,下個主日是母親節的主日,教會在鐵路公園那裡和社區的家庭一起慶祝母親節,希望弟兄姐妹盡量邀請你的朋友們來參加下個主日在戶外的活動。當然、這個主日我們是線上崇拜,若是有機會,也同樣盡量邀請朋友們上網路,和我們一起敬拜上主。
一年一度讚揚勞苦功高的母親的節日,現在既是宗教性的節日,同時也是一個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活動了,特別是在母親節的發源地的美國。當這一天來到的時候,商店裡就擠滿了急著要買東西的人,他們盡量去找些特別或者慣例的禮物、賀卡、以及鮮花,以博取母親的歡心。
在母親節這樣的節日,我們可以從聖經上看到,充滿了有關於婦女美德的教材,以及屬於神的母親們撫養兒女長大成人,教導他們敬畏主,對整個人類社會所做的貢獻;所以我們肯定母親們的崇高地位,但卻應小心,以免把這一天標榜成病態的情感,和膚淺的歌功頌德,以及情緒氾濫的日子。
教會唯一的偉大使命就是榮耀、宣揚主救恩的真理。並使眾多的靈魂被主得著,以致於改變人生和社會,如果僅僅讚揚人性的美德,並不屬於教會的信息。在世俗的資訊中,針對讚美屬血氣的人而言,就會像人道主義極度讚美人性的美德,那就和違背了聖經真理。
聖經記載,當眾生之母夏娃受撒旦的誘惑而讓步之後,母性就在罪的傷害之下失去了完美;因此在神的恩典裡,賜下第一個預言和應許,這一個應許使母性重新恢復了神聖的地位。神賜福每一個懷孕的婦人,都可以因他腹中的孩子,充滿希望而且歡喜快樂。更由於各各他山上十字架的成就,凡是接受了耶穌基督所做的人,人性已經被神更新恢復聖潔的生命,基督是神在創世之前就預備,為了拯救而賜給人的恩典。因此這個恩典,凡是屬主基督的婦女,就一直負起上主揀選的尊貴權責,要藉著主的救恩傳承神國的兒女。我們來看主耶穌在世上時,如何尊敬母親:
可3:31-35耶穌的母親和兄弟來了;他們站在外面,託人告訴耶穌,說他們要見他。 32 有一群人圍坐在耶穌身邊;他們告訴他:「喂,你的母親和兄弟在外面,要找你呢!」 33 耶穌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兄弟?」 34 他環視坐在他周圍的人,說:「你們看,這些人就是我的母親,我的兄弟! 35 凡實行上帝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
是的,主耶穌是這樣的接納每一個人在世上時的人倫職份,使我們都和基督連上了血親的關係。衪說:「凡實行上帝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
在這份人倫的職份中,母親教導的職份,使兒連結於上主,對家庭和社會、以致國家有無限的影響。
詩篇127篇三到五節:
3 兒女是上主所賞賜;
子孫是他賜給我們的福份。
4 人在年輕時所生的兒子,
就像戰士手中的箭。
5 箭袋裝滿這種箭的人多麼有福啊!
他在城門口跟仇敵爭辯不致失敗。
神的確用母親們來建立生命的傳承,同時也是維持家庭、社會和國家的延續,但是基督徒母親們最重要的任務,乃是要裝備每一個孩子,和上主連結,使他們成為世上的鹽,這樣在把孩子們送進這個罪惡的世界之後,在世上就能發揚基督的生命氣質。母親是一位代替神的愛的使者,是一位靈魂主要的塑造者,和人性善良品格的建造者,是神為使天上永恆國度,有生生不息的子民,而招募的同工。母親和父親同樣都能使兒女蒙受主豐富的祝福,所以我們必須把孩子們帶到上主恩典的寶座前,並時時要真誠的為兒女們禱告:
「上主、我們歡喜快樂地把孩子們帶來祢這裡,把他們獻上給你,因為我們是屬於你的,懇求祢,保守我們的子女也都屬於祢。」
今天已經有許多的國家都在慶祝母親節,不過還是有許多人並不知道這個節日的起源,我在這裡把這個故事簡要地向大家介紹一下,讓我們記住這個因著聖經真理引發的節日。
母親節是安娜這位姐妹推動而被接受的;
安娜年輕的時候就和他的母親在西維吉尼亞州的安德烈循理會的教會做主日學老師,他的母親一直希望小孩能夠好好的孝順父母,有愛好和平的人格,就在教會推動母親節。
1905年安娜的母親過世了,1907年安娜和他的許多朋友聚在一起,紀念他母親逝世週年,並且宣布他要推動用五月第二個禮拜日作為全國紀念母親節的節日。
1908年第一次慶祝母親節是在西維吉尼亞州的一間小教堂舉行,那間教堂是安德烈循理會。兩年以後就是1910年西維吉尼亞州的州長正式宣布了官方的第一個母親節。
安娜常常提到他母親還在世上的時候做的一件事,那是在南北戰爭剛剛結束的那段日子,安娜的母親在她住的小社區裡,把北軍和南軍的母親們組織起來,盡量的使這些穿藍制服的和灰制服的大男孩們重新成為朋友。這是安娜的母親為使戰後社區和諧所做的努力。這一個有義意的行動是效法主基督在以弗所書二章十四節的工作:「基督親自把和平賜給我們;他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合而為一,以自己的身體推倒那使他們互相敵對、使他們分裂的牆。」這樣安娜更加努力推動她母親遺願,也希望每一位母親都成為醫治傷痕、帶來和平的人。
安娜一直自己出錢來推動紀念母親的節日,並且設計出許多胸花來贈送親友,就是現在母親節的紀念花康乃馨。他為了到歐洲推廣母親節花了大量的經費,又親自寫信給許多報紙的編輯、部長、總統、甚至有多位國王。漸漸的,他自己就因推動這一件事,和大部分的朋友失去了聯繫,唯一和他作伴的是他的妹妹,他的妹妹眼睛是失明的。這兩位年紀漸老的女人,住在費城一棟歪歪斜斜地房子裡獨自生活,這是她們從小到大的家。安娜因為推動母親節紀念日,而終身沒結婚。到了晚年眼睛看不清楚了,她孤獨的又老、又貧窮又病的日子。幸好,最後為他看眼睛的那位醫生,在送他回家以後,卻擔心起來他這個不可能恢復視力的病人。於是眼科醫生要求一位社會福利工作人員前去了解一下,看看安娜是不是得到適當的照顧,沒想到安娜還要照顧一位比他自己情況更糟的妹妹。當社會福利工作人員找到這兩位傷殘的姊妹時,他們正活在飢餓的邊緣。晚年的安娜更因為得了精神崩潰而被送進市立醫院。
安娜淒涼的處境傳到了一位律師的耳中,這位律師是安娜童年的同伴。他召集了幾位人士,對這位無依無靠的老朋友開始有更多的關切,他們自掏腰包,設立了一筆基金,把安娜送進一家療養院的豪華私人套房裡,這個時候,安娜向全國,甚至世界各地推動母親節的理想就實現了。
當這些費城的晚輩們用這種方式募捐,幫助了母親節創始人的佳話傳開來之後,其他人也開始為他的生活須要捐獻了。全國各州的花店,包括從夏威夷來的,自動捐錢。連印母親節賀卡的商人也自動捐錢。一部分捐來的款項,就用來蓋了一座母親節的紀念館。1934年母親節已經十分普遍了,因此美國政府出版了一張母親節紀念郵票。
今天我們最少騰出一天來對母親表達敬愛,這實在是應該做的,母親把我們帶進這個世界,在年幼的時候養育我們,而且直到年老還常常為我們操心。母親們應該被尊崇,因為他們最先想到和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母親在我們平安的時候為我們歡心,在我們果難的時候安慰我們。
慶祝這個節日的人,若母親仍然健在,實在是幸福的,因為他還有機會去說感激並以母親為榮的話,並且要珍惜這機會,使之成為生活的習慣。這是母親最想要的事了。若是在這一天只能回憶母親,就藉由這回憶喚起甜美的安慰。希望母親節在全地帶給人快樂,讓母親節打開那愛的回憶。
說一個故事,讓我們增加對母親感恩的心意:上主從天上派下來一位天使,要天使在世找三件最美麗的東西回去。當天使在執行任務時,看見一朶美麗的玫瑰花,他就把玫瑰花帶著。接著天使看到一個嬰孩的笑容,那個嬰孩的笑容真可愛,他也必須帶回去。天使又看到了母親為兒子所做的犧牲摯愛,天使也把這份犧牲的愛帶回去。天使就動身回天上去了,等他回到天上,玫瑰花已經凋萎了,嬰兒的笑容也不見了,只剩下母親的愛還在。母親的愛就成為世人永恆的記憶。
母親對孩子的教導,影響孩子的一生,什麼是最珍貴的教導,可以傳給孩子呢?我在這裏介紹一位聖經中沒有名字的母親,她對她孩子的影響,使得她的小孩做成永遠被紀念的事:
約翰福音6章1-13節
過了些時候,耶穌渡過加利利湖(又稱提比哩亞湖)。 2 有一大群人跟隨他,因為他們看見了他治病的神蹟。 3 耶穌上山,與他的門徒坐在那裏。 4 那時候猶太人的逾越節快到了。 5 耶穌抬頭,看見一大群人到他跟前來,就對腓力說:「我們到哪裏去買食物,好讓這些人都吃飽呢?」 6 他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他自己已經知道要怎麼做。 7 腓力回答:「就是花兩百塊銀子去買餅也不夠每人吃一小塊!」 8 另外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弟弟安得烈,上前說: 9 「這裏有一個孩子帶來了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可是哪裏夠分給這許多人呢?」 10 耶穌吩咐他們:「叫大家坐下。」(那地方草很多。)大家都坐下,單是男人,總數約有五千。 11 耶穌拿起餅,祝謝了,然後分給坐著的人,魚也是這樣分了;他們都盡量吃。 12 他們吃飽後,耶穌吩咐門徒:「把剩下的零碎都收拾起來,不可糟蹋。」 13 他們就把五個餅的碎塊,就是大家所吃剩的,收拾起來,一共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14 大家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就說:「這個人一定是那要到世上來的先知!」 15 耶穌知道他們要拉住他,強迫他作王,又獨自避到山上去了。
這個故事耳熟能詳,是的;就是耶穌使五千人吃飽的故事:今天我們以這故事的媽媽為主角,來學習這位母親所造成的影響:她送孩子跟隨耶穌;她教孩子分享自己所有的東西。
當吃過晚餐後,這小孩必定是滿了驚喜又興奮的回家,他首先要告訴他媽媽五個餅和兩條魚的事;他說:媽媽、媽媽你記得我今天帶去的午餐嗎?五個餅和兩條曬乾的魚,我全部奉獻到耶穌的手裏了,那位耶穌祝謝過了以後就把餅和魚分給所有的人,總共有五千多人耶,不得了,五千多人每一個人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還有許多小孩子和他們的母親們,也都吃了,並且都吃飽了。我還帶一些回來給㚷。要吃晚餐時大家都不知道食物在那裏;耶穌要門徒想辨法解決晚餐的難題,衪的門徒正愁著時,我把妳為我做的餅和魚拿給一個門徒,哦!對了,他們叫他安德烈,安德烈把我們的那五個餅、兩條魚拿給耶穌說:這裡有餅和魚。耶穌就把這些餅和魚拿在他的手上,祝謝,向天禱告的時候耶穌臉上充滿了光亮,祝謝以後就把餅和魚剝開,一直到分給所有的人都有餅有魚吃。
媽媽、媽媽那可是你做給我的餅和魚,是我們的餅和魚耶!我嚇了一跳,有那麼多人在場,卻只有那麼一點點東西。媽媽妳想想看,我們奉獻的餅和魚是那麼少,但是在耶穌的手中,竟然可以讓五千多人吃飽。大家都吃飽後還剩十二籃呢!
這一位在聖經上沒有記下名字的母親,她在天父的國裡永遠被紀念,凡是傳福音的人,都要講這位母親教導出來的小孩,她的孩子是一位多麼善良又肯分享、肯奉獻的人。因著母親的教導,塑造出以分享為喜樂的人生。願主賜福每位父母,讓我們都有屬天的智慧,能這樣教導孩子。
記得每主日給小孩一個Quarter,告訴孩子們,這是今天要奉獻的錢。我小時候我媽媽就是這樣教我的。直到今天,我的生活蒙主豐富的祝福。
祝福每位母親
4.17.2021
這一生最美的祝福
鄭牧師
今天我們唱這首詩時,我們來看聖經上所記載的真實見證。讓我們知道我們一生若要蒙福,有兩條路是我們要走的路:
讀經:創世紀26章1-3,12-32:在亞伯拉罕的時代,當地有過一次饑荒;這時又有另一次饑荒。以撒到基拉耳投靠非利士王亞比米勒。 2 上主向以撒顯現,對他說:「不要到埃及去,要留在我要你住的地方; 3 你住在這裏,我要與你同在,並且賜福給你。我要把這地賜給你和你的後代,堅守我與你父親亞伯拉罕所立的誓約。
12 以撒在那地區播種,那一年豐收百倍,因為上主賜福給他。 13 他的財富不斷增加,成為一個非常富有的人。 14 非利士人看見他有許多牛群、羊群,和奴隸,就很嫉妒他, 15 把他所有的井都用土填起來;這些井是他父親亞伯拉罕在世的時候由僕人挖掘的。 16 後來,亞比米勒對以撒說:「你離開我們吧,你已經比我們強盛!」 17 於是,以撒離開那地方,到基拉耳谷,在那裏紮營,住了一段時間。 18 亞伯拉罕在世的時候挖了一些井,可是他死後,非利士人把他所有的井都用土填起來。以撒重新挖掘,仍沿用當初他父親所取的名。 19 以撒的僕人在山谷裏挖了一口井,找到水源。 20 基拉耳的牧人跟以撒的牧人爭論,都說:「這是我們的水。」所以以撒叫那口井埃色( 「埃色」意思是「爭論」。),因為他們跟他爭論。 21 以撒的僕人又挖了一口井,他們又為了這口井爭吵,所以以撒叫這口井西提拿 ( 「西提拿」意思是「仇恨」。)。 22 他離開那地方,又挖了另一口井。這一次沒有糾紛了,所以他叫這口井利河伯( 「利河伯」意思是「寬敞」)。他說:「上主終於讓我們有寬敞的地方可以自由發展,我們將在這裏繁盛起來。」 23 以撒離開那裏,搬到別示巴。 24 那天晚上,上主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你父親亞伯拉罕的上帝;我與你同在,你不要怕。為了我向我僕人亞伯拉罕許下的諾言,我要賜福給你和你的子子孫孫。」 25 以撒就在那裏建造祭壇,敬拜上主,然後在那裏紮營。他的僕人在那裏又挖了一口井。
26 亞比米勒帶了他的顧問亞戶撒和元帥非各從基拉耳來見以撒。 27 以撒對他們說:「你們為甚麼來見我?從前你們不是討厭我,把我驅逐出境嗎?」 28 他們回答:「現在,我們清楚知道上主與你同在。我們認為,我們彼此間應該發誓,訂立條約;我們要你許諾, 29 你不傷害我們,正像我們沒傷害過你一樣。從前我們善待你,讓你平平安安地離開;現在我們知道上主賜福給你。」 30 以撒就準備了筵席,他們一起吃喝。 31 第二天,他們一早就起來,彼此發誓,訂立條約。以撒送走他們,友善地分了手。 32 就在那一天,以撒的僕人來向主人報告有關挖井的事,說:「我們找到了水源。」 33 他就叫那口井示巴。因此這城叫做別示巴,直到今日。
一、和平謙讓,不和人相爭;
非利士人曾經霸佔並且堵塞了亞伯拉罕挖的水井。水井在古時等於人們的財富。那些遊牧民族擁有許多牛、羊、驢、駱駝,必須有水井的供應。亞伯拉罕挖的一口水井,曾被非利士人霸佔了,後來非利士人的王「亞比米勒」跟與亞伯拉罕立約,立下一個「互不侵犯條約」。亞伯拉罕把七隻小母山羊贈送給「亞比米勒」,請非利士王證明水井是亞伯拉罕的(創21:30)。但是因為他們嫉妒亞伯拉罕的緣故,就把亞伯拉罕挖掘的水井都堵塞了。現在非利士人也嫉妒以撒,所以非利士新王「亞比米勒」勸以撒離開他們。於是以和平謙讓為原則的以撒便迁居到基拉耳谷中搭帳篷居住,不與非利士人爭。
以撒重挖舊水井,恢復亞伯拉罕時代的遊牧生活,支搭帳篷以水井為美的家鄉,正如希伯來書說的:「(希伯來書12-16節)亞伯拉罕的子孫像天上的星星和海邊無數的沙粒那麼多。這些人是至死有信心的人。他們承認他們在世上不過是異鄉人和旅客。,表示他們在替自己尋求一個家鄉。他們並不懷念已經離開了的地方。他們所渴慕的是那在天上更美好的家鄉;」這種帶著信心不與人爭的人生觀,是非常美好的人生觀。
以撒的僕人重挖了四口舊井:第一口井是「埃色」,可能是一個水泉而不是一個深井。中東的人所挖的水井有深井,也有水泉。但居拉耳的非利士牧人企圖奪去這個水源,說「這是我們的水」,並不是說這井是我們的,就是表示這水泉的水是屬於非利士地區的。以撒就給那水泉起名叫「埃色」,意思就是相爭。這世界是充滿相爭,許多人都因著私心與人相爭。
第二口井就稱為「西提拿」,意思是「仇恨」,因為非利士人和以撒為敵,但以撒一再退讓,不與人相爭。寧願吃虧。,這實在是那些喜歡和人相爭者要學習的典範。
第三口井稱為「利河伯」,就是「寬闊」的意思,因為非利士人不為這個井爭了,同時以撒挖井也越挖越遠,利河伯在迦南地的南邊,離開吉拉爾相當的遠,不再是非利士人勢力範圍。我們可以看見以撒和僕人挖井,是越挖離非利士人越遠,神無形中用困難的環境,把神要賜福的人趕進神的領導中。好像那個生來是瞎眼蒙主耶穌醫好的那個人,他被法利賽人趕出會堂後,才能再遇見耶穌,認識耶穌是神的兒子。「約翰福音9:34-38節」。神就是這樣把以撒帶進利河伯那寬闊之地日漸昌盛,神的帶領比人的努力更為寶貴,因為是信心和堅強的意志所造成的,好像金子經過鍛鍊才稱為精金一樣。
第四口井是在神第二次向以撒顯現以後,也是他從「利河伯」上到「別示巴」的時候,那個井便起名叫「示巴」,意思就是「起誓」(31節),而「別示巴」的意思就是起誓的井(21:30, 31)。從此以後神使他們可以安居,不再受人侵犯了。這是一條信仰的道路,是謙讓的道路,成為蒙福的道路。
第二條路、是神的顯現使以撒的心靈得到安定:神第二次向以撒顯現是23節到25節那是在以撒到了「別示巴」的晚上,神向他顯現重申賜福給以撒的內容:1.我是你父親亞伯拉罕的神。表示亞伯拉罕在世時與神親密的交通存到永遠,我們和神的關係靠著基督耶穌也是永遠的關係。2.不要懼怕。3.我必與你同在。4.要賜福給你。5.要使你的後裔繁多,是因為亞伯拉罕的緣故。主耶穌解釋死人復活時,曾經引用神的自稱說: 上帝說:『我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這意思是說,上帝是活人的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馬太福音22:32節)
神兩次說要賜福給以撒。以撒果然蒙神賜福;耕種就有百倍的收成(12節)。人都能看見以撒蒙神賜福(29節)。亞比米勒帶了他的顧問亞戶撒和元帥非各從基拉耳來見以撒立約時所說的話,便知道以撒蒙神是賜福,是人共同所看見的。這是非常美好的見證。神向以撒顯現,以撒相信神就在「示巴」建造祭壇,敬拜上主,然後在那裡紮營。他的僕人在那裡又挖到了一口井。(32節)說「就在那一天以撒的僕人來向主人報告,有關挖井的事,說:「我們找到了水源了。」當以撒恢復了向神献禮物和禱告的生活。他真真實實找到了水源了。主耶穌說「誰喝了我所給的水,誰就永遠不再渴。我給的水要在他裏面成為泉源,不斷地湧出活水,使他得到永恆的生命(約4:14)」
我們看見以撒的人生,就是在描寫我們的一生,我們要怎麼走上蒙福的一生呢?我們來唱:「這一生最美的祝福」
這一生最美的祝福,就是認識主耶穌;走過高山深谷,衪會伴我同行,我知道,這是最美的祝福。 願神賜福你
4.10.2021
聖靈帶領的生活 鄭牧師
創廿四章
