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教會

2010年下旬,有四個華人家庭到City of Fresno有許多還未接受基督耶穌的華人,也有一些沒到教會的基督徒,並且預期會有大量華人新移民移到本市,於是聚在一起開始基督徒團契聚會。 這四家是:伍德榮弟兄家,朱海若弟兄家,童斐綺姐妹家和鄭牧師家。之後這一團契在加州立案成為「好牧者華人浸信會」。蒙主恩典,舊雨新知歡喜快樂的來參加。直到如今。

教會最初是在家中團契,後來人數增加,就租借浸聯會的基金會會議室做主日崇拜之用。直到2016年該物業轉讓業主。那時有一非常愛主的家庭,將現址用很便宜的價錢租給教會使用至今。

我們的牧師

我們現在的牧師是Abel Cheng,鄭牧師。1951年生於台灣嘉義,1979年他在台灣蒙召,但是不去事奉,就移民到美國了,像聖經中的約拿,想跑。跑了十年後, 蒙神恩典,神又再一次感動,把他捉回歸案,才順服事奉主。

2011-現在:在Good Shepherd Chinese Baptist Church (GSCBC)事奉。 2007-2010 受邀在Valley Chinese Baptist Church (VCBC)事奉。 1996-2006克萊蒙國語信會會牧。 1996-05-19 按立為牧師。 1993-12-12受邀在 Mountain View Baptist Church of Claremont (L. A. Ca)設立 華語堂,擔任華語傳道。 1988-1993 蒙羅省培城國語浸信會栽培用神學生實習的職位學習事奉。 1988 被送進去中華歸主神學研究院。

蒙福的母親

作者:林德安牧師 來源:期刊 – 20160626靈糧週報 – 2016-06-26出版 類別:信仰真理

經文:以弗所書六章1∼2節;希伯來書四章16節、十一章6節

今天雖然是母親節,但信息的內容涵蓋作父母及作子女的。讓我們透過 聖經,來思想如何使父母蒙福?如何成為蒙福的父母親?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 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六1∼2)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 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十一6)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 惠,作隨時的幫助。」(來四16)

一、兒女孝敬的母親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 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六1∼2)若我們 照神的話孝敬父母,那我們的父母必然是有福的父母。

1.在主裡聽從

「在主裡聽從」有兩方面的意義。

首先,我們蒙恩得救,生命改變更新後,要對父母聽從、順服。從耶穌 基督身上我們看見祂的好榜樣。耶穌基督在世上所說、所做的,都是遵行天父 的旨意,祂知道自己是天父的獨生愛子;而祂面對肉身的父母親約瑟和馬利 亞,同樣也盡了祂人子的本分。聖經描述耶穌直到三十歲才離家出來傳道,在 那之前祂在家裡作好兒子應有的本分。

我們信了主之後,更需要學習作聽從父母的兒女,因為這是神所看為寶 貴的。

然而,如果父母的要求很明顯的違背真理,我們應該選擇「在主裡聽 從」,學習用委婉的態度,有智慧的讓父母知道這件事情不討神喜悅。像是逢 年過節、清明掃墓時,祭拜祖先或拜神明,有不少的弟兄姊妹曾面對這樣的衝 突。感謝主,有許多弟兄姊妹願意主動積極的跟家人溝通,讓父母知道我們可以用一個更有意義的方式來懷念已經過世的長輩,這是很美好的見證。更重要 的是,我們平常在家裡就要盡作兒女的本分,在不違背真理的原則下,好好順 從父母的話。如果平常沒有跟父母建立好的關係,當面對祭拜等問題時,常常 造成家庭之間更大的衝突。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需要求主給我們智慧和聰明,好在主裡聽從父母。

2.尊榮的態度

「孝敬」的意思是尊榮、敬重,在聖經裡面也用來指對神尊榮的態度。我 們應該尊榮父母如同尊榮神,因為父母是神設立在地上的權柄,神看重的是我 們對父母應有的尊榮的態度。

我的母親今年生日的時候,我們兄弟姊妹請媽媽吃飯,我和妻子先寫好一 張卡片,在眾人面前一句一句的唸給媽媽聽。因為媽媽85歲,我們就給媽媽八 個讚美感謝,五個祝福,她聽了很歡喜。親愛的弟兄姊妹,鼓勵我們用創意性 的作法來尊榮父母,讓他們感受到被尊榮。父母滿心歡喜快樂,我們自己心裡 也很開心。另外,當我們在社會有成就,在外有好名聲,這些生命的見證,也 都能夠成為尊榮父母的好機會。

聖經說:「智慧子使父親喜樂;愚昧人藐視母親。」(箴十五20)「你要聽 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箴廿三章22節)可能父母親現 在老了,不如以前強壯,學歷也沒有我們高,但是因為父母在背後對我們的扶 持付出,我們才有今天,我們不可以因為現在比父母更強壯、更優秀,就藐視 他們,這是神所厭惡的。「戲笑父親、藐視而不聽從母親的,他的眼睛必為谷 中的烏鴉啄出來,為鷹雛所吃。」(箴三十17)這是非常嚴重的話,甚至在舊約 律法裡面說:「咒罵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出廿一17)可見得上帝非常看 重我們對父母的態度。