這時,亞伯拉罕已經老邁,他一生所做的事都蒙上主賜福。 2 他對管理他家產、年紀最大的僕人說:「把你的手放在我雙腿之間發誓( 「把……手放在我雙腿之間發誓」:即放在生殖器上,指嚴肅的發誓,不能更改。)。 3 我要你指著上主─天地的上帝發誓,你不可在這迦南的女子中替我找媳婦; 4 你一定要回到我的故鄉,在我親族當中替我兒子以撒娶個妻子。」 5 但是那僕人說:「女孩子若不願意離開本家跟我到這地方,怎麼辦呢?我該帶你的兒子回故鄉去嗎?」 6 亞伯拉罕回答:「絕不可把我兒子帶回那地方! 7 上主─天上的上帝帶我離開故鄉、我親族的地方,他對我發誓要把這片土地賜給我的後代。他一定會派遣他的使者先去預備,使你能夠在那裏為我的兒子娶妻。 8 那女子若不願意跟你來,這個誓言就跟你無關。但是你絕不可把我的兒子帶回那地方。」 9 於是那個僕人就把手放在主人亞伯拉罕的雙腿之間,發誓要照亞伯拉罕所交代的去做。 10 那僕人從主人的駱駝中選了十頭,帶了他主人的各樣財寶,往美索不達米亞北部、拿鶴居住的城去。 11 他到了那地方,使駱駝跪在城外的井邊。那時已經黃昏,正是婦女出來打水的時間。 12 他祈禱說:「上主─我主人亞伯拉罕的上帝啊!求你今天讓我有好機會;求你持守你對我主人的諾言。 13 我現在站在井邊,城裏的少女都會來這裏打水。 14 我要向她們當中的一位說:『請你放下水罐,給我水喝。』如果她說:『請喝!我也打水給你的駱駝喝!』我希望這少女就是你為你僕人以撒所選擇的妻子。這樣,我就知道你持守你對我主人的諾言。」 15 他還沒禱告完,麗百加已經到井邊,肩上扛著水罐。她是彼土利的女兒;彼土利是亞伯拉罕的弟弟拿鶴跟他妻子蜜迦的兒子。 16 麗百加是一個美麗的女孩子,還是處女,沒有人親近過她。她下到井邊,把水罐裝滿了水就上來。 17 那僕人跑上去見她,對她說:「請給我一點水喝!」 18 她說:「先生,請喝吧!」她趕快放下肩上的水罐,托在手上給那僕人喝。 19 那僕人一喝完,麗百加就說:「我也為你的駱駝打水,讓牠們喝足。」 20 她趕快把罐裏的水倒進水槽,再跑到井邊打水;這樣她讓所有的駱駝都喝足了。 21 那人默默地注視她,要知道上主是不是要他完成使命。 22 駱駝一喝完,那人就拿出一個貴重的金環,穿在那少女的鼻子上,又拿了一對金手鐲,戴在她雙臂上。 23 那人問:「請告訴我,你父親是誰?你父親家裏有地方讓我們過夜嗎?」 24 她回答:「我父親是拿鶴和蜜迦的兒子彼土利。 25 我們家裏有很多草料,也有讓你們住宿的地方。」 26 於是,那人跪下來敬拜上主。 27 他說:「讚美上主─我主人亞伯拉罕的上帝。他信守對我主人的諾言;他把我直接帶到我主人親族的家裏來。」 28 那少女跑回家裏,把所發生的事告訴母親和家裏的人。 29 麗百加有一個哥哥名叫拉班,他跑出去,到了井邊亞伯拉罕的僕人那裏。 30 他已經看見妹妹戴著金鼻環和金手鐲,也聽見妹妹提起那人告訴她的話。那時亞伯拉罕的僕人在井邊,站在駱駝旁邊。拉班走近他, 31 對他說:「請跟我到家裏去。你是上主賜福的人,為甚麼站在外面?我已經為你們準備好房間,也為駱駝準備了地方。」 32 那人就進了房子。拉班卸下駱駝背上的東西,給牠們草料吃。接著,他拿水給亞伯拉罕的僕人和跟他同來的人洗腳。 33 飯菜都擺好了,那人說:「請等我說完我主人吩咐我說的話,我才吃飯!」 拉班說:「請說吧!」 34 那人就說:「我是亞伯拉罕的僕人。 35 上主大大地賜福給我的主人,使他非常富有。上主賜給他牛群、羊群、金銀、男奴、女奴、駱駝,和驢。 36 我主人的妻子莎拉年老的時候替他生了一個兒子;主人把所有的財產都給這兒子。 37 主人叫我發誓,要我遵照他的吩咐。他說:『你不可在迦南女子中替我找媳婦; 38 你要到我的故鄉、我親族那裏給他娶一個妻子。』 39 我就問主人:『女孩子若不願意跟我來,怎麼辦呢?』 40 他回答:『我所敬拜的上主會差遣天使與你同行,使你完成任務。你會在我的故鄉、我親族家中替我的兒子娶一個妻子。 41 只要你到我親族的家,你就算是履行了誓言。我的親族若不把女孩子交給你,你的誓言就跟你無關。』 42 「今天,我到井邊的時候,我這樣祈禱:『上主─我主人亞伯拉罕的上帝啊!我現在求你給我好機會。 43 我站在井邊,有少女出來打水的時候,我要請她讓我喝她水罐裏的水。 44 如果她同意,並且願意打水給我的駱駝喝,我希望她就是你為我主人的兒子所選擇的妻子。』 45 我默禱還沒完,麗百加肩上扛著水罐,已經來到井邊打水。我對她說:『請給我一點水喝。』 46 她立刻放下肩上的水罐,說:『請喝吧!我也要打水給你的駱駝喝!』我就喝了,她也打水給駱駝喝。 47 我問她:『你父親是誰?』她回答:『我父親是拿鶴和蜜迦的兒子彼土利。』我就給她戴上鼻環和手鐲。 48 我跪下敬拜上主,讚美上主─我主人亞伯拉罕的上帝;他把我直接帶到我主人的親族當中,使我找到主人的姪孫女兒來作他的媳婦。 49 現在,如果你們願意用真誠的心待我的主人,就告訴我;不肯,也告訴我,我好決定怎麼辦。」 50 拉班和彼土利回答:「既然這事是出於上主的安排,我們還能說甚麼? 51 麗百加在這裏,你可以帶走,讓她照上主所說的,作你主人的媳婦。」 52 亞伯拉罕的僕人聽了這話,就俯伏在地上敬拜上主。 53 接著,他拿衣服、金銀、首飾送給麗百加,也送貴重的禮物給她哥哥和母親。 54 這樣,亞伯拉罕的僕人和跟他同來的人開始吃喝,在那裏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晨起來,他說:「讓我回到我主人那裏去吧。」 55 但是麗百加的哥哥和母親說:「讓女孩子跟我們多住幾天,至少十天才去。」 56 但他說:「請不要耽誤我們。上主既然使我們一切順利,就讓我回到我主人那裏吧!」 57 他們回答:「我們請女孩子來,看她怎樣說!」 58 於是他們請麗百加來,問她:「你願意跟這個人去嗎?」 她回答:「我願意。」 59 於是,他們讓麗百加和她的奶媽跟亞伯拉罕的僕人和同來的人一起動身。 60 他們祝福麗百加說: 妹妹呀,願你成為千萬人的母親! 願你的後代征服敵人的城邑! 61 麗百加和陪伴她的女僕都準備好,騎上駱駝。亞伯拉罕的僕人就帶著麗百加起程。 62 這時,以撒已經遷移到庇耳‧拉海‧萊( 「庇耳‧拉海‧萊」意思是「看顧我的永生者之井」。)的曠野,住在迦南南部。 63 黃昏時分,他在田間散步,抬頭一看,看見駱駝隊來了。 64 麗百加一看見以撒,就從駱駝下來, 65 問亞伯拉罕的僕人:「那從田間向我們這邊走過來的人是誰?」 僕人回答:「是我的小主人。」麗百加就用圍巾遮住自己的臉。 66 那僕人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告訴以撒。 67 以撒就帶麗百加進他母親莎拉住過的帳棚,跟她成婚。以撒很愛麗百加,自從他母親死後,這時候才得到安慰。
一、有聖靈的提醒,享受滿有「信心」的生活(v7a):創24:1-9
「v7 上主─天上的上帝帶我離開故鄉、我親族的地方,他對我發誓要把這片土地賜給我的後代。」他一定會派遣他的使者先去預備,使你能夠在那裏為我的兒子娶妻。」
「要堅決抓住神的承諾」決對不可用自己的方法:(創24:3-8)
1.v3你不可在這迦南的女子中替我找媳婦;
2.v6絕不可把我兒子帶回那地方!
二、欣賞聖靈感動彰顯「愛心」能量(v14):創24:10-20
「無限信心的祈禱,安靜看聖靈行奇事。」
「v14我要向她們當中的一位說:『請你放下水罐,給我水喝。』如果她說:『請喝!我也打水給你的駱駝喝!』我希望這少女就是你為你僕人以撒所選擇的妻子。這樣,我就知道你持守你對我主人的諾言。」
1.舉止的優美v16,v28,v65b
2心靈的純美v18:「她趕快」給僕人們水喝v18。
3.身體力度的美v19,20:「v20她趕快」給僕人的牲口十頭駱駝喝足。
三、敬拜的生命(v21-27):「安靜、看v21、行動(做)v22,23,;…、跪下敬拜上帝v26,v52俯伏在地敬拜,v56不眷戀享受。」
四、在「盼望」中等待,享受愛裏的安息v65,67。
「那從田間向我們這邊走過來的人是誰?」 僕人回答:「是我的小主人。」麗百加就用圍巾遮住自己的臉。 66 那僕人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告訴以撒。 67 以撒就帶麗百加進他母親莎拉住過的帳棚,跟她成婚。以撒很愛麗百加,自從他母親死後,這時候才得到安慰。
4.3.2021 復活節分享:
復活的詩歌: 鄭牧師
聖經中所說的復活,不同與希臘人所說的靈魂不滅,或現代的一些神秘宗教所說的心靈復活,而是說身體從死裡復活,有了新的不朽的形體。復活是上帝的大能作為。在舊約聖經中記著一個比喻。讓我們來看創世記這一個比喻:
創世紀22章1-13節:
上帝考驗亞伯拉罕。上帝呼喚他:「亞伯拉罕!」他回答:「我在這裏!」 2 上帝說:「要帶你的兒子,就是你所疼愛的獨子以撒,到摩利亞去,在我將指示你的一座山上,把他當作燒化祭獻給我。」 3 第二天一早,亞伯拉罕劈好獻祭用的木柴,放在驢背上,帶著以撒和兩個僕人,一起往上主指示他的地方去。 4 第三天,亞伯拉罕遠遠地看見那地方。 5 於是他對僕人說:「你們跟驢留在這裏;我帶孩子到那邊敬拜,然後再回到這裏來。」 6 亞伯拉罕叫以撒背上獻祭用的木柴,自己手裏拿著刀和火種。父子兩人走著, 7 以撒叫聲:「爸爸!」 亞伯拉罕回答:「我兒,甚麼事?」 以撒問:「火種和木柴都有了,獻祭的羔羊在哪裏呢?」 8 亞伯拉罕回答:「我兒,獻祭的小羊上帝會親自預備!」兩人又繼續往前走。 9 他們來到上帝指示亞伯拉罕的地方,亞伯拉罕開始建造祭壇,把木柴堆在上面,把自己的兒子綁起來,放在堆著木柴的祭壇上面, 10 然後舉刀要殺兒子。 11 但是上主的天使從天上喊他:「亞伯拉罕!亞伯拉罕!」 他回答:「我在這裏!」 12 天使說:「不要下手,不可傷害孩子!現在我知道你敬畏上帝;因為你沒有把自己的兒子,就是你的獨子,留住不給他。」 13 亞伯拉罕向四周觀看,看見了一隻公羊,兩角纏在樹叢裏。他走過去把牠解下,拿牠代替兒子作燒化祭。
希伯來書11章17到19節:
我們說亞伯拉罕獻以撒是一個比喻,乃是有聖靈的確認:希伯來書11章17到19節:
17 由於信心,亞伯拉罕在上帝考驗他的時候,把兒子以撒獻上,當作祭物。亞伯拉罕乃是領受上帝應許的人,可是他情願把自己的獨子作為祭物獻上。 18 上帝曾對他說:「你要從以撒得到我所應許的子孫。」 19 他認為上帝能夠使以撒從死裏復活。其實,我們也可以說,亞伯拉罕的確曾經把以撒從死裏領了回來。
希伯來書作者受聖靈的感動說,亞伯拉罕有了順服的舉動以後;「他也彷彿從死裏得回他的兒子來。」
「彷彿」這個字就是福音書中通常翻譯為「比喻」的那個字。英文譯本有些就翻譯為:「他在比喻中從死裏得回他的兒子。」把以撒放在祭壇上,就是表明死的比喻;是「行動」的比喻,不是「言語」的,因此他的得救是表明復活。這個象徵的意義是在歷史性動作時就把以撒献上之後發展出來的。這段經文又說,亞伯拉罕相信,神能叫他兒子從死裏復活,從這裡可以看出,神叫亞伯拉罕所献的這個祭是非常偉大的。有趣的是,在整本聖經中除了基督以外,只有以撒被稱為獨生子(創世紀22章2節;希伯來書11章17節)。
信心給亞伯拉罕遵行神命令的力量,甚至是他要殺以撒獻祭。在亞伯拉罕以前,沒有人從死裏復活過;但是這位信心之父相信神的應許,確信既使殺了自己的兒子,神也必叫他再活過來。因此, 以撒被擺在祭壇上,死亡的陰影籠罩了亞伯拉罕和以撒,但藉著神的恩典,亞伯拉罕仍然能夠活生生地得回他的兒子。
在獻祭之前,亞伯拉罕對他的僕人說:「我與童子……就回到你們這裡來。」(創世紀22章5節)。他是憑信心說的這話,這位族長從未懷疑過神的全能,包括:「身體從死裏復活」。
這段記事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比喻,說到神把他自己的獨生兒子献為祭:「他連自己的兒子都不顧惜,給了我們眾人。既然這樣,他不會也把萬物白白地賜給我們嗎? 」。(羅馬書八章32節)後來又從死裏被父接到榮耀裏」(提摩太前書三章16節)。不過在這裡有一點不同的地方是,以撒雖然被他父親獻上,但終究不必死,那隻山羊被扣在樹枝中,成為以撒的代替者,被献在祭壇上;但是基督卻被神所擊打、受苦。神把他的獨生子賜給我們,為我們的罪死了;原來我們應該死,但是基督是那一隻代替的山羊,為我們犧牲了,他為這個失喪世界的一切罪惡而死。
亞伯拉罕献祭這件事還給我們一個功課,就是我們應該預備好遵行神的旨意。保羅要我們知道,真正的服事乃是心靈願意。他說:「因為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哥林多後書8章12節)。為了要遵行神的旨意,亞伯拉罕走了一段漫長的路,心靈也受夠了痛苦的煎熬,從一接到神的命令起,亞伯拉罕就表現出他願意遵行的心;我們卻常常是走了一段漫長順服的路,最後不能走完全程,亞伯拉罕卻不如此,神要他走多遠,他就走多遠。
我們來唱這首詩歌:「領我到骼髏地」
這是在作者威廉.柯克帕特里克(最有名的詩歌是:我今要回家。他的遺作)在默想約翰福音19章17節「耶穌出來,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到了「髑髏岡」(希伯來話叫各各他。) 18 在那裏,他們把他釘在十字架上;他們另外還釘了兩個人,一邊一個,耶穌在中間。」受感動寫出來的詩歌。
從亞伯拉罕献以撒的比喻我們就可以看見耶穌基督的復活。所以十字架上已經不再有基督的身體,我們的十字架上的基督已經從死裏復活了。
查理衛斯理寫了一首詩歌:「基督耶穌今復活」,是在哥林多前書15章20節「然而,事實上基督已經從死裏復活;這是要保證已經死了的人也要復活。」的感動寫下這首詩歌我們一起來唱「基督耶穌今復活」。
啟示錄21章4節說:「神要擦乾他們每一滴眼淚;不再有死亡,也沒有悲傷、哭泣,或痛苦。以往的事都已經過去了。」
主耶穌被交在人手裏,為我們的罪死;上帝使他復活,使我們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
感謝主,並敬拜衪。我們禱告。
享受自由,不用去山上
3.28.2021
作主门徒系列讲道
第三讲 自由得胜的门徒
郑烈红
各位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感谢神再次招聚我们来到祂的面前。今天在分享信息之前,我们先看一段影片。
看到这样的生活方式,大家感到如何?羡慕吗?这个年轻人不愿意去工作,到山上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很是惬意。我发现最近有越来越多人这么做。在美国也有一个类似的做法,赚够钱就提早退休,脱离这个世界的纷纷扰扰,过逍遥自在的生活。多好啊。可是这么作真的就能得到令人向往的自由吗?仔细看刚刚的影片,你会发现他在墙上挂了三幅高僧的画像。他说高僧的画像是精神层面的防护墙,而狗、鹅是外在的防护墙,这说明什么呢?他其实心里还是带有恐惧、感到空虚的。虽然离开了城市、一成不变的工作,不能说他没有休息或得到某种程度的自由,但是长久住下来,他的心灵真的得着了完全的自由吗?而且还这么年轻,他往后的人生呢?就这样住在山里过一辈子吗?相对的,他的妹妹选择留在城市里工作,可是没有半年心里就感到焦虑。是啊。到底人要如何生活,才能过得自由自在,又不失去人生的意义呢?再说提早退休真的好吗?像我爸爸就是一直不想退休,因为他看到他的客户退休后无所事事,人瞬间都老了。似乎一个人无论做什么,无论怎么过生活都还是有些限制。不用说,人生必须要面对的各种挑战、生老病死。想想看那个年轻人住在山里就不会生病吗?不用顾虑家庭需要吗?而且为了能过自由喜乐的生活,难道每个人都要放下一切去到山里吗?
今天的信息是「做主门徒」系列讲道的第三讲。第一讲我们谈到「与主同行的门徒」。第二讲谈到「认定耶稣的门徒」。今天则要谈到第三个主题:「自由得胜的门徒」。请大家跟我一起说:「我是自由得胜的门徒」。每一位基督徒都是主的门徒,主的门徒是有使命的,应当要按着神的心意来过生活。可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也都有需要完成的责任和义务,常常要面对许多挑战和考验。再加上教会服事,哇,有时侯让人觉得很疲惫。这时候该怎么办呢?难道我们也要躲到山里去吗?
其实我们有更好的选择。圣经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也是一本武功秘笈,使我们明白要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主耶稣透过祂的话语,已经教导我们得胜的秘诀了。这个得胜的秘诀是什么呢?让我们透过今天的经文来学习,一起来读使徒行传的第三章1-10节,请。
「 1在下午三点祷告的时辰,彼得和约翰上圣殿去。 2 有一个生来瘸腿的人被人抬来。他们天天把他放在那名叫美门的殿门口,让他好向进殿的人讨饭。 3 他看见彼得和约翰将要进殿,就向他们讨饭。 4 彼得和约翰定睛看着他,彼得说:「你看我们!」 5 那人就留意看着他们,希望从他们得些什么。 6 彼得却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吩咐你行走!」 7 于是拉着他的右手,扶他起来;他的脚和踝骨立刻强壮有力, 8 他一跳就站了起来,并且行走。他连走带跳,赞美 神,同他们进入殿中。 9 群众看见他一边走一边赞美 神; 10 他们一认出他就是那平时坐在圣殿美门口讨饭的,就因所经历的事,满心希奇,惊讶不已。 」
使徒行传 3:1-10 CNV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但每天要努力生活、忙于家计,还要随时面对各种困难与考验,再加上教会服事,作为主的门徒如何活出自由而得胜的生命呢?
(一)遇见耶稣,就能得着盼望
今天的经文里提到了一个历史事件。这个事件发生在五旬节之后,也就是在圣灵大大降临之后。根据利未记二十三章记载,五旬节又称为「七七节」、「收割节」,是庆祝初熟谷物收割的节期。圣灵在五旬节降临,便与基督的复活一同作救恩所结的初熟的果子(罗马书8:23)也就是说如今只要你悔改、信耶稣而受洗,你就成了主的门徒,圣灵就进到你的心里了。这就是圣灵的内住。那么圣灵为何住在门徒心里呢?为的就是要帮助主的门徒,能够读懂圣经、与主相交、过合主心意的生活,并赐下所需要的力量,最终能够完成主耶稣所托付的使命。
我们来读主题经文第1-3节,请。
「 1在下午三点祷告的时辰,彼得和约翰上圣殿去。 2 有一个生来瘸腿的人被人抬来。他们天天把他放在那名叫美门的殿门口,让他好向进殿的人讨饭。 3 他看见彼得和约翰将要进殿,就向他们讨饭。」使徒行传3:1-3
这里具体提到事件的时间点,和合本提到的「申初」,原文是「第九个小时」,其实就是下午三点的意思。这也是圣殿下午献祭的时间。当时的犹太人每天祷告三次:清晨、下午三点和黄昏日落时,早晚各献祭一次。所以这时彼得和约翰上圣殿,就是为了去祷告。
接下来第2节经文提到,「有一个生来瘸腿的人被人抬来。他们天天把他放在那名叫美门的殿门口,让他好向进殿的人讨饭。」
这里「美门」是圣殿的哪一个门呢?其实有不同的说法。但其中以当时的历史学家约瑟夫(Josephus)提到的最为可信。圣殿内院的外墙,一共有十个门,其中九个都镶有金银,只有一个是用哥林多青铜(Corinthian Bronze) 铸造的,在当时这种青铜的价值远远高过金银。所以「美门」应该指的就是这个门。按照律法来说,瘸腿的人是不能进到圣殿里的,所以他只能在外围的「外院」。 (利未记21:17-20)那为什么把这个瘸腿的人放在圣殿的入口处呢?因为按照神的教导,要怜悯穷苦人,所以来圣殿祷告的人,看到这个瘸腿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因着敬虔的心而施舍一些金钱吧。这个时间又恰好是祷告的时间,所以是人潮聚集的时候。
我们来想像一下当时的情形。这个瘸腿的人是生来就瘸腿的,他向着要进到圣殿的人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动作,努力讨生活。看着人来人往,他指望有人发善心,给他一些帮助。每天坐在那里,他心里想什么呢? 「哎呀。今天人怎么这么少。可能生活没着落了。」「哎呀。今天天气不好,可能没人出门了。」「哎呀。这个人怎么这么小气,只给这么多。」偶尔自怨自艾。 「哎呀。我怎么这么可怜,在这里讨饭,如果我的脚能正常走路就好了。」「为什么是我,一定是神不爱我。」「都是我爸妈不好,他们一定做了什么,我才会这样。」或许他看到有钱人,偶尔还会感到羡慕。 「如果我像他一样,就好了。」
就这样,残缺的身体可能使他活的很不开心,时常担忧、恐惧和抱怨。久而久之,连心灵也感到不自由了。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的心自由吗?虽然我们都是四肢健全的人,可是我们活得自由吗?每天上下班,努力的生活,看似顺利,可是会不会环境的一个变化,立刻让我们感到担忧、恐惧或发出抱怨呢?不要说最近一年来大大影响到每一个人生活的疫情。今天工作上的状况、孩子的教育问题、身体的疾病,有时甚至只是家人所说的一句话、所做的一件事,立刻让我们感到生气、担忧、恐惧,有时大大抱怨了。
哎呀。像比尔盖兹多好,他都不用担心,因为有人为他担心,对吗?
当我正在默想这段经文时,突然发现,我虽然四肢健全,生活也没有什么缺乏,可是我怎么也像这个瘸腿的人一样呢?我每天都想,我该怎么分享,日记、心得写什么,有领受就很高兴,没有领受就开始担忧,甚至还没有写就开始想,哇,这个经文有什么好写的啊。不就跟这个瘸腿的人一样吗?好像我每天都在跟神讨饭一般,这样的生活很可怜耶。
仔细想想,原来每一个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人,无论倚靠自己或倚靠人,都是不可能得到自由的,从人类的祖先亚当犯罪、离开神,他必须辛劳耕种才有饭吃,人就大大失去自由了。因为收成不好而恐惧担忧,因为罪恶而被剥夺平安。就算自己不做坏事,也不得不受到影响,常常要防备人、害怕受骗上当、担心被伤害,常常要为着孩子、家计操心,或者身体的状况而感到软弱,也是很辛苦的了。
其实我们的心灵或多或少都处在一个不自由的状态里。
在这样的一个残缺而罪恶的世界里生活久了,会不会我们早已忘记有一位神是爱我们的,祂必要供应照顾我们呢? 如今成为神的儿女,我们还是担忧、恐惧和抱怨的话,那跟过去的生活是几乎没有两样的。
可是这个世界的问题这么多,我们也无法控制自己,那该怎么办?
没有关系,我们有主耶稣。就像这个瘸腿的人一样,人来人往,日复一日,我们指望老板发薪水,我们期待被家人疼爱、敬重,我们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希望靠着自己的努力来得到成就,我们看环境、看人、看自己过生活,但是我们是否看见了耶稣?
当这个瘸腿的人看见彼得和约翰,他的一生改变了。同样的,因着看见耶稣,我们的一生就要改变了。什么叫作要看见耶稣? 「看见耶稣」的意思就是,我们要记得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有耶稣啊。当我们随时都记得耶稣与我们同在,我们的生命必定要改变了。因为耶稣就是生命的盼望。只要看见了耶稣就得着了盼望。
主耶稣说「我把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使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患难,但你们放心,我已经胜了这世界。」
约翰福音 16:33 CNV
耶稣是掌管一切的神、宇宙的主宰。每一天生活中,我们必要因为看见耶稣、记得耶稣与我们同在而得平安,自然就生出盼望了。这盼望使我们得着真自由,并且活出得胜的生命。
紧接着,我们来看第二个秘诀。在忙碌而充满挑战的生活中,作为主的门徒如何活出自由而得胜的生命呢?
(二)仰望耶稣,就拥有自由
让我们一同来读今天的经文第4-8节,请。 「4 彼得和约翰定睛看着他,彼得说:『你看我们!』 5 那人就留意看着他们,希望从他们得些什么。 6 彼得却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吩咐你行走!』 7 于是拉着他的右手,扶他起来;他的脚和踝骨立刻强壮有力, 8 他一跳就站了起来,并且行走。他连走带跳,赞美神,同他们进入殿中。」
使徒行传 3:4-8 CNV
彼得和约翰看着这个瘸腿的人,并要他看着他们。大家知道吗?其实我们的主时常看着我们的。祂熟悉我们的一举一动,祂爱我们,也愿意帮助我们脱离所有的困境,很多时候也早已预备好要陪伴我们面对。就像一个父亲以有力的手温柔的牵着孩子,小孩子还没跌倒,就准备要扶他了。可是我们却不知道,常常迷迷糊糊,不专注看着祂,老是看着眼前的环境与人事物。哇,前面有只大黑狗好可怕啊。有没有?所以困难一来,挑战一来,我们不是牢牢抓着神的手,躲到神的后面,而是一下子我们就放开,于是跌倒了。
彼得对着这个瘸腿的人说什么呢?
「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吩咐你行走!」
主耶稣知道我们的需要,使徒彼得要给这个瘸腿的人的帮助,远远超越一口饭。就像刚刚提到的美门,虽然是唯一没有镶着金银的门,却是最有价值的门。象征着主耶稣要给我们的总是最好的,最合适的。祂不仅有能力医治、恢复我们,供应我们生活的需要,还能够帮助我们活出完全自由得胜的生活。
重点是我们是否一直注视着祂?
今天的经文告诉我们这个瘸腿的人得医治了,他好高兴,又跑又跳赞美神,哇,就像我们读了神的话语、来教会敬拜主,和弟兄在一起,重新得力了,好开心的赞美主,可是明天突然一件事发生,我们的心立刻往下沉。
经文只告诉我们他得医治了,可是没有告诉我们他之后怎么样啊。或许他找不到工作?或者被人找麻烦?娶不到老婆?或者又生了病呢?
所以真正能不断得胜的秘诀是什么?就是一直注视着耶稣,仰望着耶稣,不要转移目光!因为人只要一看环境,就下沉了。一看人,就失望了。一看自己,常常就软弱了。
当然人难免软弱,但是只要注视着耶稣,它就不会是一个不好的、沉沦的状态,而是一个持续倚靠主的状态。
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十一章提到,他为了传福音经历需许多苦难。
「24 我被犹太人打过五次,每次四十下减去一下, 25 被棍打过三次,被石头打过一次,三次遇着船坏,在深海里飘了一昼一夜; 26 多次行远路,遇着江河的危险、强盗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族的危险、城中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上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 27 劳碌辛苦,多次不得睡觉,又饥又渴,多次缺粮,赤身挨冷。 28 除了这些外面的事,还有为各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的身上。 29 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陷在罪里,我不焦急呢?」
他怎么办? 逃跑吗?
后来保罗又提到自己因为身上的疾病而感到软弱,可是他有没有因此担忧或抱怨呢? 他怎么说?
「9 他(主)却对我说:『我的恩典是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让基督的能力临到我的身上。」
哥林多后书 12:9 CNV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叫我们一直待在软弱里面就好,什么都不要做,反正一直软弱下去,主的力量就会临到。而是说虽然在软弱里面,并不会因此减少对神的信心,倒是因为专心仰望主、倚靠主,得着了从主而来的力量,活出了得胜的生命,因此他并不害怕软弱。
那么具体来说,要如何仰望耶稣呢?时刻与主同行,时刻呼求主的名。就像彼得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祷告,结果医治了这个瘸腿的人。我们也要随时呼求主耶稣的名,祂的名大有能力,而且每次专注的呼求,就与主连结上了,不断做的话,便能渐渐感受到圣灵的能力。我们的心得蒙保守,在主里面平静安稳,不容易被其他事物影响。
举例来说,根据经验,我们知道一旦跟这个人谈重要话题,可能免不了吵架,我们就要事先祷告,然后一边谈话,一边在心中呼求主名。或者,当我们知道这个工作很困难,一边做的时候就一边呼求主,求主加给我们智慧。
弟兄姊妹,身为基督徒、主的门徒,我们与一般人相同,都要面对这个世界的各种磨难,包括天然灾害、劳碌的生活、疾病以及各种纷争。但是不一样的是,我们持续仰望耶稣,就得着得胜的力量,并且能活出完全自由的生命!
接下来我们要看第三个秘诀。
(三)信靠耶稣,就得着了完胜的生命,必能照亮世界
这个标题提到「完胜」,意思就是完全的得胜。真的吗?信靠耶稣有这么厉害吗?
我要跟大家举一个例子。
有一个人名叫乔治穆勒( George Müller),他生于1805年9月27日,在1898年3月10日过世。
他的一生将近九十三年,约有五万次的祷告,一一清楚的得到神的应允。
他的一生投入宣教以及照顾孤儿,并且被世人公认为「祷告之父」。
他在年轻的时候,非常放荡,时常犯罪。
但后来悔改了,并且下了决心,要用信心来信靠和跟随神。
在他从神学院毕业到英国传福音时,被神感动要做照顾孤儿的工作。
一开始只有几个,后来渐渐扩大照顾的范围,结果建立了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孤儿院。
在他离世前,共照顾了约15万名孤儿,使他们得着上帝的慈爱和救恩。
过程中困难重重,常常都很缺钱。那他怎么不灰心呢? 就是因为不断仰望主,信靠主的缘故。
他在为主做工的时候,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从来不向人募款,也不会告诉人他的需要。他只向天父祷告。
就这样,收养孤儿的人数越来越多。 1836年他在英国海港布里斯托(Bristol)租下房子开始作工,之后陆续创办了五所孤儿院,先后养育了将近10000名孤儿。
工程愈大,信心的试炼也愈大,当孤儿院在急需之时,慕勒单单仰望神的供应。
他作见证说:有一晚负责伙食的弟兄忧心地告诉他说,明天的早上没有一点食物可吃。慕勒就请这位弟兄和他一起跪下祷告。隔天早晨虽然没有早餐,他仍然吩咐人将所有的餐具摆好,孩子们都一一就坐,并且傻傻的看着院长,因为慕勒对着空空的杯盘作了谢饭祷告。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有一家面包店由于附近的工厂临时大罢工,老板不晓得如何处理这些已经做好的面包,就差人整车送了过来。
不久,又有人按门铃,有辆满载鲜奶的车子,正巧在孤儿院附近抛锚,一直都修不好,老板决定将一车牛奶送给孤儿院,免得坏掉。
维持这些孤儿院的经费,总计六十年来,包括各项开支在内,高达一百五十多万英磅,完全靠信心仰望神得来的。
100多年前150万英镑有多少呢?换算成现在的货币,少说也有好几亿元!六十年来,神虽然考验穆勒的信心,可是祂从来没有让穆勒失望过!
弟兄姊妹,不是神不能,只是我们没有常常仰望祂,专注倚靠祂罢了。相信过去神能如此回应穆勒,祂今天也照样能回应我们,不只满足个人的需要,并且完全能供应教会一切的需要!
再想想看,当人们看见我们不论遇到什么状况都能不担忧、恐惧或抱怨,又看见神不断回应我们的祷告时,他们是不是同时也看见了神的荣耀呢? 就像今天的经文第9-10节提到的,当那些人看到一个生来瘸腿的人,竟然站起来又走又跳,他们怎能不感到惊讶?
做孩子的看见本来很容易大惊小怪的,动不动就生气的父母亲,今天竟然能好好听他们说话,怎会不感到讶异。做丈夫的,看到妻子不再板着脸,总是能温柔体贴的待他,怎会不感到惊奇。家人之间是如此,职场上不也一样吗?
弟兄姊妹,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学习随时「看见耶稣」,「仰望耶稣」并且「信靠耶稣」。当我们愿意这么做的时候,不仅能够活出充满盼望、自由得胜的生命。而且我们便能确实做那光明之子,去照亮身旁的每一个人,使世人看见真神的荣耀!
3.20.2021
家庭生活的禱告 鄭牧師
今天我們要從創世紀這三章,來看三則家庭生活的故事,這是神介入亞伯拉罕的家庭生活,對於他家中每一件事,都是本著恩慈來回應和帶領他。我們的家庭生活也要學習用禱告來求神做主,這樣我們就能在神的恩慈裏建立家庭。
一、生命和產業都屬上主的:
創十五章1-6
這事以後,亞伯蘭在異象中聽見上主對他說:「亞伯蘭,不要怕!我要保護你,給你極大的獎賞。」 2 但是亞伯蘭回答:「至高的上主啊!我既然沒有兒子,你給我獎賞有甚麼用呢?我惟一的繼承人是大馬士革人以利以謝。3 你沒有給我兒子,因此,在我家裏出生的一個奴僕要繼承我的產業。」4 接著,他又聽見上主對他說:「奴僕以利以謝不會是你的繼承人;只有你親生的兒子才是你的繼承人。」 5 於是上帝帶他到外面,對他說:「你望一望天空,數一數星星;你的後代要跟星星一樣多。」 6 亞伯蘭信上主,上主就認他為義人。
從創世紀12章寫出,上主對亞伯拉罕說你要離開故鄉、親族,和你父親的家,到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我要使你多子多孫;一直到亞伯拉罕一百歲,神賜給他一個兒子以撒,這期間有25年之久。亞伯拉罕在75歲時神再一次直接面對面的和他談話,並且繼續向亞伯拉罕承諾神對他的應許。
創世紀15章,神和亞伯拉罕立約再一次應許要賜給他極大的獎賞,亞伯拉罕希望能有親生的兒子來領受這一份獎賞,否則他的管家,大馬色人以利以解就要承受他的家業。上主要賜個兒子的應許雖然重新提起來,但是還沒有成就,這期間神保守了亞伯拉罕與神之間的信心。15章六節說:亞伯拉罕信上主,上主就認他為義人。這裡說的「相信」這兩個字,希伯萊文的意思是Amended,也就是「阿門」的意思,亞伯拉罕確實是向神表達了「阿門」。我們的禱告都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門。在這裏告訴我們亞伯拉罕知道,神的延遲不是意味著神不成就。不知過了多少年了,他接受神給他的應許,順服神,讓神帶領往新的地方去,他的信心越來越加強的時候。神就更具體的告訴亞伯拉罕,只有你親生的兒子才是你的繼承人。我們從亞伯拉罕和神的對話中所學到的功課是,神所應許的,他必成就;照著他預定的時間來成就,我們所需要的是說「阿門」的信心。我們不可以只是空等待,還需要警醒的守望,在盼望的門前靠著祈禱並且歌唱讚美神,把我們信心的手放在門把上,等候神允許的時間來到,我們就打開了恩典的大門,神的恩典就滿滿的賜下來。若是不能等候神的應許,靠人的方法要完成神的計劃,也就是對神失去了信心,那就是災難的開始。
二、失去對神的信心,家家就會多出一本難唸的經,讓人不知從何唸起:
創十六章7-15
亞伯蘭的妻子莎萊沒有替他生兒女。莎萊有一個女奴叫夏甲,是埃及人。 2 莎萊對亞伯蘭說:「上主使我不能生育。請你跟我的女奴同房吧!也許她能替我生一個兒子。」亞伯蘭同意莎萊的話。 3 莎萊就把夏甲交給亞伯蘭為妾;這件事是亞伯蘭在迦南住了十年後發生的。 4 亞伯蘭跟夏甲同房,她懷了孕。她一發覺自己懷孕,就驕傲起來,瞧不起莎萊。 5 莎萊向亞伯蘭埋怨:「都是你不對,那丫頭才敢瞧不起我( 「都是你……瞧不起我」或譯「願你因我被瞧不起受罰」。)。我把她交給你;她知道自己有孕,就瞧不起我。願上主在你我間主持公道。」 6 亞伯蘭回答:「好吧,她是你的女奴,在你手中,你可以隨意待她!」於是莎萊虐待夏甲,她受不了就逃走。7 上主的天使在曠野,在通往書珥路上的一個水泉旁邊遇見夏甲, 8 對她說:「莎萊的女奴夏甲呀,你從哪裏來?往哪裏去?」 她回答:「我從女主人莎萊那裏逃出來。」 9 上主的天使說:「你要回到女主人那裏去,順從她。」10 天使又說:「我要使你的子孫眾多,沒有人能數算得出。 11 你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取名以實瑪利( 「以實瑪利」意思是「上帝垂聽」。),因為上主聽到你訴苦。 12 你兒子將像一頭野驢,處處敵對人;人也要敵對他。他要跟親族隔離,獨自生活。」 13 於是,夏甲自問:「我真的見到那看顧我的上帝而還存活來述說這件事嗎?」於是她稱那向她說話的上主為「看顧的上帝」。 14 因此,人家叫那口井庇耳‧拉海‧萊( 「庇耳‧拉海‧萊」意思是「看顧我的永生者之井」。);這口井在加低斯和巴列中間。15 夏甲給亞伯蘭生了一個兒子;亞伯蘭給他取名以實瑪利。
第16章講到在難關時的禱告:
亞伯拉罕對亞伯拉罕的使女夏甲在緊急時,只能從心底無聲的呼求上主,他 因主母沙拉苦待他,說苦毒的話,於是夏甲沮喪、傷心又孤單地逃到曠野。這一章短短的卻充滿使人可以聯想的故事,是傳出許多家庭的境況,在這種處境的人,連用話語或文字都無法把心靈深處的苦悶䆁放出來,神卻知道人心最深刻的呼求。
我們可能看出或者感覺一個人的苦情,但只有神能聽人無聲的苦情。如果禱告的時候因著苦痛以至於語言不能表達,就可以用無聲的嘆息向神呼求。夏甲無處容身的缺乏成了他的祈禱,神並且到曠野去看他。在人看來,他似乎難以回到家裡,可是由於順從,夏甲再一次找到了安息地和將來的喜樂。艱苦的際遇產生了聖經中的名句:「神啊,求你看我!」很可能夏甲在遇見神以前,他還不認識神否則必不會感到精神心靈如此痛苦。若我們的目標是神自己,當我們確信「上主會聽到我的苦情。」,這樣立信心將成為我們生命中最大的安慰,有上主同行,任何困難的旅程都成為豐富的祝福。
夏甲因為神的應許而得到了安慰(16:10,11),神應許給夏甲的孩子果然來了,後來也成了一個大家族的祖先。卑微的使女壓傷的心靈得到安慰,他深知神的應許能使人得安慰,如同神的懲罰是可怕的一樣。夏甲心中的禱告是沒有語言的,只充滿著承認他自己的缺乏,神卻以極豐富的方法回答他。這對我們也是一樣,我們的需要就是把我們的缺乏帶到神的面前,神必垂聽並用恩典來回答,我們將飲於那口井庇耳‧拉海‧萊( 「庇耳‧拉海‧萊」意思是「看顧我的永生者之井」。)。
三、禱告是謙卑的與神同行:
聖經說亞伯拉罕是神的朋友,因為他和永生神之間存有親密熟悉的關係。
雅各書2:23聖經上說:「亞伯拉罕信上帝,因他的信,上帝認他為義人。」這話實現了;他稱為上帝的朋友。
創十七章1-4,18-20,23
亞伯蘭九十九歲的時候,上主向他顯現,說:「我是全能的上帝。你要服從我,要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 2 我要與你立約,使你有許多子孫。」 3 亞伯蘭俯伏在地上;上帝又對他說:4 「我與你立的約是這樣:你要作許多民族的祖宗。…18 他向上帝說:「就讓以實瑪利作我的繼承人吧!」但是上帝說:「不!你的妻子莎拉一定要為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取名以撒( 「以撒」意思是「他笑著」。)。我要向他以及他的子子孫孫堅守我的約;這是永遠的約。 20 至於以實瑪利,我也聽了你的要求。我要賜福給他,使他子孫繁多,代代相傳。 23 就在那一天,亞伯拉罕遵照上帝的命令,給他兒子以實瑪利和家裏所有的男子,包括那些在家裏出生的和買來的奴隸,都施行割禮。
我們看到從創世紀17章摘錄出來的這段經文:特別是在第三節:「亞伯拉罕俯伏在地上;神又對他說話:」亞伯拉罕得到特權,可以見到神的顯現,這使得他對神更加敬虔。他向神禱告的時候靈魂緊緊的貼著地,這是一個謙卑、懇求、有信心的屬靈長輩,要從滿有恩典、聽人祈禱的神那裡得到立刻的回應,他的家庭生活就充滿神帶領的軌跡,使一時的過失,也因為神的憐憫成為祝福:18節他向上帝說:「就讓以實瑪利作我的繼承人吧!」但是上帝說:「不!你的妻子莎拉一定要為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取名以撒( 「以撒」意思是「他笑著」。)。20節: 20 至於以實瑪利,我也聽了你的要求。我要賜福給他,使他子孫繁多,代代相傳。
亞伯拉罕家庭生活的禱告的例子,就像是一個燈塔,引領我們進入神的愛裏,只要我們的禱告背後不是存著我們自私的願望,而是順服神的旨意。神就聽我們為家庭、兒女和產業所做的一切禱告。
阿門
3.14.2021
建築祭壇與神同行 鄭更榮
上主日開始講主教我們的主禱文,接下來我想從舊約裡面屬靈偉人的禱告來分享古時候的屬靈偉人多麼的能夠通達神的面前。他們在環境的逼迫之下,不得不向上仰望的時候,他們就以堅定不移的信心舉目仰望創造全地的神。這些屬靈聖者們常常都是坦然無懼地來到神的面前,更因為神聽了他們的禱告,使他們對上主更敬畏,更敬虔。
禱告對於列祖和先知們來說,就是他們內心真誠情感的流露。當他們被危險、逼迫、痛苦、貧乏所圍困的時候,他們自然就到神面前和神談話,他們相信神必能拯救他們脫離一切的困難。這就是我們要效法的 信心。當然以前的人不曾研究禱告的哲理,更不曾分析禱告的範例,但是他們卻是得著了禱告的精粹,深刻的領受到禱告的能力。好像我們現在在思想神的話語的時候我們會得到真理的光照;他們也藉著禱告得到一把解開屬天能力的鑰匙,可以隨時用禱告支取儲存在天上的屬靈大能。
人類什麼時候開始呼求神呢?最起初又怎樣接觸神?被造物和創造主之間第一句交通的話是什麼呢?