親愛的弟兄姊妹,父母還在我們身邊的時候,讓我們學習用尊榮的態度對 待父母。聖經說我們會因此蒙福,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3.親子皆得福

一個家庭因著對父母的好態度,至少有五種福氣:第一是生命得福壽, 是神願意賜給我們的;第二是因著我們對父母的尊榮,父母的心歡喜快樂;第 三是親子的關係就能夠常常喜樂和睦;第四是我們在外有「孝子」的好名聲; 第五是兒孫們有好的榜樣。有一個故事說,一位父親在整理他母親的遺物,他 的孩子在旁邊看著,當父親拿起一個碗準備要當垃圾丟的時候,他的孩子說: 「這個碗不要丟,等到爸爸你老了,這個碗要留著給你用。」因為這個孩子從 小就看見爸爸給阿嬤用破舊的碗。孩子會在我們身上學習,當我們尊榮我們的 父母親,兒女們就有好榜樣可以效法,我們自中擃嶀]得以享福。

然而,我們給父母親最好的禮物,就是帶領他們信主,成為天父的兒女,

讓他們知道雖然已經年老,仍然可以享受天父呵護的愛與恩典。客語牧區的師 母提到,她國中的時候爸爸媽媽帶他們移居美國,雖然父母都還沒有信主,但 知道孩子到教會不會學壞,所以把他們帶去教會,只是父母從來不進教會。因 此她聽見福音,信了主,開始為父母的信主得救禱告,禱告了三十年。她的父 母是客家人,爸爸是長子,揹負了許多的傳統壓力。兩年前媽媽生了一場病, 師母就不斷地為媽媽禱告,媽媽願意接受主,神的恩典臨到,連醫生沒辦法治 好的病就在禱告中好起來。有一次她媽媽在電話中主動說:「妳要不要為我施 洗?」於是他們就專程回南部鄉下舉行家庭聚會,由她的丈夫林常文牧師為岳 母施洗。親愛的弟兄姊妹,不要放棄,繼續禱告,求主讓我們的父母有得著福音的機會。

另外,有位媽媽,她兒子是唐氏症的孩子,小女兒也是身心障礙的孩子, 她揹負了很多重擔,聽見教會有喜樂家族這樣一個團體,就帶著孩子來。在喜 樂家族她接觸到福音,享受神的慈愛,她的心開始向主敞開,並在受洗之後 經歷到聖靈澆灌,從上頭來的愛讓她呼叫阿爸父。原來,她從出生後父母就分 開,她小時候是姑姑撫養長大的,所以在成長過程充滿了自卑和負面的形像。 當她結婚生子,連續生下兩個身心障礙的孩子,她覺得自己的命是受咒詛的, 不配得到一般人的福氣。然而當她因著孩子來到教會,她從小所渴望的父母的 愛,因著聖靈澆灌,她可以享受作天父兒女的那種喜悅,這是何等的有福。

二、信心呼求的母親

如果我們的孩子能夠好好的遵行神的話,孝敬我們,我們就是有福的父母 親;但如果我們的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或是長大成人仍讓我們擔心,這樣的 父母親能夠蒙福嗎?答案是肯定的。

1.堅定不移的信心

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 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耶穌卻一言不答。門徒進前來,求他說:「這婦 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她走吧。」耶穌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 迷失的羊那裡去。」那婦人來拜他,說:「主啊,幫助我!」他回答說:「不 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婦人說:「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牠主人桌子上 掉下來的碎渣兒。」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 全了吧。」從那時候,她女兒就好了。(太十五22∼28)從經文中我們看見,耶 穌不是不知道婦人的問題,而是耶穌早已看出這個婦人的信心是值得門徒好好 學習的。這外邦的婦人,即使一次又一次的好像踢到鐵板,她的信心是這樣子 的大,仍堅持到底。信心能夠觸動神的心,這位媽媽堅定不移的信心,使得她 領受了主應許的話,回家去女兒真的好了。

另有一位外邦的百夫長,因著他的僕人生病求耶穌,耶穌要去醫治僕人 時,百夫長託幾個朋友去見耶穌,對他說:「主啊!不要勞動;因你到我舍 下,我不敢當。我也自以為不配去見你,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 了。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 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僕人說:『你做這事!』他就去做。」耶穌聽 見這話,就希奇他,轉身對跟隨的眾人說:「我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 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路七6∼9)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 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十一6)意思是、有信心的人,是神所喜悅的。 「信有神」意思是到神面前就是確信神是存在的那位、是又真又活的那位,而 且我們相信神必然賞賜尋求祂的人。這樣的信心能夠觸動神,神就樂意賞賜。 雖然這個過程非常不容易,但是求主保守我們對神堅定不移的信心。

2.常常禱告不灰心

「耶穌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路十八1)耶穌在這 裡用寡婦跟不義的官來比喻。寡婦求城裡的官替她主持正義,這長官本來不敬 畏神、也不埋睬人,但是因為寡婦不斷的求他,他終於為寡婦把事情解決了。 耶穌用這個反面的比喻告訴我們,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連這個不義的官, 會因為寡婦不斷地求而答應了,何況是我們的天父呢?