創世紀四章26節:塞特生了一個兒子,取名以挪士。那時候,人開始求告「耶和華」的名。
雖然有些聖經學者認為這一節經文是聖經裡首次提到禱告的經文。但是,我們可以從神和亞當對話中,看出始祖們能很自然地、本能地大聲呼求主。人的這一本能,和人須要上主住在我們的心靈裏才得到安息是,是上主創造時在人生命裏定的原則。「造物主把禱告的渴慕放在人的本能裡面。」世人和神的關係之中所顯出來的事實。
創世記第三章我們可以看出亞當已經明白了要恢復和神的關係必須回到下面的幾個前題:
一、神是高高在上的上主,我們必須俯伏在為我們受咒詛,受審判的地面上來謙卑地認錯、求赦免。
二、我們尋求赦免時,必須以眼淚來澆灌地土。
三、我們的生活必須用嘆息來承受環境一切的變化。
這是每個人在回轉歸向神的屬靈操練上,必要遵循的禱告原則。
這樣創世記四章26節那裡說:「那時候人才求告耶和華的名。」所寫的是亞當夏娃所生下來屬於神的後裔們,已經進一步發現了人類靈魂最深處要親近神的本能,要學習和神和好,和神交流,那份奧秘神放在人心靈裡面禱告、祈求的渴慕。
我們來看看先祖他們在祈禱和在屬靈生活裡面的長進的記載:
創世紀五章21到24:以諾六十五歲時生了一個兒子,名叫瑪土撒拉。這以後,以諾跟上帝有密切的交往,他又活了三百年,並且生男育女。他在世享壽三百六十五歲,一生跟上帝有密切的交往,上帝把他接去,他就不見了。
希伯來書11章5,6:由於信心,以諾得以不死。他被提升到上帝那裏去,沒有人能找到他,因為上帝接了他去。聖經上說,他被提升以前已經得到了上帝的歡心。人沒有信心就不能得到上帝的歡心。凡是到上帝面前來的人都必須信上帝的存在,而且信他要報賞尋求他的人。
上面經文很簡短地成為以諾的傳記,把他與神同行的內容介紹給我們。阿摩司先知曾經問一個問題:「兩人若不同心,豈能同行呢?」這樣聖經雖然沒有記載這一屬靈偉人的禱告,但是特別描寫神是他同行的同伴,以諾一定保持與神不斷地交通,直到心思意念都和神相通。挪亞也是與神同行的人(創世記6:9)。
這兩位是洪水前的聖徒,他們與神真的是經歷了何等神聖的契合。聖經裡重複地提到以諾與神同行,因為他是學習長進的聖徒。 從詞義上來看「同行」表示不停的長進,而且屬靈的長進是需要不停的和神有交通。希伯來文的「行走」的詞義是「繼續不斷,而成了習慣」。這就讓我們知道這位古時候的屬靈偉人它有不停的和神交通的習慣。他們在那個敗壞時代的社會生活裡,以諾和挪亞都不停的和神交通,得到神的喜悅。
洪水之後第一位被記在聖經上的聖徒就是亞伯蘭
創世紀12章1,4-9:1上主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故鄉、親族,和你父親的家,到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4亞伯蘭七十五歲的時候,遵照上主的指示離開哈蘭;羅得也跟他去。亞伯蘭帶妻子莎萊、姪兒羅得,以及他們在哈蘭擁有的財物和所有的奴隸向迦南出發。 他們到迦南,摩利的聖樹附近。上主向亞伯蘭顯現,亞伯蘭在那裏為向他顯現的上主建了一座祭壇。後來,他向南遷,來到伯特利城東邊的山區,他在那裏紮了營,又建了一座祭壇,敬拜上主。
13:4:他回到伯特利和艾之間,就是他從前紮過營、 4 建了祭壇的地方;他就在那裏敬拜上主。
亞伯蘭收拾帳棚,遷到希伯崙,在幔利的聖樹附近住下來;他在那裏為上主建造了一座祭壇。
從上面的記載,我們知道亞伯拉罕向神敬拜、與神交通,神對他的應許就臨到他了,也是因為他求告神,神揀選的祝福就在這一個家庭成就了。
亞伯蘭後來被神改名為亞伯拉罕,亞伯拉罕被以色列人稱為「希伯來英雄生活的源頭。」他是一個建築祭壇的人,甚至於還沒求告耶和華的名以前他就建築祭壇了。我們可以從聖經上看到,無論他在哪裡立了帳篷,就有祭壇,是用來禱告的祭壇。
祭壇的意思是「屠宰地」,藉著献祭指出一個事實,那就是:人因為救贖主寶血的遮蓋,才有通路到神面前。亞伯拉罕為了完成神呼的任務,亞伯拉罕必須時時藉献祭求赦免、得到引導、接受安慰、獲得力量、得到鼓勵和智慧,所以他到神的面前去祈求。他知道神的名是堅固的磐石,充滿著他所要的信實、恩慈和全能。
祭壇同樣指出。獻祭就是祈禱和敬拜同時進行。人若要接近神,可以藉由獻給神的禮物和對神說話雙方實現交談。尋求神的人必須向神獻祭。
在這個恩典的時代,我們能接近神,是因為主耶穌成為我們的祭壇,又把自己獻為祭物了
(來10:19)弟兄姊妹們,我們藉著耶穌的死可以坦然無懼地進到至聖所。
(來13:12)耶穌死在城外,為要用自己的血去潔淨人的罪。
創世紀前面幾章的記載裡面,神的命令和神的應許頒佈下來,人不能多說什麼,只有遵命完成神的命令,相信接受神的應許。神對人說的話比人對神說的話還要多。這樣比較下來,我們在祈禱的時候,也要學習有更多的時間安靜等候神的聲音呢?我們知道神要對我們的心講話。
願神施恩,使我們在祈禱時增進聽得能力。
從亞伯拉罕的献祭、祈禱的生活,我們可以得到至少兩個啟示:
一、所有屬神的人都應該是祈禱的人。基督徒自然是祈禱的人,祈禱必須是 像人的呼吸一樣重要。
二、人若要在神的面前行為正直,不受世界的影響,必須一直生活在敬拜和禱告的氣氛中。學習亞伯拉罕的建築祭壇,隨時保持和神交談,向神献祭。
3.7.2021
在主禱文的範圍內讓禱告奔馳馳 鄭牧師
聖經寫的「主禱文」是主耶穌教導我們的禱告文,我們也經常用他來向上主禱告和敬拜,上主就給我們心靈的安慰,使我們感受到上主的同在,也得到上主賜的信心和力量。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很多實際的問題不能解決,比如人際關係的問題,工作難處的問題,家庭婚姻等等問題,這時我們若單純背誦主禱文就像是守規條、守儀式,解決不了這些難處。那當我們臨到實際問題需要上主開啓引導我們時,我們該如何禱告才能獲得上主的回應與帶領呢?
這時我們必須用「耶穌教我們的方式禱告」,將使我們無論在什麽環境中,都可以遠離塵世的紛亂和俗念,與天國元首—耶和華上帝親密互動。
讀經:
馬太福音6:5-14
「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偽善的人,喜歡在會堂裏或十字路口站著禱告,故意讓別人看見。我告訴你們,他們這樣做已經得了所能得到的報償。6 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室,關上門,向在隱密中的天父禱告。那位看得見你在隱密中做事的天父一定會獎賞你。 7 「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異教徒那樣重複沒有意義的話。他們以為只要長篇大論,上帝就會垂聽。 8 不可像他們那樣。在你們祈求以前,你們的天父已經知道你們所需要的。
9 因此,你們要這樣禱告:
我們在天上的父親:
願人都尊崇你的聖名;
10 願你在世上掌權;
願你的旨意實現在地上,
如同實現在天上。
11 賜給我們今天所需的 (或譯「明天所需的」。) 飲食。
12 饒恕我們對你的虧負,
正如我們饒恕了虧負我們的人。
13 不要讓我們遭受承擔不起的考驗;
要救我們脫離那邪惡者的手。 (有些較晚的抄本有「因為國度、權柄、榮耀都屬於你,直到永遠。阿們。」)
14 你們若饒恕別人的過錯,你們的天父也會饒恕你們; 15 你們若不饒恕別人的過錯,你們的天父也不會饒恕你們的過錯。」
在教主禱文之前,主耶穌說了禱告的重要原則:
1. 禱告是聖靈感動的工作,不是寫文章,所以要進你的內室(隠密處),關上心門,向在隱密中的天父禱告。那位看得見你在隱密中做事的天父一定會獎賞你。
出埃及記30章說:
30:31 你要告訴以色列人民:『世世代代,你們要在敬拜我時,用這聖油。 32 不可把聖油倒在常人身上,也不可應用同一處方配製同樣的油。這油是聖的;你們必須以它為聖物。 33 若有人配製同樣的油,或用這油來塗抹祭司以外的任何人,他必須從我的子民中除名。」
在舊約神吩咐摩西造會幕時,就用塗抹聖油
來預表聖靈與人同在才能事奉上主。也用至聖所的香來預表在隠密處禱告:
2.禱告是自然的私下和神相會:
出埃及記30: 34 上主對摩西說:「要拿下列各樣芬芳的香料:蘇合香、香螺、白松香,和純乳香,分量相等, 35 用調製香水的方法配製。再加上鹽,使它純潔聖化。 36 要拿一部分搗成粉末,帶到我的帳幕,撒在約櫃前─就是我與你們相會的地方。這香是至聖之物。 37 不可用同一處方為自己配製同樣的香;它是獻給我的聖物。 38 若有人配製這種香,自己享用,他必須從我的子民中除名。」
重點是: 它是獻給我的聖物。
現在我們來深入思想耶穌教的禱告:
一、我們在天上的父親:
主禱文第一句,耶穌教會們完全和異教劃清界線,主教導門徒要稱上帝為「在天上的父」,基督信仰的人與神的關係就是這種非常特殊的關係!
異教徒不稱信仰的對象為「父」,但耶穌要天國子民把思想重新調整正確,放在跟上帝的關係上,準確定位「上帝是我們的父,我們是祂的兒女」,牢牢的記住我們跟上帝之間「聖約」的關係,這樣才能有對上帝的正確態度。所以,禱告並不是來到上帝面前,不斷求取心中想要的東西。而是一種親密的互動,在地上我們怎樣愛我們的父親,就應該怎樣渴慕天父上帝。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些親子關係衝突嚴重,不少人跟父親的關係破裂。但人人內心深處都存著對父親的深切渴望。希望父親神情愉快,健康,盼望父親對自己感到滿意。並且父親對自己的肯定,不是因為自己有什麼特殊成就,而是單單因為我們是父親的孩子。這份深切渴望,根源就是來自上帝的創造設計,創世記1:26 上帝說:「我們來創造人,他們要跟我們相似,跟我們相像(希伯來文古譯本)」。讓他們管理魚類、鳥類,一切牲畜和全世界」。(希伯來文古譯本)」 27 於是上帝造了人,使他們跟自己相似。
因此,人類內心世界的另一份渴求—就是想與天父回復神聖美好的互動關係。就像詩篇卅七篇4節「以耶和華為樂」,就成為人性裡最深層的快樂,其實是受造盼望與造物者之間沒有隔閡,好像重回伊甸園,在造物主裡找到真實的自我與生命的意義。
所以正確的禱告一開始,就是對於我們和神之間,有正確的關係
二、願人都尊崇你的聖名;
耶穌教導禱告第二句要說「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這個概念一直是猶太禱告的核心價值。意思就是聖化、聖潔、人人都成為見證你聖潔的見證人。基本意義是神聖的上主應受尊敬,不該損害,或褻瀆。
因此,當祈禱者說出「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就得向內思索自己是否尊神的名為聖?是否損害、褻瀆了上帝的名?身為天國的見證人,一整天的言行舉止是否失當,而讓旁人產生驚嚇與厭惡?也可以反過來正面地思考,那就是有沒有積極活出豐盛的生命,讓周遭的人喜悅、驚嘆,經歷上帝的名是聖的,讓上帝的名在全地被稱頌。
上帝的聖名在聖經上被讚美、尊崇的例子無可計數,然而特別有罙入影響的聖名是:「上主是預備我們須要的主」、「上主是為我們爭戰的主」、「上主是牧養我們一生的主」:我們看看這三處經文:
創22:上帝命令亞伯拉罕獻以撒
22:5第三天,亞伯拉罕遠遠地看見那地方。 於是他對僕人說:「你們跟驢留在這裏;我帶孩子到那邊敬拜,然後再回到這裏來。」 6 亞伯拉罕叫以撒背上獻祭用的木柴,自己手裏拿著刀和火種。父子兩人走著, 7 以撒叫聲:「爸爸!」 亞伯拉罕回答:「我兒,甚麼事?」 以撒問:「火種和木柴都有了,獻祭的羔羊在哪裏呢?」 8 亞伯拉罕回答:「我兒,獻祭的小羊上帝會親自預備!」兩人又繼續往前走。 9 他們來到上帝指示亞伯拉罕的地方,亞伯拉罕開始建造祭壇,把木柴堆在上面,把自己的兒子綁起來,放在堆著木柴的祭壇上面, 10 然後舉刀要殺兒子。 11 但是上主的天使從天上喊他:「亞伯拉罕!亞伯拉罕!」 他回答:「我在這裏!」 12 天使說:「不要下手,不可傷害孩子!現在我知道你敬畏上帝;因為你沒有把自己的兒子,就是你的獨子,留住不給他。」 13 亞伯拉罕向四周觀看,看見了一隻公羊,兩角纏在樹叢裏。他走過去把牠解下,拿牠代替兒子作燒化祭。 14 於是亞伯拉罕稱那地方為「耶和華以勒( 「耶和華以勒」意思是「上主會預備」或「上主會看顧」。)」;到今天人家還說:「在上主的山上,他會預備( 「預備」或譯「看顧」。)。」
我們也要祈求上主為我們預備敬拜的地方,記住「耶和華以勒」。上主是預備我們須要的主。
出17:8-16以色列人和亞瑪力人作戰
8 亞馬力人到利非訂攻擊以色列人。 9 摩西對約書亞說:「你去挑選一些人,準備明天跟亞馬力人作戰。明天我要站在山頂上,手裏拿著上帝吩咐我帶的杖。」 10 約書亞照摩西所吩咐的,出去跟亞馬力人打仗,而摩西、亞倫,和戶珥到山頂觀戰。 11 只要摩西舉起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他手一放下,亞馬力人就得勝。 12 摩西的手酸了,亞倫和戶珥搬來一塊石頭,讓他坐在上面;兩人站在他旁邊扶著他的手,直到日落的時候。 13 這樣,約書亞殲滅了亞馬力人。 14 於是,上主對摩西說:「把這次得勝的事蹟記錄下來,使後代不會忘記。告訴約書亞,我要完全毀滅亞馬力人。」15 摩西建造了一座祭壇,稱它「上主是我的旗幟」。 16 他說:「高舉上主的旗幟!上主世世代代要和亞馬力人作戰。」
「上主是為我們爭戰的主」、
詩23上主是我的牧者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一無缺乏。
我們知道「上主是牧養我們一生的主」
我們若在上主的供應,上主保護和上主的帶領一生方面失去對上主的信心,就不能成為上主的名的見證人。就沒有尊上主的名為聖了。「尊上主的名為聖」是我們的信仰是我們做兒女的職份。
第三句:
願你在世上掌權;(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實現在地上,
如同實現在天上。
上帝是唯一,我們也要跟祂合而為一,那是所有受造最深的渴望,想跟三位一體的祂合而為一。上主的兒女跟天父攜手同心,成就上主的工,讓這個受苦、與上主隔絕的世界,回到祂裡面,即為「願你在世上掌權;願你的旨意實現在地上,如同實現在天上。」基督徒應該要熱愛追求神的誡命,並不是因為遵循誡命,為了能得救。而是,只要去行,哪怕是最小的誡命—上主最小的旨意,就能使上主天國的公義落實在地上,便能為這受傷的世界帶來醫治、重建與修復,使破碎的人生命獲得整全。
然而,人雖有上帝榮耀形象,卻同時又具有一種把自己推離真理的自我毀滅趨勢(「原罪」),遵循、施行誡命實在不易,尤其有時外在環境黑暗,脅迫、誘惑我們向罪屈服就範。但,耶穌來,解決這個問題,祂的名字就是「拯救屬於他的人,脫離罪惡綑綁」。基督徒因信耶穌,即便遭遇黑暗籠罩,因有耶穌幫助勝過軟弱,於是將眼光定睛在上主兒女永恆的尊貴身分上,有能力活出上主所喜悅的生命。
第六句「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也是在上主的名是聖的,讓上主的名在全地被稱頌的思維下,祈求上主保守我們不要使上主的聖名受損。真正要害怕的是,如果侵犯、破壞了神的指示或誡命,就在玷汙上主的聖名這事上有罪。
而不是「害怕神怒」,害怕神的怒火或審判是異教的思維,異教徒害怕神明生氣降災。
所以真正要害怕的是,如果侵犯、破壞了上主的指示或誡命,玷汙上主聖名的罪。
不要讓我們遭受承擔不起的考驗;
要救我們脫離那邪惡者的手。
〈主禱文〉喚起祈禱者創世之初最深的回憶,你我實在是天父的兒女,在地上代表祂的名,因此要竭力遠離罪惡,追求公義。卻又不須靠己力小心翼翼於如何避開各樣試探,這種活在懼怕不安的生活裏,是異教信仰最大的特徵(不平安)。主耶穌要我們更積極地活出美好生命,時時刻刻享受在敬拜上主裡,便不至於跌入玷汙上帝名聲的試探裡。
「11 賜給我們今天所需的 (或譯「明天所需的」。) 飲食。
12 饒恕我們對你的虧負,正如我們饒恕了虧負我們的人。
這兩句時刻都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所以我們要「凡事謝恩」也要「時時都以為對人的愛心不夠。」聖經說「唯有愛心要時時以為虧欠人」。所以時時祈求上主免我們的虧欠。
敬虔的猶太人,禱告的起先與結尾都會說「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的上帝是獨一的主。」(申命記六章4節)這句希伯來文,「獨一的主–我們的上帝」不是單數,而是複數。那正是聖父、聖子、聖靈合一的表現,宣告了上帝的一體性,祂是一!
〈主禱文〉不僅是未來式,更是「此時此刻」,上帝的國度、權柄、榮耀,並非幾千年、幾萬年之後,而是處處可見於你我每一天的日常生活裡。
上帝國度的一切,也就是我們一切的生活,我們感謝上主的預備;包括飲食、環境的變化,和生活所須,以及我們和他人的關係,都在我們和神的關係之中。
〈主禱文〉幫助我們使祈禱豐富、恢復和上帝的關係,我們必須不斷地透過練習來回應。
2.28.2021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 鄭烈紅姐妹
感謝神再次招聚我們來到祂的面前,來敬拜祂,領受祂的話語和恩典。
在進入信息之前,我想先請問大家一個問題,請問您有幾個身份?以我自己來
舉例的話,我是涵翔的媽媽,我是做人女兒的,我是好牧者華人浸信會的會友
,還有最重要的,我是主耶穌的門徒,來,一起來跟我說「我是主耶穌的門徒
」。
我們的身份決定了個人的生活內容與態度。而從我們的言語行為、價值觀,也
能看出我們如何定位自己。例如:我們看一個人,他如果開口閉口都是孩子,
思想生活老是圍著孩子打轉的話,我們就說他一定是一個很愛護孩子的父母親
。
還有一個人,如果他很認真工作,又願意花心思為公司著想的話,我們就能說
他是一個好員工。
今天我們要從身份認同這個主題上面來思想,「主的門徒」,對一個人來說可
以算得上是最重要的身份。對於已經歸信基督的人是如此,對於還沒有信主的
人,其實也是一樣的,請容許我利用今天的時間來跟大家說明。讓我們一同來
讀今天的經文。
「 13耶穌來到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地區,就問自己的門徒:『人說人子是誰
?』14他們回答:『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也有人說是耶利
米,或是先知裡的一位。』15他問他們:『你們說我是誰?』16西門.彼得回
答:『你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兒子。』17耶穌對他說:『約拿的兒子西門,
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人 指示你的,而是我在天上的父啟示你的。 18我告訴
你,你是彼得,我要在這磐石上建立我的教會,死亡的權勢 不能勝過他。 19我
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你在地上捆綁的,在天上也被捆綁;你在地上釋放的,
在天上也被釋放。』」
馬太福音 16:13-19 CNV
2000年前耶穌基督降生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為的是要將人們從罪惡中拯救
出來。那麼祂實際上做了什麼呢?根據聖經的記載,祂來傳揚天國的福音,過
程中不但將生病的人都醫好了,將邪靈污鬼趕走,行了許多的神蹟奇事,並且
向眾人教導講解真理。
耶穌基督所做的事跟我們個人有什麼關係呢?跟教會有什麼關系?祂究竟是誰
?從哪裡來?為什麼能做這些事?
有時候就連基督徒也不明白,雖然我們可能多少都讀過聖經,也有到教會參加
聚會,我們可能還是不明白信仰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可能都聽過,要做主的門
徒。很多教會都這麼提倡,可是為什麼要做主的門徒呢?信耶穌,受洗不就夠
了嗎?
基督徒為什麼信耶穌,還要做主的門徒呢?我們從今天的經文中,透過「門徒
」這個身份要進一步來探討這個問題。
門徒是什麼樣的人,要怎麼做主的門徒呢?
(一)門徒要歸信真神耶穌基督
耶穌從開始傳道,到被釘上十字架,大概有三年半的時間。祂一開始就呼召了
12個門徒來跟隨祂。這些門徒與祂同吃同睡,聆聽祂的教導,並且看著祂行各
樣的奇事神蹟。今天這段經文所描述的是其中一個關鍵的事件。
我們一起來讀,馬太福音16章13-14節,請。
「耶穌來到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地區,就問自己的門徒:『人說人子是誰?』
他們回答:『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也有人說是耶利米,或
是先知裡的一位。』」馬太福音 16:13-14 CNV
今天的傳道路程中,耶穌和門徒們來到該撒利亞•腓立比這個地方。這個城市是
什麼樣的地方呢?它位置在北方,距離加利利海約有40公里,靠近約旦河的源
頭。不但土地肥沃,物產豐盛,而且還蓋滿了各式各樣的神廟,可以說諸神匯
集。
在這麼多的廟當中,耶穌問了門徒一個問題:「人說我是誰?」
門徒們回答道:「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也有人說是耶利米
,或是先知裡的一位。」
眾人聽見耶穌教導、傳悔改的福音,看見耶穌醫病趕鬼,他們有什麼想法呢?
這裡提到三個人名,分別有什麼意義呢?
首先,施洗約翰。施洗約翰在曠野裡傳悔改的福音、為人施洗,他宣稱自己是
為了一個人鋪路,這個人就是彌賽亞,是舊約聖經裡提到的救世主。但施洗約
翰因為觸犯了希律王,被抓起來,最後被砍頭死了。眾人看見耶穌,做的事、
說的話很像他,以為施洗約翰復活了。
那麼以利亞呢?以利亞是舊約裡提到的先知,他在當時向百姓傳揚福音,力戰
邪惡的勢力。這位先知大概是公元前9世紀的人,一個生活在900年前的人,跟
耶穌基督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有人會以為耶穌是以利亞呢?這是根據舊約聖
經裡的預言(瑪拉基書4:5)來判斷的。但實際上配合路加福音1:17來看的話,
我們可以知道其實這位將要來的先知,就是施洗約翰。
最後一位是耶利米。耶利米也是先知,在當時宣揚悔改的福音,傳了將近40年,
可是卻是徒勞無功。或許人們把耶穌誤以為是先知耶利米復活了。
耶穌在世人的眼中,是什麼樣的人呢?一位很有智慧的人?至聖先賢?宗教哲
學家?在坐的弟兄姊妹覺得如何呢?
我們繼續讀下面的經文,請。
「他問他們:『你們說我是誰?』西門.彼得回答:『你是基督,是永生 神
的兒子。』 耶穌對他說:『約拿的兒子西門,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人 指示
你的,而是我在天上的父啟示你的。』」
馬太福音 16:15-17 CNV
接著耶穌又問了一個問題,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你們說我是誰?」
門徒跟著耶穌少說也有一段時間,看著耶穌醫好瞎眼瘸腿的,把邪靈從人身上
趕走,又看見耶穌一次餵飽5000人,另一次餵飽4000人,他們有什麼看法呢?
在坐的弟兄姊妹呢?您們以為耶穌是誰?
門徒彼得回答道:「你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兒子。」
聽見這樣的回答,耶穌大大的稱許:「約拿的兒子西門,你是有福的,因為這
不是人指示你的,而是我在天上的父啟示你的。」
彼得真是有福,因為他終於明白了!而且這樣的認知並不是從人而來,乃是從
天父而來的啟示!
這裡我們可以說,彼得認信了耶穌基督,是為真神的兒子。原文裡面在「基督
」、「永生」、「神」、「兒子」四個希臘文字詞的前面都加了冠詞,顯示彼
得強調耶穌就是舊約聖經裡所預言的彌賽亞(救世主)。
而耶穌和天父是一位,是唯一的真神。(約翰福音10:30)
我們看到這裡,可能會覺得,這不就是耶穌與門徒之間的對話嗎?他們自說自
話,如何可信?
我們要知道,這世界上所有的神,無論佛教或道教都是人造的,也就是說,這
些宗教膜拜的,不是人就是世上的事物,動物之類的。哪一個人生前有能力,
善心的,對人生特別有體悟的,發揮影響力的,死後就可以被供奉為神。當然
其中還有一些靈界力量的影響。
但只有耶穌基督,祂自稱為神。並且耶穌基督從降生到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大
家知道應驗了幾個預言嗎?根據研究,一共有三百三十三個。要印證預言,甚
至到細節都完全符合,有多困難呢?而且這些預言分佈在幾千年之間,分別由
不同時代的人發出,一同應驗在耶穌的身上。請問大家,這世上有哪一位神像
耶穌?這只說明了一件事,耶穌的確是真神,而且祂掌管了歷史,可以說歷史
是按照祂的計畫來運轉。
而且從考古上來說,各個年代都有數量這麼多的抄本,這本聖經確實幾千年來
,內容幾乎沒有變動過。所以說並不是有人在耶穌死後,才把預言加上去。祂
的到來的確應驗了過去的預言。而且有三百三十三個之多哪!
耶穌基督不但是真神,祂還是又真又活的神。我個人幾次經歷過耶穌的大能與
同在,今天特別分享其中的兩次。
我是一個單親媽媽,目前有一個15歲的孩子。在孩子7歲的時候,回到台灣定居
,很感謝神,在教會的牧者陪伴之下,我很積極的開始閱讀聖經。當時兒子正
在上小學三年級。在讀經的過程當中,我赫然發現,我是一個罪人。尤其在過
往失敗的婚姻中,我自己有很大的問題。所以我來到神面前悔改,我對神說
:「主啊。我知道我是一個罪人。因為我所犯的錯,造成家庭的破裂。可是孩
子如今沒有爸爸,我擔心他會不學好,走錯路。可是我一個女人沒有辦法扮演
爸爸的角色,該怎麼辦?」我記得當時,神的回答是:「沒有關係,我來做孩
子的爸爸。」我聽到這樣的回應,當場淚流滿面。
大概一個禮拜之後,我載著兒子前往教會的路上。從我家到教會有一段路,在
車上兒子鬧彆扭不聽話,我責備過了還是沒有用,所以在心裡我向神禱告。「
主啊。我該怎麼辦。」神說「沒關係,讓我來。」所以我就不說話,繼續開車。
還記得當時正經過一間大廟,廟裡在播放音樂,很大聲。我正要開口繼續教訓
兒子的時候,兒子對我說:「噓」我心想,這孩子,竟敢對媽媽說「噓」! 沒想
到兒子跟我說:「媽媽,耶穌跟我說,要聽媽媽的話。」我一聽到又是一個淚
流滿面。耶穌真的與我們母子同在!
另一個經歷發生在後來我蒙召到神學院學習的時候。
當時我滿心期盼,進到神學院要好好認真努力追求,同學們都是志同道合的人
,真是太好了。結果卻和我想像的相差甚多,細節我就不多談。但我記得當時
我的心裡感到很難過沮喪,也很孤單。有一次一位姊妹聯絡我,說想跟我見面
。其實她是過去和我在同一間教會裡面的。當我進到教會時,她也大概同時進
到這個教會,並且在教會受洗了。我們還曾經一起接受門徒訓練。後來我進到
神學院,去到不同的教會實習,她也離開了這個教會。所以我們中間有好長一
段時間沒有見面。她說要見面,我當然說好啊。很開心嘛。這麼久沒見面。我
們就約好,一開始當然是聊彼此的生活。聊著聊著,她突然跟我提到「神要我
跟妳說,妳不要難過。祂知道妳希望能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我聽到當
下實在太驚訝了!因為這件事我從沒有跟她提過,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見面了。
她怎麼會知道,而且準確的說出了我的心聲!
耶穌基督真是又真又活,並且深深知道我的需要的神!
直到現在這位姊妹都是我很要好的一位屬靈同伴,我們彼此代禱,一直都有保
持聯絡。
弟兄姊妹,不曉得大家聽了我的見證,感覺如何?大家也想要經歷嗎?耶穌基
督確實是那永生神,是又真又活的神!不要覺得,一定是因為我比較特別才能
經歷到神,大家只要有渴慕的心,願意的話,向神求,祂就必定要帶領每一個
人!像我的屬靈同伴,她沒有特別去讀神學院,但她就常常經歷神,透過禱告
的服事,大大被神使用。神常常會告訴她要為誰禱告,都是對方很需要的時候
。
各位弟兄姊妹,門徒是什麼樣的人,要如何「做主門徒」呢?
門徒就是那認信耶穌基督為真神的人!做主門徒的第一步,就是要認信這位真
神耶穌基督。我們當中還沒有受洗的,只要您願意,今天就來相信這位耶穌吧
。祂真是那位掌管萬有,鑒察人心,並且又深愛我們的神!
接下來,我們繼續看要如何做主門徒呢?
(二)門徒要作教會的堅固磐石
我們一起來讀經文第18節,請。
「我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在這磐石上建立我的教會,死亡的權勢不能勝過
他。」
馬太福音 16:18 CNV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彼得的地位很特別嗎?耶穌賜給他特權嗎?其實不是的
,因為在馬太福音18:18提到,耶穌把同樣的權柄也賜給了其他門徒。雖然「彼
得」在希臘文的意思是小石頭,小石頭跟磐石似乎有關聯,乍看之下會讓人以
為耶穌基督要把教會建立在彼得身上。但其實耶穌當時使用的是亞蘭文,在亞
蘭文裡面,「彼得」和「磐石」這兩個詞的意思並不相干。
那麼這句話要如何解釋呢?
「磐石」指的是認信耶穌基督的人,就如同磐石一樣堅固。
而基督要把祂的教會,建造在這樣的人身上。也就是說門徒要如同磐石一般堅
定,才能作為教會的基石。由這些門徒所組成的教會,能够勝過死亡的權勢。
死亡的權勢在原文是「陰間的門」,而陰間的門、死亡的權勢便代表了撒旦魔
鬼的權勢。魔鬼的權勢始終無法與教會對抗。
門徒乃是進入永生的人,並且是神所深愛的人,必得著神的保守看顧,所以不
必害怕撒旦魔鬼的力量。
「正如耶穌所說:『我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把他們從我手
裡奪去。 那位把羊群賜給我的父比一切都大,也沒人能把他們從我父的手裡奪
去。』」
約翰福音 10:28-29 CNV
因此,基督教不用看日子、風水或者生辰八字。所有信佛道教的人都要看,他
們的神還要被這些規定限制,耶穌基督卻不用,在在說明祂就是那大有能力的
神,祂不怕那些禁忌。信祂的人,被祂所保護,同樣也不用怕。
日前在台灣有一對基督徒新婚夫婦還特別在結婚大喜的日子,把婚禮和喪禮一
同辦理,家人的棺材就放在旁邊,因為在基督教,不怕忌諱,不怕沖煞。身為
基督徒是自由的,無須恐懼,因為真神的能力大大勝過一切黑暗的權勢。
門徒不但要認信耶穌基督是真神,並且主的教會要建立在這些堅如磐石的人身
上。接下來,按著耶穌的教導,要如何做主門徒呢?
(三)門徒要行使福音大能權柄
一同來讀經文第19節,請。
「『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你在地上捆綁的,在天上也被捆綁;你在地上釋
放的,在天上也被釋放。』於是耶穌吩咐門徒不可對人說他就是基督。」
馬太福音 16:19
我們先看天國的鑰匙這個詞。「天國的鑰匙」,顧名思義就是能開啟天國門戶
的鑰匙,那麼具體應該如何解釋呢?
「你們律法師有禍了!因為你們拿去知識的鑰匙,自己不進去,又阻止要進去
的人。」
路加福音 11:52 CNV
在路加福音裡面,耶穌嚴厲的警告當時的律法師,他們不願意悔改,自己不進
天國也就算了,更是以錯誤的教導,妨礙其他人進到天國。
「你要寫信給在非拉鐵非教會的使者,說:『那聖潔的、真實的,拿著大衛的
鑰匙,開了就沒有人能關,關了就沒有人能開的,這樣說:」
啟示錄 3:7 CNV
啟示錄裡面提到了那拿著大衛家鑰匙的人。其實就是耶穌基督,祂掌管天國的
門戶,能為人開啟天國的門。祂要開就沒有人能關,祂要關就沒有人能開。
耶穌基督把天國的鑰匙賜給了門徒,可以解釋為基督徒透過向人作見證、傳福
音、施洗來向人開啟天國的門。
而捆綁與釋放,正與天國的鑰匙有關,就是開啟或關閉天國門戶的動作。所以
當我們願意去傳福音,就向人開啟了天國的大門,不願意的話,門就關上了,
人進不去。哇。這是何等大的權柄!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如何看自己呢? 是否願意作主的好門徒? 身為耶穌基督的
門徒,是肩負重要使命的。耶穌既然將這把天國的鑰匙給我們,難道我們不去
為人開門嗎?祂之所以把這麼大的權柄賜給我們,就是要我們承接祂在地上未
完成的工作,主的門徒必須完成主的託付,否則就不是門徒了。教會也不能算
是教會了。
主的門徒要認信耶穌基督是真神,要作建造教會的堅固磐石,更要去行使大能
福音的權柄,為人開啟天國的大門,引導眾人歸信真神!願主施恩帶領弟兄姊
妹都做合神心意的門徒,我們一同做主榮耀的教會!
2.21.2021
上主的拯救 鄭牧師
12章和14章針對猶太民族主義,11和13談論普世性的內容,也就是有較明確的彌賽亞思想
一、 上主對君王的審判:
暴君的沒落
撒迦利亞書十一章
黎巴嫩哪,打開你的門戶吧,
好使火燒盡你的香柏樹( 「香柏樹」:這裏以樹木象徵強國或它們的君王。)!
2 松樹啊,號咷吧,香柏樹倒了;
壯麗的樹木都被砍伐了!
巴珊的橡樹啊,痛哭吧,
茂密的森林被摧毀了!
3 聽聽統治者的號哭吧,
因為他們的光榮消逝了!
聽聽獅子的咆哮吧,
因為約旦河旁的叢林荒廢了!
但以理書4:
a.尼布甲尼撒的第二個夢
尼布甲尼撒王向世界各國、各族、說各種語言的人發出下面的通諭: 「祝你們安康! 2 我願意把至高上帝向我顯示的神蹟奇事述說出來。
3 上帝的神蹟多麼偉大!
他行的奇事多麼有力!
他的主權永無窮盡;
他的統治代代相承!
4 「我舒適地住在我的宮裏,享受榮華富貴; 5 可是我在睡眠中作了一個惡夢,看見了恐怖的異象。 6 我召巴比倫王室所有的顧問到我面前來,要他們為我解夢。 7 所有的占卜家、巫師、術士,和占星家都來了。我把我做的夢告訴他們,他們卻不能為我解釋。 8 後來但以理進來,(他又名伯提沙撒,是以我的神明命名的。)他有至聖神明的靈跟他同在。所以我把夢告訴他,對他說: 9 『占卜家的首領伯提沙撒啊,我知道至聖神明( 「神明」或譯「上帝」。)的靈跟你同在,你明白所有的奧祕。這就是我做的夢,請你替我解明。』 10 「我在熟睡中看見一個異象:在大地的中心有棵大樹, 11 它越長越高,直到頂天;世上所有的人都看得見。 12 它的葉子美麗,樹上結滿果子,足夠全世界的人食用。野獸在它蔭下歇息;飛鳥在枝上築巢,各種生物都吃它的果子。 13 「我正在思想這異象的時候,看見一個守望的天使從天上下來。 14 他大聲喊:『把樹砍倒,劈斷樹枝,搖落樹葉,打下果子。把樹下的野獸轟走,把枝上的飛鳥趕散。 15 留下殘幹在地裏,用銅條鐵條圍住,跟草一起留在野外。 「『把這個人留在野外;讓他跟野獸一起吃草,受露水浸濕。 16 有七年之久,他不會有人的心智,不再有人的想法;他只像野獸。 17 這是守望的天使所決定的,為要使世上的人知道,人的國度是至高的上帝掌管的,他有權把國權賜給他所選擇的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人也可以使他掌權。』」 18 尼布甲尼撒王說:「這就是我作的夢。伯提沙撒啊,請為我解夢。王室顧問中沒有一個人能為我解釋;但是你能,因為有至聖神明( 「神明」或譯「上帝」。)的靈與你同在。」
b.但以理解夢
19 但以理,又名伯提沙撒,一聽見這話,驚惶得說不出話來。王說:「伯提沙撒啊,別讓這夢和它的信息嚇住了你。」 伯提沙撒回答:「陛下啊,但願這夢和它的意思是指你的仇敵,不是你。 20 那棵大樹高得頂天,世上的人都看得到; 21 它的葉子美麗,樹上的果子夠全世界的人食用。野獸在它蔭下棲息,飛鳥在它枝上築巢。 22 「陛下啊,你就是那棵大樹,又高又壯。你的權力高達於天;你的統治遍及全地。 23 陛下正在觀看的時候,有天使從天上下來,說:『把這樹砍倒,毀了它,只留殘幹在地裏,用銅條鐵條圍住,跟草一起留在野外,受露水浸濕,跟野獸一起生活七年。』 24 「陛下啊,這就是夢的意思;至高的上帝已經把將發生在你身上的事宣佈了: 25 你會從人群中被趕出去,跟野獸一起生活。七年之久,你會像牛一樣吃草,睡在野外,受露水浸濕。然後,你將承認至高的上帝在掌管人間所有的國家;他有權把國權賜給他所選擇的人。 26 天使命令把殘幹留在地裏;那是說明,在你承認上帝統治全世界以後,你將再度作王。 27 所以,陛下啊,請聽我的勸告:不可再犯罪,要秉公行義,憐憫窮人( 「請聽……窮人」或譯「你要以秉公行義,善待窮人來補償自己的罪」。);這樣,你就會繼續昌盛。」 28 這些事都在尼布甲尼撒王身上實現了。 29 十二個月以後,當他在巴比倫王宮的涼臺上散步時, 30 他說:「看哪,巴比倫城多麼雄偉!我用權勢建造這城作為京都,以顯示我的光榮和威嚴。」 31 他這話還沒有說完,天上就發出聲音說:「尼布甲尼撒王,你聽!你的王權現在已經被奪走了。 32 你要從人群中被趕出去,跟野獸一起生活,像牛一樣吃草,共七年之久。以後你就會承認至高的上帝有權掌管人的國度,有權把國權賜給他所選擇的人。」 33 這些話立刻實現了。尼布甲尼撒王從人群中被趕出去,像牛一樣吃草,受露水浸濕。他的頭髮長得像老鷹的羽毛,指甲像鳥的爪。
c. 尼布甲尼撒頌讚上帝
34 王說:「七年過去了,我舉目望天;我的理智恢復了。我讚美至高者,把榮耀尊貴歸給永生的上帝。
他的統治永無窮盡;
他的主權代代相承。
35 在他眼中,地上的居民微不足道;
天使和世人都由他統治。
誰敢反抗他的旨意?
誰敢責問他的作為?
36 「當我的理智恢復過來,我的光榮、威嚴,和王國的光輝也都復歸於我。我的臣僕和官員都擁護我;我重新得到的權勢比以前更大。 37 「現在,我─尼布甲尼撒稱頌,尊崇,榮耀天上的君王。他的作為正直公平;他能貶低驕傲的人。」
二、拒絕上主者的苦難:
「恩惠」被廢,「合一」被破壞,羊群被丟棄
a. 兩個牧羊人的比喻:
經文:撒迦利亞書11:4 -17上主─我的上帝對我說:「你去作一群將被宰殺之羊的牧人( 「牧人」:牧人象徵君王或領袖;羊象徵君王的子民或跟從者。)。 5 羊的主人殺了牠們而未受懲罰。他們販賣羊肉,卻說:『讚美上主,我們有錢了!』連自己的牧人都不可憐牠們。」 6 上主說:「我不再憐憫這地的人;我要親自把他們交在統治者手中。這些統治者要蹂躪這地;我不解救這地脫離他們的勢力。」 7 買賣羊群的那些人雇用了我;我成為那群將被宰殺之羊的牧人。我拿了兩根牧杖,一根叫「恩惠」,一根叫「合一」。這樣,我開始牧放羊群。 8 我厭煩其他三個恨我的牧羊人,於是在一個月內把他們都除掉了。 9 我對羊群說:「我不要再作你們的牧人了。讓該死的死吧,該毀滅的毀滅吧;剩下的會互相殘殺。」
10 然後我把那根叫「恩惠」的杖折斷,廢掉了上主與萬國所立的約。 11 當天,那約就廢除了。那些買賣羊群的人注視著我,他們知道這就是上主的信息。
12 我對他們說:「如果你們願意,請把工資給我,不願意,就留著。」於是他們付給我三十塊銀子作工資。 13 上主對我說:「把這些錢放進聖殿的銀庫( 「放進聖殿的銀庫」是根據一些古譯本,希伯來文是「把它們交給陶匠」。)。」於是我把這三十塊銀子,就是他們認為我應得的一筆可觀的數目,放進聖殿的銀庫。
14 然後我把第二根叫「合一」的杖折斷,破壞了猶大和以色列的統一。
15 上主對我說:「你再一次去作牧人吧;這次是壞牧人。 16 我雇用一個牧人,要他看管我的羊群;但他不幫助那些受驚嚇的,不尋找迷失的,不醫治受傷的,也不餵養還存活的;相反地,他吃掉最肥美的羊,撕裂牠們的蹄。
17 那丟棄羊群的壞牧人慘了!
戰爭要徹底消滅他的勢力。
他的手臂將萎縮;
他的右眼完全失明。」
三、彌賽亞世代降臨
1. 神在在肉身顯現,傳真理:
撒迦利亞書13:1-6上主─萬軍的統帥說:「在那天,我要為大衛的後代和耶路撒冷居民開一個泉源,把他們的罪惡和污穢洗滌乾淨。 2 在那天,我要把偶像的名字從這地除去,沒有人再記得它們。我要除滅自稱為先知的人,也要把拜偶像的意念除去。 3 如果還有人要堅持說預言,他的親生父母要告訴他,他必須處死;因為他聲稱在為上主說話,實際上是在撒謊。他說預言的時候,他的親生父母要把他刺死。 4 在那天,再也沒有先知會為自己的異象誇口,也沒有先知穿著粗毛衣欺騙人。 5 他反而要說:『我不是先知;我是農夫,一生都是種田的。』 6 如果有人問他:『你胸口上的傷是怎麼來的?』他要回答:『是在我朋友家受的傷。』」
2. 被揀選的餘民
a.上主擊殺牧人
13:7-9 上主─萬軍的統帥說:「刀劍哪,醒來吧,襲擊為我做工的牧人!殺了牧人,羊群就四散。我要擊打我的子民, 8 全地三分之二的人要死亡。 9 我要考驗那殘存的三分之一,使他們純淨,好像銀子被火煉淨一樣。我要試驗他們,像試驗金子,然後他們會向我禱告,我就垂聽。我要告訴他們,他們是我的子民;他們要承認,我─上主是他們的上帝。」
結34:5以色列的牧人哪,你們要遭殃了!你們只顧自己,卻不牧養羊群。 3 你們喝羊奶,穿羊毛衣服,宰最肥美的羊,吃羊肉,但從來不牧養羊群。 4 虛弱的,你們不調養;生病的,你們不醫治;受傷的,你們不包紮;迷路的,你們不領回;失蹤的,你們不去尋找。你們反而用暴力虐待牠們。 5 因為沒有牧人,羊群就分散;野獸來撕碎牠們,吞吃牠們; 6 以致我的羊群流落在山谷峻嶺中,分散全地,沒有人照顧,也沒有人尋找。 7 「所以,牧人哪,你們要聽我─上主對你們說的話。 8 我指著我的永生發誓,你們要好好地聽。我的羊群因沒有牧人而被野獸追殺吞食了。我的牧人不去尋找;他們只顧自己,不顧羊群。 9 所以,牧人哪,聽我說吧! 10 我─至高的上主要和你們作對。我要收回我的羊群。不准你們再作牠們的牧人,也不讓你們只顧自己。我要從你們的嘴裏搶救我的羊,不准你們吃牠們的肉。」
b.藉著復活的耶得救
耶穌預告自己要死和復活:
可14:27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都要離棄我,因為聖經說:『上帝要擊殺牧人,羊群就分散了。』 28 但是我復活以後,要比你們先到加利利去。」
以西結書34:11-12 「我─至高的上主告訴你們,我要親自找回我的羊群。牧人怎樣找回失散的羊,我也要照樣找回我的羊。牠們在暗無天日、多災多難的時候被驅散到各地,我要從那些地方把牠們搶救出來。 13 我要領牠們離開外國,把牠們集合起來,帶回故土。我要領牠們回到以色列的山間和溪畔,在青綠的草場牧養牠們。 14 我要在以色列山間的草原上牧放牠們,讓牠們在山谷間和翠綠的草場上安心吃草。 15 我要親自作我羊群的牧人,為牠們尋找可安歇的地方。我─至高的上主這樣宣佈了。 16 「失蹤的,我要找回;迷路的,我要領回;受傷的,我要包紮;生病的,我要醫治。但是那些肥壯的,我要毀滅,因為我按公道牧養羊群。 17 「至於我的羊群哪,我─至高的上主告訴你們,我要把綿羊和山羊,好的和壞的分開,個別審判你們。 18 你們中間有的吃上等的草料還不知足,竟踩踏吃剩的草!你們喝了清水,竟用腳把喝剩的水攪渾了。 19 我其餘的羊只得吃你們踩踏過的草,喝你們攪渾了的水。 20 「所以,我─至高的上主這樣告訴你們:我要在你們這些肥壯和瘦弱的羊中間主持公道。 21 你們用肩膀排擠,用角牴虛弱的,把牠們趕散到各地。 22 但是,我要搶救我的羊,不讓牠們再被虐待。我要把好的和壞的分開,個別審判我的羊。 23 我要賜給他們一個像我僕人大衛那樣的君王作他們的牧人,牧養他們。 24 我─上主要作他們的上帝,像我的僕人大衛那樣的君王要統治他們。我這樣宣佈了。 25 我要與他們立約,保證他們安全。我要除掉境內凶猛的野獸,使我的羊能夠安全地在牧場上吃草,在樹林裏歇息。 26 「我要賜福給他們,讓他們在我的聖山周圍定居。我要在那裏賜福給他們,按時降雨。 27 果樹會結果子,田園會出五榖;人人都將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當我砍斷我子民的鎖鍊,從奴役者手裏釋放他們的時候,他們就知道我是上主。 28 列國不再洗劫他們;野獸也不再吞吃他們。他們將安居樂業,不受任何人恐嚇。 29 我要把肥沃的土地賜給他們;他們境內不再有饑荒。列國不再侮辱他們。 30 人人都會知道我─上主、以色列的上帝與他們同在;他們是我的子民。我─至高的上主這樣宣佈了。 31 「你們是我的羊,是我草場上的羊群。你們是我的子民,我是你們的上帝。」至高的上主這樣宣佈了。
約翰福音10:14主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
約10:27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他們,他們也跟著我。
c. 主復活後吩咐彼得做牧羊人:
約21:15-19耶穌和彼得
15 他們吃過以後,耶穌問西門‧彼得:「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勝過這些嗎?」 他回答:「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 耶穌說:「你餵養我的小羊。」 16 耶穌第二次問:「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 他回答:「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 耶穌對他說:「你牧養我的羊。」 17 耶穌第三次再問:「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 彼得因為耶穌一連三次問他「你愛我嗎」就難過起來,對耶穌說:「主啊,你無所不知,你知道我愛你。」 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 18 我鄭重地告訴你,你年輕的時候,自己束上腰帶,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綁著,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 19 (耶穌說這話是指明彼得將怎樣死,來榮耀上帝。)接著,耶穌又對他說:「你跟從我吧!」
d. 彼得一生服事主,他告訴我們:
彼前2:24,2524 基督親身把我們的罪帶到十字架上,使我們不再生活在罪中,只為公義而活。由於他所受的創傷,你們得到了醫治。 25 從前你們都像迷失的羊,現在已經歸回,跟隨著你們靈魂的牧人和監護者了。
e.要接受福音,相信主耶穌是唯一的神:
羅馬書10:6-11
因信得以成為義人這件事,聖經這樣說:「你不要自問:誰要到天上去?(也就是說,去帶基督下來。) 7 也不要問:誰要到陰間去?(也就是說,把基督從死人中領上來。)」 8 這些話的意思是:「上帝的信息離你不遠,就在你口裏,就在你心裏。」換句話說,就是在我們所宣講信的信息裏面。 9 如果你口裏宣認耶穌為主,心裏信上帝使他從死裏復活,你就會得救。 10 因為我們心裏這樣信,就得以成為義人,口裏這樣宣認,就會得救。 11 聖經上說:「信他的人不至於失望。」
提前3:16 大家都宣認,我們信仰的奧祕是多麼的高深:
他以人的形體顯現,
由聖靈證明為義,
被天使們看見。
他被萬邦傳揚,
被世人信仰,
被接到天上。
徒4:11 關於這位耶穌,聖經說過:
你們的泥水匠所丟棄的這塊石頭
已成為最重要的基石。
12 拯救只從他而來;因為天下人間,上帝並沒有賜下任何其他的名,使我們藉著它得救。」
2.14.2021
與上主再立新約 鄭牧師
經文:撒迦利亞書10:1-12
撒迦利亞書從第九章開始進入另一個新單元。這個單元一直到第十四章結束,都是談到上帝要對以色列民族伸出救助的手,並且要大大賜福給他們。原因是過去他們受苦,如今上帝要「加倍補償」他們。
上帝要「加倍補償他們」,並不是因為以色列民族有甚麼特別之處,而是因為他們已經知道悔改、認罪,並且祈求上帝寬恕他們。聖經讓我們知道,這位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是一位慈悲憐憫的上帝。祂喜愛的子民知道謹守與祂所立的約,並且知道用敬虔的心認罪悔改。只要用真心悔改的人,上帝都會原諒、寬恕他們,並且給他們有機會回到祂的懷抱,重新安慰他們,並且會重新與他們立約,上帝要作為這些人的上帝,而這些人將成為上帝所照顧的兒女。
撒迦利亞傳達這信息,讓那些從巴比倫當奴隸得到釋放、返鄉回去重建家園的以色列人知道,上帝已經寬恕他們,並且還要將四散到世界各地的同胞從列強的手中帶回來。
另一方面,上帝為了接受他們的愛,上帝還要幫助他們重建耶路撒冷聖殿,這一點對以色列人來說是再重要不過的了。因為聖殿是他們敬拜上帝的中心。他們相信:有聖殿,就是表明上帝在他們當中。所以撒迦利亞一再提醒以色列人,上帝要與他們同在。要住在他們重建起來的耶路撒冷聖殿中。
在先知的教導裏,我們知道上帝喜愛的是強者在和弱者互動之時,會知道秉公行義,會對弱小者伸出憐憫、扶助的手。這並不是只有在國家與國家、族群與族群之間,而是會延伸到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上。像先知彌迦所說的:「上主已經指示我們什麼是善。他要求的是:伸張正義,實行不變的愛,謙卑地跟我們的上帝同行。」(彌迦書6:8)公義能彰顯上帝的愛。若是沒有遵行上帝的公義,即使非常富裕,這種富裕並不會帶來上帝的賜福。一個有公義的社會,就算沒有什麼富裕的生活條件,也會得到上帝賜福而有平安、喜樂的生活環境。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經文的內容:
經文:第一至五節:
在春季,你們要向上主求雨。上主賜烏雲降甘霖給萬人,使人人的田地青綠。2人民向偶像和占卜者求問,所得到的回答是胡言亂語。有些人解夢,只是哄騙你們;他們的安慰沒有用處。因此,人民流離失所,像迷失的羊。他們遭受苦難,因為沒有牧羊人引導他們。3上主說:「我向那些統治我子民的外族人發怒;我要懲罰他們。猶大人民是我的;我-上主萬軍的統帥要照顧他們。他們將作為我強壯的戰馬。4從他們當中要產生統治者、首領,和指揮官來治理我的子民。5猶大人民將像勇士制伏仇敵,有如踐踏街道上的塵土。因為上主與他們同在,他們將勇敢爭戰,打垮敵人的騎兵。
在聖經中我們可以看到歷代先知們最嚴厲譴責的就是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後,受到這些虛假神明的迷惑,以為崇拜這些看得到、摸得到的偶像,就是看到了真神一樣。結果是以色列人因為崇拜這些偶像,反而遠離了真神。
現在撒迦利亞在這裏一開頭就提出這個重要的教導,他要以色列人記得向上帝求雨,因為只有上帝才是真正的生命之主。祂會賞賜雨水和甘霖在地上,使所有的田園都能得到滋潤而生產出五穀。也因為這樣,才能有第九章十七節所描述的:「這土地多麼美好,多麼繁盛!有五穀使少年強壯;有新酒使少女健美。」
在舊約聖經中,我們經常看到先知呼籲當代的以色列人要明白,上帝才是真正的生命之主,因為祂對世人的愛,才會降下雨水、甘露到地上。
先知耶利米的詩歌說:
「列國的偶像能使天降雨嗎?天空能自降甘霖嗎?上主-我們的上帝啊,我們的希望在於你,因為這一切都受你支配。」(耶利米14:22)
這詩歌清楚說明,若不是上帝降下雨水、甘露,誰有這樣的能力?先知以賽亞在譴責當時的以色列人時,就曾提出上帝的警告,說上帝正在發烈怒,甚至會「禁止雲降雨水」到地上,這樣,地上就會長滿了蒺藜荊棘、野草(以賽亞書5:6)。
詩篇也這樣歌頌著降雨的上帝:
「你看顧大地,降霖雨滋潤;你使大地肥沃豐收。你所賜的河流充滿了水;你使大地不斷生產五穀。你使耕地雨水充足,以水潤澤土地;你降細雨使地鬆軟,叫幼嫩的農作物生長。」
(詩篇65:9,10)
這樣我們知道,若不是上帝慈悲,地上就無法得到充足的雨水。結果是糧食欠收,造成饑荒,世人要面臨死亡的威脅。
第二節寫出以色列人在迦南地的景況,就是去拜假神、偶像,對上帝不忠實。這也是他們後來離棄上帝的原因。而拜假神的人最典型的,就是去找巫師行占卜。早在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前,摩西的法令就禁止任何占卜,也不可念咒(利未記十九:26,申命記十八:10)。摩西提醒以色列人,必須對上帝絕對忠實,要對上帝有絕對信心。
先知撒迦利亞說,這些會占卜的人,所說的話都是假的,不要被他們的話迷惑,以為他們可以安慰人的心靈,其實,到最後就是使人像迷失的羊一樣,找不到牠們的牧人,最後遭遇到許多苦難。這呼籲對剛返鄉重建家園的以色列人來說,是個很適時的警告,以免他們重犯過去的錯誤。
第三至五節是上帝對以色列人的應許。在表達上帝和以色列子民之間的特有關係,這關係就是:上帝要作以色列人的上帝,而以色列人就是上帝的子民。
先知撒迦利亞傳出的信還譴責那些列強,不但不聽從上帝的話和旨意,而且還會利用他們的力量來欺負那些原本屬於上帝在照顧的子民。因此,在這裏先知撒迦利亞的信息說:上帝要親自照顧祂的子民,並且要嚴厲懲罰這些專門在欺負弱小的強權。
上帝照顧的方式,就是從祂的子民當中選出好的牧羊人來照顧羊群。換句話說,上帝要親自揀選好的領袖來帶領祂的子民。
第五節:上帝會與他們同在,他們將會強壯如同勇士一樣,不但不會再受到別人的欺負,甚至有能力反擊那些欺負他們的人。這對從巴比倫返鄉的以色列人來說是個很好的消息
經文:第六至七節:是詩歌體
6我要猶大人民強盛;我要使以色列家得勝。
我要憐憫他們,把他們帶回家鄉。他們要像從未被我丟棄一樣。我就是上主-他們的上帝;我要垂聽他們的禱告。
7以色列人民要像勇士一樣強壯,他們的心暢快,像喝酒的人一樣。他們的子孫將記住這次的勝利;他們將因上主的作為歡欣鼓舞。
這兩節詩歌繼續說上帝要完成的工作,不止是帶以色列人回家園,還要使他們生活幸福。
這裏提到「猶大人民」和「以色列家」,「把他們帶回家鄉」,先知要說的是:上帝要將這些被販賣到奴隸市場去的所有以色列人都帶領回來。不但這樣,上帝要「垂聽他們的禱告」。我們知道,當上帝願意垂聽一個人的祈禱時,就表示上帝接納了這個人。
現在先知說上帝將垂聽以色列人祈禱的聲音,那表示以色列人已經悔改,且是真實的悔改。因此,上帝接納他們,並且願意再與他們建立和好的關係,所以上帝垂聽他們的祈禱。
第七節是形容在上帝賜福之下的以色列民族,將會重新復興起來,有如勇士一樣的強壯,並且是代代子孫都蒙上帝的賜福。先知撒迦利亞用快樂歡唱的喝酒來形容,這種景象就如同打勝仗回來一樣的高興。
經文:第八至十二節:
8我要召喚我的子民,聚集他們。我要拯救他們,使他們跟從前一樣眾多。
9雖然我把他們分散在列國中,他們仍然要在遙遠的地方紀念我。他們和他們的子女將得以倖存,一起返回家園。
10我要從埃及把他們帶回家,從亞述領他們回來。我要把他們安置在基列和黎巴嫩;整片土地將住滿了人。
11他們經過苦海的時候,我要擊打浪濤,尼羅河將乾涸。高傲的亞述要謙卑;強大的埃及要失去力量。
12我要使我的子民強盛;他們要敬拜我,順從我。上主這樣宣佈了。
第八節開始,說到上帝和以色列人之間的新關係,可以看出一幅劃,就是牧羊人吹著笛呼叫四散在整片草地上躺臥、吃草、喝水的羊,小羊陸陸續續地向著牧羊人身邊靠攏過來。上帝就是要如此對待祂的子民-以色列民族。在舊約先知書中,我們一再看到先知們傳出的信息,說上帝要將四散到世界各地的以色列人帶領回來(參以賽亞書41:9,耶利米書50:19,以西結書34:11-13,阿摩司書9:14,彌迦書7:12,西番雅書3:19-20)。而且不止如此,先知以賽亞還這樣說:「那時,瞎眼的能看,耳聾的能聽,跛腳的能像鹿跳躍,啞巴能歌唱。」(以賽亞書35:5-7)這說出返鄉的人,並不是只有那些身體強壯者,而是所有的人都可返回故鄉參與重建家園的行列。
在裏提到上帝要從埃及把在那兒的以色列人帶回來。列王紀下第23:28-34節,記載在約西亞做猶大王的時代,他因為判斷錯誤,帶領軍隊在米吉多跟埃及軍隊打仗,結果戰敗而死。但那次的戰敗,使猶大受傷甚為慘重,不僅賠上鉅額的戰爭經費,還有很多人被擄到埃及去當奴隸,連國王約哈斯也被擄去。
而接著而來的亞述帝更凶悍,主前721年滅了北國以色列,亞述皇帝撒縵以色把北國以色列人「擄到亞述,使他們散居在哈臘城、歌散區哈博河附近,和米底亞人的城鎮」(王下18:11)。這些都是被捉拿去奴隸市場販賣的以色列人。
這裏說,上帝要帶領這些以色列剩下的人民返回故鄉,並且要將他們安置在「基列和黎巴嫩」。基列是當時中東地帶最有名出產香料的地方(耶利米書8:22),也是被看為中東地帶最美麗的地區(耶利米書22:6),非常適合放牧和耕種。
而黎巴嫩出產樹木而聞名,這種樹木就是所羅門王用來建造聖殿和宮殿的材料,那就是香柏樹。
我們看到,上帝不僅要帶領這些四散的以色列人重新聚集在一起,而且要讓他們居住在最肥沃、美麗的土地上。在這地方,他們可以安心耕種,放牧羊群,因為有肥沃的土地,也有充沛的水源可供生活所需。因為這緣故,必定有很多人會來這地方居住,不再是空蕩無人的廢墟。
第十一節提起的埃及、亞述這兩個帝國。這兩個帝國就是當時最強的帝國,侵犯列邦侵略以色列民族的國家,現在因為上帝的審判拯救了以色列人,使這兩個帝國釋放以色列人,連帶的使這兩個帝國成為卑微的國家,因為他們並沒有好好地遵行上帝的旨意,而是驕傲,不聽從上帝的教訓。
第十二節則說出真正屬於上帝的子民應該有的態度,就是知道要敬拜上帝,也會遵行、順從上帝的話。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章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 若不是有上帝的憐憫和慈愛,賞賜雨水、陽光在大地上,人的生命就會面臨死亡,
先知撒迦利亞向以色列同胞提出上帝的應許,就是雨水。看,這是多麼美的一件事啊!因為有雨水,才能使地上萬物都生長,人才能獲得生存所必須的糧食。我相信不用我多作解釋,大家都會明白,沒有雨水可能發生的災難是甚麼。雨水,和陽光是上帝給人類最美好的禮物。
不要輕看上帝應許以色列人求雨的祈禱,上帝賞賜給他們這樣的應許,正好在表明上帝對以色列人的厚愛。
我們知道只要是上帝所賞賜的,都是最美好的,也是在說明上帝對我們特別的愛,即使不認識上帝的人,上帝也一樣愛著所有的人。耶穌基督就說過這樣的話:「因為,天父使太陽照好人,同樣也照壞人;降雨給行善的,也給作惡的。」(馬太福音5:45)上帝的愛是無私的,祂創造了生命,祂愛護所有的生命。
其實,這樣的厚愛也降在我們這塊土地上。每年上帝賞賜給我們許多雨水,也給我們充足的陽光,這些都是我們應該珍惜的禮物,因為這是上帝給我們最美好的禮物之一,千萬不要浪費,這些「自然界」的禮物。其實它就是上帝的禮物。我們要感謝上帝。
二、 所有願意回應上主呼籲,聚集在上主面前的人都成為衪的子民,都與上主一同建立家園,重造聖殿,並在上主的祝福下靠主幸福。
三、 我們在祈求上帝垂聽我們的祈禱之前,必須先認罪、悔改,否則就算我們用再美麗的詞句,甚至用禁食祈禱也是無濟於事。
過去上帝對以色列人最大懲罰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垂聽他們祈禱的聲音(本書7:13),現在上帝要垂聽了。這也就是先知撒迦利亞傳給以色列同胞最美好的信息:現在上帝要垂聽他們祈禱的聲音。而且這樣的信息一再出現(3:7、10:6、13:9),不但這樣,上帝還要賜給他們有祈禱的靈(12:10)。
因為以色列人確實認罪、悔改了。上帝會垂聽認罪、悔改的人的禱告。耶穌基督教導我們說:「上帝是靈,敬拜他的人必須以心靈和真誠敬拜。」(約翰福音4:24)真誠的心靈,就是心裏沒有詭詐,聖經中一再的警告,提醒我們不要用那繁文縟節的宗教禮儀來掩飾著人虛偽的內心。上帝看人的內心,不是看人的外表禮節。耶穌基督教導他的門徒,要他們記得禱告時,不是要故意讓人看見,也不是要說些長篇大論的禱告文,因為這些都不是上帝所看重的(馬太福音6:5-7)。
認罪、悔改的心,這可說是整本聖經的教導。耶穌比喻中的那位浪蕩,敗光所有家產而後返家的孩子,他知道認罪悔改,才是被父親接納的主要因素(路加福音15:11-24)。
詩篇第五十一篇。這是大衛王犯罪之後沉痛懺悔的禱告。他祈求上帝寬恕他,憐憫他的軟弱。他深信上帝會接納真誠悔改的人祈禱。他說上帝「所要求的是真誠的心」(詩篇51:6a),他也祈求上帝為他「造一顆純潔的心」,賜給他「一個又新又忠誠的靈」(詩篇51:10)。他又說上帝所喜悅的祭,是「憂傷的靈」,他相信「憂傷痛悔的心」才是上帝要接納的(詩篇51:17)。這裏所說的「憂傷痛悔的心」,指的就是認罪、悔改。
我們深深體會到,罪經常在我們生命中控制著我們的言行舉止(羅馬書7:19-20),而要倚靠人的力量來除罪,那是不可能的事。聖經讓我們知道:唯有回到耶穌基督的救恩裏才有辦法使人脫離罪的束縛。這就是保羅所說最出名的一句話:「我真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使我死亡的身體呢?感謝上帝,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能夠救我。」(羅馬書7:24-25)。沒錯,這就是耶穌基督降生到世界上來的原因,他要救我們脫離罪帶給我們生命的死亡。耶穌基督降生到這世界上,就是要召集所有悔改的人,成為他救贖的對象(路加福音5:32)。
認罪、悔改,這是我們重新和上帝和好的第一步。因為有認罪、悔改,才會知道耶穌基督在我們生命中的意義。
願主賜福各家、各人在主裏平安、健康。
1.31.2021
時時感念上主的恩惠 鄭牧師
讀經:撒迦利亞書第六章
第一至八節:
我又看見另一個異象。這次,我看見四輛馬車從兩座銅山之間出來。2第一輛馬車由紅馬拖著,第二輛是黑馬,3第三輛是白馬,第四輛是斑紋馬。4於是我問天使:「先生,這些馬車是甚麼意思?」5他說:「這是四風,剛剛從普天下之主面前來的。」6黑馬拖的馬車往北到巴比倫,白馬往西,斑紋馬往南邊的國家。7那些壯馬出來,就急著要去巡查世界。天使一說:「去巡查世界!」牠們就去了。8於是天使大聲對我說:「那些往北到巴比倫的馬匹已經平息了上主的怒氣。」
這個異象說這些馬剛奉差遣要到巴比倫等地去巡查。
這四輛馬車是從「兩座銅山之間出來」。
第五節的解釋是:他說:「這是四風,剛剛從普天下之主面前來的。」
這樣馬車的異象很清楚是,指神的靈出來巡查世界,把神的豐富帶給全地。
這四輛馬車代表著「四風」。這是指什麼?詩篇第一○四篇三至四節有這樣的詩歌寫著上帝威儀的情景:
「你在高天的水上建造住所。你用雲彩作為戰車,藉著風的翅膀奔馳。你以風作使者,以閃電作僕人。」
希伯來書1:7上帝使他的天使成為風,使他的僕役成為火燄。
這樣我們從聖經中知道「風」是上帝的使者,執行上帝的旨意。另一方面,風,在希伯來文和「靈」這個字一樣。因此,也可以說上帝的靈已經來臨。使徒行傳2:1-4節:「五旬節那一天,信徒都聚集在一個地方。 2 忽然有聲音從天上下來,彷彿一陣大風颳過的聲音,充滿了他們坐著的整個屋子。 3 他們又看見形狀像火燄的舌頭,散開,停落在每一個人身上。 4 他們都被聖靈充滿,照著聖靈所賜的才能開始說起別種語言來。」 上帝的靈像一陣風降臨。上帝的靈來到,這就是創世記第一章所寫的一樣,上帝重整空虛混亂的秩序,要重新開始一個新的世代。
第六至七節,提到黑馬、白馬,和有斑紋的馬所拖的車子,去的地方指出三個方向,一是巴比倫、二是往西方、三是往南邊的方向。這些馬匹一接到天使的命令,就趕緊去執行命令。牠們的工作就是「巡查」世界。
第八節,命令一下,隨即很快就有了回報。前往北方巴比倫的馬匹已經平息了「上主的怒氣」。
我們知道先知撒迦利亞就是在猶太人返鄉之後出來傳遞上帝信息的。猶太人之所以能夠返鄉,就是因為巴比倫帝國已被波斯帝國消滅。波斯帝國皇帝塞魯士允許被擄去當奴隸的以色列人都可以返回故鄉。這個決定確實安慰了上帝的心。因為上帝曾透過先知耶利米說,在亡國「七十年後」,上帝要「因巴比倫和它的王所犯的罪懲罰他們」,上帝決定要消滅這個巴比倫帝國,並且要使之「永遠荒廢」(參考耶利米書25:11-13)。因此,我們了解:這匹黑色的馬車帶著上帝的指令特地跑去巡查巴比倫帝國,看是否已經消滅了?果然,這位駕著黑色馬車的天使回來的報告,讓上帝感到安慰。因為祂的命令一出來,事就成了。
讀經:撒迦利亞書六章第九至十五節:
9上主給我以下的信息。10他說:「你要把流亡者黑玳、多比雅,和耶大雅所獻的禮物立刻帶到西番雅的兒子約西亞家裏。這些人是從流亡的巴比倫回來的。11你要用他們所獻的金銀做一頂冠冕,戴在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頭上,12你要告訴他,上主-萬軍的統帥這樣說:『那稱為「枝子」的,要從他所在的地方伸展出去,並重建上主的聖殿。13他就是要建造聖殿、接受王者的榮耀、統治他子民的那人。有一個祭司要站在他的寶座邊;他們兩者要在和平融洽中共存。』14這頂冠冕要留在上主的聖殿作為紀念品,紀念黑玳、多比雅、耶大雅,和約西亞。
15住在遠方的人要來協助重建上主的聖殿。當聖殿重建以後,你們就知道是上主-萬軍的統帥差遣我到你們這裏來的。如果你們竭力遵守上主-你們上帝的命令,這事一定實現。
這段經文再次談到關於耶路撒冷聖殿將會如期完成重建,而且敬拜的禮儀也將順利進行。因此,給予祭司應該有的冠冕,象徵著敬拜耶和華上帝的榮耀。
第九節,先知用「上主給我以下的信息」,這說明接著而來的信息,都是來自上帝的啟示,而不是先知撒迦利亞個人的想法。
第十節,這裏提到一些人名,包括有黑玳、多比雅、耶大雅,以及西番雅的兒子約西亞等人。前面所提起的三個人到底是誰?不重要。整本聖經也只有在這裏出現。這些人就是從巴比倫返鄉回來的民眾其中三人,可能也是代表性的人士。
第十一節,這裏說這些人帶回來許多金銀等貴重物品奉獻給聖殿。在波斯皇帝塞魯士決定讓以色列人返回故鄉重建家園時,他曾下過這樣的詔令說:
「如果在流亡的子民中,有需要幫助才能回去的,鄰居要幫助他們,給他們金銀、物品、牲畜,也要為耶路撒冷的上帝聖殿獻上自願祭。」(以斯拉記1:4)
皇帝塞魯士這個詔令很有影響力,因為所有波斯人都盡可能拿出他們的財物幫助這些要返鄉重建家園的以色列人,同時也有人為聖殿的需要奉獻(參考以斯拉記1:6)。另一方面,波斯皇帝也從國庫中,將巴比倫帝國皇帝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掠奪來的重要器具等珍貴物品,一一歸還猶太人,讓他們帶回耶路撒冷。以斯拉記作者記錄歸還的清單數目如下:
「獻祭用的金碗有三十個。獻祭用的銀碗有一千個。其他種類的碗二十九個。
小金碗有三十個。小銀碗有四百一十個。其他器皿有一千件。金碗、銀碗,和其他一切器皿,總共有五千四百件。」(以斯拉記1:9-11a)
我們可以了解,當波斯皇帝將這些貴重的金屬器皿都還給以色列人帶回故鄉,那並不表示他們就有足夠的財力重建聖殿。因為這些器皿雖然貴重,但都是限用於聖殿內部的用品。而要怎樣籌出必要的財物,好進行重建的工作呢?若是沒有足夠的錢,談重建也只不過是紙上作業罷了。這也就是為甚麼波斯皇帝塞魯士會呼籲他帝國的人民,盡可能地提供財物給以色列人,好幫助他們能夠順利完成重建聖殿和耶路撒冷城的計畫。
再說,大祭司約書亞的頭上戴著「一頂冠冕」。這裏是指政治上君王的王冠,而不是宗教上的。若是這樣,這項冠冕應該是戴在所羅巴伯的頭上才對,而不是戴在大祭司約書亞頭上。因為在第十三節也很明顯說,這個人不但要重建聖殿,也要如同君王一般統治著人民。第十三節的最後一句「他們兩者要在和平融洽中共存」,這話說出一個新的局面,就是在治理以色列的國事上,不是只有政治角度,更有宗教心靈的角度,這也是預表基督有君王和祭司職份,衪是君王,又是祭司。
第十四節的「這頂冠冕要留在上主的聖殿作為紀念品」讓我們看到冠冕放置在聖殿中:一是紀念基督永遠是教會的主和救主、是永遠的榮耀。二是這頂冠冕存留在聖殿中,也是為了要紀念許許多多的人,為了要重建聖殿和耶路撒冷城的需要,奉獻出許多金銀財寶,才使得這項重建的工作能夠完成。雖然在第十四節這裏寫著「黑玳、多比雅、耶大雅,和約西亞」等人的名字,但這些名字都可以當作返鄉人群的代表,而不是代表著某個家庭、個人,或是名流。
第十五節,「住在遠方的人」表示每個時代的人都將參與重建聖殿的工作。建造聖殿永不停止。聖殿是全世界各地敬拜的中心,而不再是只有以色列人在敬拜的地方。就像在本書第二章十一節所說的:「那時,許多國家要歸向上主,成為他的子民。」
第十五節的下半句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們竭力遵守上主-你們上帝的命令,這事一定實現。」這是整本聖經的中心思想,是要告訴我們,遵行上帝的旨意者,這人無論向上帝祈求甚麼,上帝必定會成就。只要他們真的將上帝的話實踐出來,上帝一定會成就他們心中所期盼的這些事。
讓我們來想想這章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異象(神的話)這是上帝賞賜給我們最好的福氣。
我們的生命中有盼望,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們看到從被巴比倫帝國釋放回來的以色列人,回到家園所看到故鄉都已荒涼成為廢墟,破碎的聖殿,必定是野獸寄居、雜草叢生之地,心中一定有許許多多的感觸。再加上經過漫長跋涉的旅途回到故鄉,看到的是一片廢墟,一方面要建造房舍。而另一方面也要投入許多時間重建聖殿、城池,我們應該可以了解這些對剛返鄉的以色列人來說,確實是很大的經濟、人力上是很大的負荷。
另一方面,他們遇到更為棘手的問題,就是留在故鄉七十年,沒有被擄到巴比倫去的同胞,他們有的早已經跟外族人通婚,在信仰上有了改變:他們不再堅持耶和華獨一上帝的信仰,而是跟著與外族通婚後的親人去拜偶像,這使原本只有單純耶和華信仰的民族,格外的傷痛。而更讓他們感到頭痛費心的事,就是這些異族在他們看來就是「不潔淨」的族群,撒馬利亞人、阿拉伯人、亞捫人、亞實突人等都想盡辦法要阻擾以色列人進行重建聖殿和聖城的工程。這樣,他們該怎麼辦才好呢?要放棄重建的工作嗎?就在這個時候,先知撒迦利亞的異象給全體返鄉的以色列人帶來了很大的盼望和鼓勵。
先知撒迦利亞所看見的八個異象,都是和重建耶路撒冷城、聖殿有關。從開始第一個異象所說的各地都已經平靜下來,到第二個異象所提到的上帝懲罰那些作惡的人。接著第三個異象說,上主要成為重建起來的耶路撒冷城之保護者,之後,第四個異象就開始提起大祭司要更換新的衣服,戴上冠冕,帶領所有的以色列人在聖殿中敬拜上帝。在第五個異象中,就提到聖殿中將會有永不止息的燈油點亮著聖殿中的每個角落。緊接著在第六和第七這兩個異象中,出現上帝要清除所有邪惡,然後我們看到最後一個異象,也就是第八個異象,談到聖殿的建造已經完成,有君王統治著以色列,也有大祭司在帶領人民敬拜上帝。
先知撒迦利亞所看到的這些異象,就是一步接一步的把上帝要建造新以色列的傳達出來,這些異象讓返鄉的以色列人看到上帝確實與他們同在,就在他們的身邊帶領著他們,讓這些在動盪不安環境中返鄉的以色列人看到整個民族、國家重現出生命活力的圖像。
有異象,就會有盼望,這樣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聖經說:「沒有異象,民就懶散了」。因為異象是上帝給人最好的指引記號,讓人可以清楚看到上帝就在進行祂拯救與審判的工作。
我們的教會今年進入第十一週年,這真的該感謝上帝。因為有上帝的帶領,我們教會才能在這十一年有許多新肢體加入。我們也該感謝上帝,讓我們教會一再出現異象;從過去在不同地方聚會,和今天有許多的同工一同服事、帶領教會事工。推動靈修、查經、等待建堂的工作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教會很值得欣慰的事。因為我們有異象,才使我們教會透過這些事工而成為一間有生命力、有見證活力的教會。我們堅信有上帝賞賜的異象,就會有上帝與我們同行,有上帝與我們同行,我們就不用害怕。因為上帝將會帶領我們達成這個目標,使教會榮耀祂。
二、讓我們將最好的奉獻給上帝,藉著奉獻成為留給下一代子孫的資產。
上帝給先知撒迦利亞一個重要的信息,要他將黑玳、多比雅、耶大雅、約西亞等人所奉獻的金銀打造一頂冠冕,並且將這頂冠冕存放在重新建造起來的耶路撒冷聖殿中作為紀念。
這頂要帶在大祭司約書亞頭上的冠冕,所要表示的,就是全體以色列人都是上帝所喜悅且分別出來的子民。而要將這頂冠冕存放在聖殿中供作紀念。
為了建造聖殿,為了有最好的地方來敬拜上帝。我們看到黑玳、多比雅、耶大雅、約西亞等人奉獻最好的禮物,好讓大祭司約書亞可以帶領全體以色列人歌頌上帝的救恩。
每個時代、各地的教會之所以能夠建立起來,都是因為有一群人將他們最好的奉獻出來。他們所奉獻都是最好的,包括有他們生命中最黃金年代的時間,也包括了他們從上帝所領受得到的智慧、才能,和金錢。若不是這樣,教會不但建立不起來,就算很勉強建造起來之後,也會很快就人去樓空。
如果我們有了自己的會堂,我們就可以看到,在每個禮拜日的早上,會有在清晨就趕來教會參加敬拜讚美練習的團隊和預備崇拜的同工,為的是要帶領主日禮拜的敬拜,使眾人都在敬拜中進到上主的面前。也會有默默不為人知的兄姊,他們很早就到教會來清掃整理會堂,讓我們聚會的地方都隨時保持得非常乾淨,使大家有一個潔淨的環境可以安心敬拜上帝。每個禮拜三晚上到我們的會堂來,就會看到一群同工,同心為教會各個家庭和個人,和福音工作禱告。週本在教會有團契的活動。現在我們在線上聚會實在是不夠,我們要祈求上主醫治全地,阻止瘟疫,使我們可以聚在一起,成為更火熱的屬靈團契。
這些奉獻出來時間、精力的見證,都將成為下一代基督徒,或我們兒女參與教會學習服事上主的榜樣。必定使我們教會的弟子們有誠敬、愛主、愛人的美善人生觀。
我們禱告,求主使用眾肢體,快快成全衪對教會的心意。
1.17.2021
教會建造的原則:
撒迦利亞書的八個異象裡頭;頭一個騎馬者的異象揭開了序幕,天使的解釋
也帶出了剩餘七個異象的主題。其中第二至第五個象都是安慰性的,其主題依序為「耶和華永遠為王」、「聖殿必須重建,聖城必得重修」、「祭司國度再現」、「君王與祭司成為以色列的供應」;後三個異象是審判性的,主題依序為「個人罪行受審判」、「國家罪行受審判」、「全地罪行受審判」。
耶和華永遠為王的真理之下,本書的信息並非輕率的樂觀主義,而是相信等邪惡露出了最猙獰的面貌時,耶和華將顯示衪仍為王,而且萬國都將承認衪是王。
表面上,這些異象好像都是針對兩千五百多年前發生在耶路撒冷的事,其實,我們若是將這些異象所啟示出來的意義仔細反省思考,就會發現聖經最珍貴的地方,就是這些異象也是在對我們今天的時代發出聲音。就像我們在前一講所說的,異象中很清楚地告訴先知撒迦利亞,雖然重建耶路撒冷城和聖殿,是要藉著大祭司約書亞和政治領袖所羅巴伯,但是,真正使這些重建工程可以順利完成的,乃是上帝的靈,不是倚靠人的才能,更不是倚靠軍事武力,或是政治勢力的強盛(參考四:6)。這種信息對今天的基督徒來說,實在非常珍貴。
今天要分享的後三個審判的異象更是傳遞出耶和華是全地的王,永遠的主。
第五章一到四節:
我再觀看,這次我看見一卷書卷飛過天空。2天使問我:「你看見甚麼?」我說:「我看見一卷書卷飛過天空,它長九公尺,寬四公尺半。」3於是他對我說:「那書卷上面寫著送往全世界的詛咒,一面寫著:所有的盜賊要從地上被清除;另一面寫著:所有發假誓的人也要被清除。4上主——萬軍的統帥說,他要發出這詛咒,使這詛咒進入每個盜賊的家和發假誓的人的家。這詛咒要留在他們家裏,使它們都荒廢。」
這段經文是記載先知撒迦利亞所看見的第六個異象。這個異象有個明確的主題,就是談到上帝的審判。上帝要清除兩種對象,其一是盜賊,另一是發假誓的人。盜賊是道德上的罪,發假誓的是信仰上的罪。
本章開始,先知撒迦利亞所看見的異象,並不是隔一段時間之後才出現一個新的,而是一個接連一個地出現,異象是連續不斷地出現在他的眼前。因此,作者才會用「再」或是「又」這個字。要表達的是,這個新的異象是緊跟著前面的異象之後出現的。
先知撒迦利亞說他看見「一卷書卷飛過天空」。
第二到四節,這卷會飛的書卷。長有九公尺、寬四公尺半。很大,像大看板一樣大。接著說這本大書卷裏面所寫的信息,而這信息都是屬於審判律法。因此,第三節這裏說信息是「詛咒」的話語。為甚麼來自上帝所給的異象中會有詛咒信息出現呢?依照申命記第廿七章廿六節的記載:「不遵守上帝教訓和法律的,要受上帝詛咒。」這樣,我們就會明白上帝要懲罰的對象,就是那些不遵守祂的旨意的人。這裏提到詛咒的內容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要懲罰那些手不潔淨的人,就是盜賊,就是道德上的罪。另一方面則是要懲罰那些舌頭、嘴不講誠實話的人,就是信仰上的罪。這兩種行為實際上是包括了人的所有罪了。
在當時返鄉的以色列人當中,這些罪行更明顯普遍。以色列人從巴比倫返鄉回來,奴隸的生活使他們原本就很貧困,現在又要花很多錢來重建家園,也要建造城池和聖殿。再加上政府在執行治安的能力上比較軟弱。因此,就會讓人起了不好的念頭,貪婪的心隨時會出現在共同社區的生活中。再者,隨著貪婪而來的,就是欺騙。因此,說不誠實的話,為的就是要欺詐別人的財物。這樣就讓以色列民離開了正確的信仰生活。
第四節說上帝一定要「詛咒」這種人和他的家庭。這種懲罰是很嚴重的,情景其實就像出埃及記中所記載的逾越節一樣;上帝進行祂的懲罰,而祂的懲罰進入了所有埃及人的家庭一樣。這樣,我們知道這卷書卷,其實就是上帝的話。上帝的話就會對那些違背上帝旨意和教訓的人,進行嚴厲的懲罰。
第五至十一節:
5天使又出現,說:「看哪,另有東西來了!」6我問:「什麼東西?」他說:「是一個籃子;它代表全世界的罪惡。」7這籃子有一個鉛做的蓋子。我在看的時候,這蓋子打開了,看哪,裏面坐著一個女人!8天使說:「這女人象徵邪惡。」然後他把那女人推進籃子裏,蓋上蓋子。9接著我向上觀看,看見兩個女人朝我飛過來;她們有強大的翅膀,像鸛鳥的翅膀。她們挾起那籃子,飛走了。
10我問天使:「她們要把籃子提到哪裏去呢?」11他說:「到巴比倫去。她們要在那裏為這籃子造一座殿宇。殿宇建完後,籃子要放在裏面供人膜拜。」
這個異象說明在敬拜上帝的百姓中,他們回到故鄉之後,所重新建造起來的耶路撒冷城,將不會再跟過去一樣,存在著拜偶像的現象。上帝要親自消除這些偶像,要將這些偶像送回去原本的地方。但要怎樣才能消除這些偶像呢?並不是倚靠人的力量,而是要靠上帝的靈才有辦法,這就像第四章六節所提起的,重建耶路撒冷和聖殿的工作,不是倚靠人的力量,而是倚靠聖靈的帶領。 這個異象也讓我們看到如同第四個異象中,上帝要將大祭司約書亞身上的骯髒衣服換掉一樣,要讓他穿上新的衣服,重新帶領以色列人以潔淨的心靈敬拜上帝。離開偶像崇拜,也不再有任何不潔淨的意念在以色列人重新建造起來的耶路撒冷城和聖殿裏。這是一個經過了上帝潔淨後的城市和聖殿。在這異象中也讓我們看到一個重要的信息,要消除罪惡的方法,就不是倚靠人的力量能成功,必須倚靠上帝的靈才有辦法完全清除。因為罪惡是抵擋上帝的力量,是專門和上帝敵對的。因此,要消除這種敵對上帝的力量,就必須回到上帝面前才有辦法成功。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個異象帶給我們的信息: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個異象帶給我們的信息:
一、人是很軟弱的,要消除罪惡並不容易,必須倚靠上帝的話語才有辦法,使我們時刻因為心中有上帝的話,才能抵擋罪惡對我們生命的誘惑。
人對自己生命中的罪,尚且這樣軟弱,而教會由一群人共同聚集的信仰團契,這種軟弱必然更多。這也是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到教會來之後,原先純樸的信仰反而跌倒了,原因就是看到教會裏面有很多不潔淨的污穢。若是沒有聖靈帶領,我們今天的基督教會就無法保持潔淨的心,讓人透過我們潔淨的心,看到上帝創造時的形象。
二、心中有上帝的話的人,一定會清楚知道用誠實來回應上帝揀選的愛,不會起貪婪的意念,也不會有欺騙的行為出現在教會中。
三、建造我們的教會,就必須倚靠上帝的靈帶領我們,才能排除罪惡在我們當中滋生。
今天的教會必須時刻保持這樣的認識:不是要倚靠某某人帶領教會,而是有神的話教導帶領,而是倚靠同心禱告領受同一的聖靈感動,合一的靈才能顯出合一的教會方向。聖靈做潔淨我們心靈和感動我們順服的力量,就在領受和分享神話語的事奉中,同心奔跑在復興教會為生活的中心。這樣我們每個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倚靠上帝的靈完成事奉和建造的莫大喜樂。
1.10.2021
金燈台的異象-建造的呼召
經文:撒迦利亞書4章
先前對我說話那天使再到我這裏來,像是把我從熟睡中喚醒。 2 他問我:「你看見甚麼?」 我回答:「一個純金的燈臺,上面有一個裝油的碗。燈臺上有七盞燈,每盞燈都有七個燈心。 3 碗的兩邊有兩棵橄欖樹,一邊一棵。」 4 我問天使:「先生,這些東西代表甚麼?」 5 他說:「你不知道嗎?」 我回答:「我不知道。」 6 天使要我把上主的信息轉告所羅巴伯。上主─萬軍的統帥說:「不是靠武力,也不是靠才能,而是倚靠我的靈才會成功。 7 即使阻礙像山那麼高,也會在你面前消失。你要重建聖殿;當你把最後一塊石頭放上去時,人民要高呼:『多麼壯觀,多麼壯觀!』」 8 上主又給我另一個信息, 9 他說:「所羅巴伯奠立了聖殿的根基,他一定會完成它。事情成就的時候,我的子民就知道是我─上主、萬軍的統帥差遣你到他們那裏去的。 10 他們失望,因為事情進展緩慢,可是當他們看見所羅巴伯拿著測錘繼續建造聖殿,他們會很高興。」天使對我說:「七盞燈代表上主的七個眼睛,在觀看整個世界。」 11 我又問他:「燈臺兩邊那兩棵橄欖樹是甚麼意思? 12 那倒橄欖油的兩支金管邊的兩根橄欖樹枝是甚麼意思?」 13 他問我:「你不知道嗎?」 我說:「我不知道。」 14 於是他說:「這是兩個被選立來事奉普天下之主的。」
一、在神面前心存「我不知道」才能得到正確的啟示:
今天我們要思想撒迦利亞所看見的第五個異象。第四章第一節說:「那與我說話的天使又來叫醒我,好像人睡覺被喚醒一樣。」先知在第四個異象之後,仍然在深沉的屬靈感受中,他的生命沉浸在異象裏面,接著神有更進一步的啟示。於是便和他說話,問他說:「你看見了甚麼?」記得耶穌曾經有一次問一個瞎眼的人說:「你看見甚麼?」那瞎子因為得到耶穌的醫治,非常興奮,急著說:「我看見了!」只是他所看見的仍不清楚,他看見人好像樹木一樣,而且行走,他雖然可以看見了,但所看見的並不正確。今天在神的教會內,你和我也好像被開了眼睛的瞎子的一樣,看人(就是看自己)看得不清楚,不正確,不澈底。我們真要求問主說:「這些東西代表甚麼?我這個人是什麼?」我們不要自以為是,自圓其說,乃要像先知撒迦利亞一樣,求主教導我們。
二、所羅巴伯-代表「大衛的苗裔」
撒迦利亞所看見的這異象,和前面的異象連接著,有非常密切的關係,這異象中主要人物是所羅巴伯,大祭司的異象主要人物是約書亞,這二人同是被擄歸回的領袖。大祭司約書亞是當時屬靈的領袖,而所羅巴伯則是省長,是行政的領袖。在本異象的末了寫著:天使和撒迦利亞說話:「11燈臺兩邊那兩棵橄欖樹是甚麼意思? 12 那倒橄欖油的兩支金管邊的兩根橄欖樹枝是甚麼意思?」撒迦利亞回答說不知道,天使便告訴他,這是兩個被選立來事奉普天下之主的。。這兩位選立的,也就是舊約聖經一直強調的受膏者,就是大祭司約書亞和行政領袖所羅巴伯,約書亞在大祭司的異象中,是代表以色列整個民族,因為以色列是神選的國度,要做普世和神之間的祭司,神要藉他們把福音帶給普世,但以色列人失敗了。大祭司的外袍污穢了,所以神責備他們。神雖然責備他們,但神並沒有丟棄他們,神潔淨大祭司約書亞,潔淨之後再差遣,要他誠心實意的做大祭司的工作。接著,金燈台的異象便是更進一步的說明事奉必須倚靠神,其中的領袖人物,就加上行政首長所羅巴伯,這樣,在異象的啟示中神要大祭司和行政領袖同工建造。
第三章八節講到「枝子」,就是苗裔,聖經每次提到大衛的苗裔,就是大衛的子孫,這和彌賽亞的預言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神曾和大衛立約,應許他的家有永遠的王位,可是從所羅門以後,國家便分裂為二;十個支派在北國,由耶羅波安統治。他們和大衛的後裔完全沒有關係,所以他們國內政治混亂,而且速速敗亡。但南國的兩個支派, 就是猶大和便雅憫的支派就不同了,神始終保存猶大支派大衛家裏面的人;甚至到被擄時期,還是大衛家的人在異地做領袖。後來到波斯王讓以色列歸回的時候,設巴薩仍然是大衛家的人,至於所羅巴伯,他是撒拉鐵的兒子,撒拉鐵是約雅敬的孫,換句話說,所羅巴伯就是約雅敬的曾孫,還是大衛家的人,一直到耶穌基督,仍然是屬大衛家的人。由此讓我們看見神的信實,和祂奇妙的保守。彌賽亞必須是君王,主耶穌是君王的血脈,這是先知以賽亞的預言中非常著重的。主耶穌既然是君王,是祭司,有榮耀的身份,我們接受了祂的生命,相信祂的人,也同樣有君尊的身份,也同樣是君王,是祭司,這是大祭司和金燈台兩個異象連結出來的真理。
三、燈台-教會、基督徒的生活中心
第四章第二節:他問我:「你看見甚麼?」 我回答:「一個純金的燈臺,上面有一個裝油的碗。燈臺上有七盞燈,每盞燈都有七個燈心。」燈台是放在聖殿的聖所內,一個純金的燈台,是沒有雜質且貴重的,教會是燈台,它應該有聖潔和尊貴的地位;出埃及記說金燈台是用一塊金子打出來的,這表示基督的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位,直正的教會是合一的;有一樣的信仰,一樣的見證。當然,金子要煉成純金,必須經過錘打,那就是說,教會也必須經歷許多的操練。
基督徒的生活,也是一種操練的生活,最主要的操練,就是操練安靜王上6:7「建殿用的石料是在石礦場裏開鑿的,所以建殿的時候聽不到鎚子、斧頭,和其他鐵器的響聲。」所以,安靜的靈是事奉最重要的要求。第一、我們要在敬拜上操練,敬拜的真義,就是體會神的同在,不是一個外表的儀式,而是要用敬畏的心體會神與我們同在,這是我們一生要學習的功課,敬拜前要預備,要安靜等候敬拜,讓聖靈向我們顯現,引導我們,這是一種不斷的操練。第二、我們要在靈修上操練安靜,我們是祭司,是負責清理燈台的,燈台清理乾淨,加上油之後,才能發光,照亮他人。如果我們沒有安靜的心讀經禱告,基督徒的生命就沒有屬靈的氣息了。因此我們務必在敬拜和靈修的生活上操練自己能安靜。第三、我們的事奉也必須經過操練,這事奉並不單指工作上的事奉,還有心靈的事奉,敬拜的事奉,生活的事奉等等,這一切都需要我們不斷去操練。很多時候我們說事奉神,卻落入滿足自己的虛榮,表現自己的才幹,並不是真的服事神。 最熱心事奉的弟兄姐妹,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忙著事奉,缺少事先的禱告、缺少安靜的靈修、缺少和弟兄姊妹相交的寬容,在主日沒有好好敬拜,就沒有做好祭司的職份了。我們要好好做祭司的工作,整理燈台,燈台本身並不能發光,但這裏說有七盞燈,七個管子,加起來便有四十九個,可以讓油能正常不斷的供應,有油才能發光,這油就是神的靈。我們需要在神面前安靜領受神靈的恩典、能力,才可以發光。
四、依靠聖靈建造是每位受膏者要傳的信息:
撒迦利亞並不明白這異象的意思,萬軍之耶和華便說:「不是靠武力,也不是靠才能,而是倚靠我的靈才會成功。」武力是指軍事和政治的力量,我們可以簡稱它為「人力」;才能原來是指財力、物力,那就是說,不是倚靠人力,不是倚靠財力,乃是倚靠靈力,這是個很重要的真理。保羅也曾說,所有的事都本於神,依靠祂而歸於祂,如果我們的工作不是出於神,神不會負責,即使我們很熱心、很努力的做,我們所建造的不是靈宮,只是巴別塔而已。
我們做神的工作,必須有三方面的力量,就是靈力、人力和財力,但有人卻把財力放在第一。財力不是不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我們有了財力,不一定有合適的同工,有合適的同工,只靠財力也不一定能有效的做福音工作;我們應把聖靈放在第一,惟有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有了靈,便一定有人,因為聖靈會差遣合適的工人,至於金錢,在神眼中實在是微乎其微的。不知道弟兄姐妹們會不會像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一樣,不曉得自己就是那燔祭的羊羔。如果我們都知道自己就是那只羊羔,我們就會做對的基督徒,我們就會做對的衛奉。我們常常禱告求神興起人,但我們自己卻不準備回應神的呼召,這樣的禱告是空洞的。我們是祭司也是羊羔,應該隨時蒙潔淨,隨時接受操練,又隨時蒙差遣。求神的靈澆灌我們身上,所以我們應該注重親近神,讓神的聖靈帶著我們的工作,讓神的靈在我們身上發生功效,使我們成為献祭的祭司和献祭的羊羔。我們就明白;「不是靠武力,也不是靠才能,而是倚靠我的靈才會成功。」
上主─萬軍的統帥說:「不是靠武力,也不是靠才能,而是倚靠我的靈才會成功。即使阻礙像山那麼高,也會在你面前消失。你要重建聖殿;當你把最後一塊石頭放上去時,人民要高呼:『多麼壯觀,多麼壯觀!』」
撒迦利亞看見有一塊石頭在殿頂,這和第四個異象中冠冕載在人的頭上相似,這石頭不單像冠冕栽在殿的頂上,而且要成為地的根基,基督就是房角的石頭,神的恩典藉著基督出來,我們都是小活石,所的弟兄姐妹要同心合力參與建造,興旺福音的工人就是你我,有同一聖靈的感召建造合一的教會,宣傳唯一的真理。
願主賜福眾肢體
1.3.2021
思念恩典就有感恩的作為
(撒迦利亞1:14-17)14 天使要我把上主─萬軍的統帥所說的話宣告出來。他說:「我深深地愛惜耶路撒冷─我的聖城, 15 我卻對那些享安逸的國家發怒。因為正當我抑制對我子民的怒氣時,它們卻增加了我子民的痛苦。 16 因此,我回到耶路撒冷,要憐憫這城。我的聖殿必須重建,聖城必須重修。」 17 天使又要我宣告:「上主─萬軍的統帥說,他的城鎮要再度繁榮起來;他要再次幫助耶路撒冷,選定這城作自己的城。」第二、三和今天這個異象都在解釋這段經文
在這三個異象中,是要以色列人特別注意歷史的苦難,他們從苦難中看見神的恩惠。同樣教會也可以在神面前看見自己的光景──神是公義的,所以當教會軟弱和退後時,神一定要責備,但祂並不丟棄屬祂的人,祂要保護教會如同眼中的瞳人。神要潔淨污穢,醫治軟弱,我們必須有屬靈的眼光,堅信必得見神的作為。不論在任何環境,不可失望、灰心, 要知道神在凡事上都有主權;即使處身在低窪的山谷中,我們還須抬頭仰望神,因為祂必向我們施恩。這樣我們必可在神的榮耀裏敬拜和事奉。
讀經:撒迦利亞書3:1-10
在另一個異象中,上主讓我看見大祭司約書亞站在上主的天使面前,撒但( 「撒但」見名詞淺註。)站在約書亞右邊,要控告他。 2 上主的天使( 「上主的天使」是根據一古譯本,希伯來文是「上主」。)對撒但說:「撒但,但願上主斥責你!願喜愛耶路撒冷的上主斥責你!這個人像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 3 約書亞站在那裏,穿著骯髒的衣服。 4 天使對侍從們說:「把他穿的髒衣服脫掉。」然後對約書亞說:「我已經除掉你的罪,要給你穿上新衣服。」 5 他命令侍從們( 「他命令侍從們」是根據一些古譯本,希伯來文是「我說:『讓他們……』」。)把一頂乾淨的禮冠戴在約書亞頭上。他們照著做了,然後又給他穿上新衣服;那時,上主的天使站在旁邊。 6 天使警告約書亞, 7 上主─萬軍的統帥這樣說:「如果你遵守我的法律,執行我給你的任務,你就可以繼續管理我的聖殿和院宇。我會垂聽你的禱告,像垂聽在我面前的天使的禱告一樣。 8 大祭司約書亞啊,你聽著!你的同事們,就是那些作為吉兆的祭司們,也要聽。我要啟示我的僕人,就是那被稱為「枝子」的。 9 我要在約書亞面前放一塊石頭,這石頭有七面,我要雕刻這石頭。我要在一天之內把這地的罪惡除去。 10 那一天來到的時候,你們每個人要請他的鄰居來,在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享受安寧。」
第四個異象中,主要的人物是大祭司約書亞。這異象好像是一個法庭,神是審判官。審判者是神,撒但是原告,大祭司約書亞代表以色列人成為被告。當約書亞被起訴時,神責備撒但,這並非說撒但的控告沒有憑據,經文告訴我們,他穿著污穢的衣服,這樣看來撒但的控告是有憑據的,但神責備的卻是撒但。撒但受責備是因為牠不尊重神的主權。神隨著衪的心意,要揀選耶路撒冷,衪要潔淨衪揀選的人。所以神要責備撒但。神有揀選的恩典,這是撒但和一般人不能明白的。神藉著事奉衪的人完成揀選的工作;所以尊重神的,就必須尊重神的心意和神的工作。在這裏我們知道,以色列本是神所揀選的;從創世記就強調神的揀選,而出埃及記更完全的說明神揀選的主權(出十九5)。神說:「5 如果你們服從我,守我的約,你們就是我的子民。全世界都屬於我,但只有你們是我的選民, 6 是神聖的國民,是事奉我的祭司。」神揀選以色列的目的,不是因以色列民族優越。他們本是一個弱小落後的民族,住在中東的一個偏僻地,過著半游牧的生活,實在沒有可值得揀選的地方,唯一的原因,是神的恩典。我們得蒙揀選,也不是因我們有甚麼好處,完全是出於神的恩典。
大祭司約書亞是神揀選的僕人,他代表全以色列人,以色列人的失敗要受到責罰和審判;他就要代表全以色列受審判,這是神的公義。神在公義中還充滿無限慈愛,神說約書亞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也是指以色 列人)。神是烈火,故公義的審判,要臨到以色列。神是信實的,祂的恩典不改變,祂有無限的憐憫,祂是守約施慈愛的主,以色列像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神的審判中有一個極重要的信息是「餘數」或稱「餘民」。 羅馬書十一章5.6節說的片「上帝出於自己的恩典所揀選的人只剩下少數。 6 上帝的揀選是出於恩典,而不是根據人的行為;如果是根據人的行為,所謂恩典就不是真的恩典了」。神實在捨不得滅絕所有的人, 甚至是外邦人。神盼望人悔改,這些人都是敬虔的,而且是切實悔改的以色列人,他們有真信心仰望神,其中更有外邦人的餘數。聖經中明說,若外邦人願意悔改,神也照樣讓他們蒙恩得救。因此,我們不該有狹窄的思想,以為以色列人必得救,倘若他們犯罪,照樣是會滅亡的。當他們不接受神揀選的愛時,就會在恩典中墮落,神只得把他們放棄。
不論是新舊約的真理都傳著神無限的恩典,神白白把救恩給以色列人,從埃及拯救他們出來,完全是無條件和無須付代價的。基督賜下的救恩也是白白的恩典。我們若不重視恩典,恩典就變得太隨便了。我們雖然不好,神卻仍舊愛我們。因為各人都有軟弱,會隨便、馬虎, 以為自己已蒙恩得救,就放縱自己。神的恩典每每賜給我們,也附帶有條件的;條件是我們要信靠順服,並且接受祂,不然,祂的恩典不會臨到我們。
當時,以色列要有大祭司,我們的大祭司是主耶穌。祂沒有犯罪,祂豈不是不會有約書亞的不潔問題嗎?事實上以色列全族,都是祭司的國度,彼得前書二章九節說每個信徒都是君尊的祭司。明白真理的人,都知道每個信徒都是君尊的祭司。在信徒運動聲中,平信徒可作任何職事。今天教會最主要的事奉就是敬拜;信徒要有好的敬拜必須要有等候(默想)及個人靈修,沒有好的靈修、等候就不能有好的敬拜,主日崇拜成為儀式,來參加崇拜的人,就得不著真理。君尊的祭司的工作是獻祭與奉獻,如果熱心的信徒只注重事奉, 而缺乏真正的敬拜,就成為常聽道而不能行道,甚至有人人連聽道也不會。到教會聽道的人太多,卻缺少行道的人。好的敬拜,要安靜等候,不單聽人講,也要自己去領受。祭司還有醫治的責任,除了敬拜,奉獻和帶領別人,還要安慰幫助有需要的人。此外,祭司要把人帶到神面前,祭司必須清潔,正如約書亞要換上華美的衣服,戴上潔淨的冠冕,準備作神的工。今天我們有很多重要的責任、使命等待著,但必須先潔淨,而且要有祭司型的屬靈經驗。「上主─萬軍的統帥這樣說:「如果你遵守我的法律,執行我給你的任務,你就可以繼續管理我的聖殿和院宇。我會垂聽你的禱告,像垂聽在我面前的天使的禱告一樣」要管理神的家,必須先管理自己的家,信徒要使自己的家榮耀神。我們需要先自潔,然後才能管理神的家,且神會垂聽你的禱告。
有三點我們要注意的:
第一,「我要啟示我的僕人,就是那被稱為「枝子」的」,合和本是說「我必使我僕人大衛的苗裔發出。」大衛家的枝子是指救主耶穌基督,教會是基督徒的團體,是屬神的國度,我們都是這國度君尊的祭司,是屬神的子民。
第二,「看哪,我在約書亞面前所立的石頭,在一塊石頭上有七眼。」又說要雕刻這石頭,像彼得所說的,我們都是活石。七眼,表明神的看顧,祂是無所不知,奇妙的神,祂把智慧賜給我們,成為共同建造聖殿的活石。
最後,「你們要請鄰舍坐在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意味著不再有戰爭苦難,我們都在永久的平安中。現在還有許多人沒有在平安中,這是我們忽略了我們在神的恩典中的地位。神的工作已成就,把罪人提升至義人,祂使我們藉著主耶穌和神有和誼的關係,但我們千萬不可在恩典中墮落,求神興起我們,管理神的家,使異象中「你們每個人要請他的鄰居來,在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享受安寧。的和平快快臨到。

我們現在的牧師是Abel Cheng,鄭牧師。1951年生於台灣嘉義,1979年他在台灣蒙召,但是不去事奉,就移民到美國了,像聖經中的約拿,想跑。跑了十年後, 蒙神恩典,神又再一次感動,把他捉回歸案,才順服事奉主。 2011-現在:在Good Shepherd Chinese Baptist Church (GSCBC)事奉。 2007-2010 受邀在Valley Chinese Baptist Church (VCBC)事奉。 1996-2006克萊蒙國語信會會牧。 1996-05-19 按立為牧師。 1993-12-12受邀在 Mountain View Baptist Church of Claremont (L. A. Ca)設立 華語堂,擔任華語傳道。 1988-1993 蒙羅省培城國語浸信會栽培用神學生實習的職位學習事奉。 1988 被送進去中華歸主神學研究院。
Subscribe to My Blog
Get new content delivered directly to your inbox.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