佳音電台訪問過一位姊妹,她是位鋼琴老師,因著孩子她有機會接觸到 教會,雖然有感動,但是一直還沒有信主受洗。有一次她的孩子得了腹膜炎, 有生命危險,全教會迫切為這孩子禱告,這媽媽也在神面前不斷的呼求。當她 在等候孩子手術的過程中,她看見牆壁上有一幅圖畫,畫裡有一個牧人抱著一 隻小羊。她看見自己彷彿是那隻羊,被牧人抱在懷裡,她感受到一份從來沒有 過的平安,心裡面的焦慮害怕就放下了,而她的孩子也在危險中順利的完成手 術。出院那天剛好是那孩子的生日,對媽媽來講,這孩子彷彿又重新出生一 樣。她透過禱告經歷到這位神是又真又活的神,是垂聽禱告的神,是救她孩子 的神,她因此就受洗成為神的兒女。她信主之後,很認真的追求,讀聖經,她 看見自己生命有許多需要更新突破的地方。她以前很追求完美,對孩子要求嚴 厲,常常造成親子關係緊張,可是當她生命更新改變,她的丈夫看見妻子脾氣 改變,跟孩子和自己的關係越來越好,因此丈夫也決定受洗了。

鼓勵在座的父母親,為你的孩子禱告不要灰心、不要放棄,繼續的禱告呼 求主。

三、絕處逢生的母親

如果我們的處境是落在極度的絕望中,還有可能成為有福的母親嗎?

1.絕望傷心沒指望

有一次,耶穌跟門徒到拿因城。城門有一群人抬著死人出來,這死人是寡 婦的獨生兒子。有一句俗話說,寡婦死了兒子——沒指望了。許多人陪伴寡婦 出殯,這個隊伍充滿了絕望痛苦。

2.主有憐憫與恩惠

但是耶穌看見這寡婦,起了憐憫的心,祂就對這個母親說:「『不要 哭!』於是進前按著槓,抬的人就站住了。耶穌說:『少年人,我吩咐你,起 來!』那死人就坐起,並且說話。耶穌便把他交給他母親。」耶穌彷彿對著一 個在睡覺的孩子說話,耶穌的話帶著復活的大能,當下孩子就坐起來了,並且 開始說話。當耶穌把孩子交給了他的母親時,「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神。」 原來充滿悲淒、死亡氣息的隊伍,現在變成歡喜快樂的啦啦隊!這個媽媽因著 主耶穌主動的靠近她,在她身上施行了奇妙的事,以至於她從絕望的低谷進入 到充滿喜樂的人生。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 作隨時的幫助。」(來四16)主耶穌的憐憫帶出愛的行動力,因著主的安慰和醫 治,使我們能化悲為喜、轉憂為樂。

神的恩典:呼唤 安慰 保护 李捷姐妹的見證

神的恩典:呼唤  安慰  保护

一、在我犹豫仿惶时,主呼唤我。
圣经中说:“寻找,就寻见;扣门,就给你们开门。”(马太福音7:7)
我信主经历了从好奇到被触动,从怀疑到探究,从相信到受洗三个阶段。
三十几年前的一个圣诞日,南京莫愁路的天主堂举办了一场弥撒,那是文革后刚刚恢复的宗教活动,很多人去看,我怀着好奇心也去看热闹。看到那些穿着黑袍的修女和红袍的主教,看到信徒们跪拜唱诗读经领圣餐,还表演了耶稣诞生的圣剧。当时感觉蛮好玩,也挺神圣的。
但我不信,认为那是神话故事,是所谓“迷信”。
02年我第一次来美国。那时我们住在普渡大学,那里有不少和我们一样来探亲的父母,华人教会向我们传福音。参加几次聚会后,我们当中有两位母亲决志信主。第二天在一起聊天时她们告诉我,她们信主后感到从未有过的高兴。听了她们的话我被触动了。
为什么两位母亲决志信主后内心那么喜悦?信主真有这么好吗?回国我买了圣经、通读了一遍,对基督教,对圣经有了一点了解,但我仍然认为圣经的内容大多是被神化了的历史,类似中国的《封神演义》。
我继续读圣经,还学着祷告,去教堂做礼拜,但对圣经内容的质疑却越来越多。
再次来美国在印地安纳洲唯恩堡的华人教会里我渐渐地敢于把我的疑惑讲出来,因此我得到了很多兄弟姐妹的关心和帮助。但是究竟有没有上帝?我始终不能确信,使我迈过这个坎的是教会里一位小弟兄的几句话,他说:“其实也不必弄得很明白再去信,因为神的事情人是不会都明白的,要是都明白了,人不是比神还厉害了吗?” 听了他的话,我豁然开朗。是啊,我一直用我们习以为常的无神论,唯物论的观念去解释神和神的作为,我们常常习惯于“眼见为实”,要把神圈在人的理性圈子内,认为人做不到的事,神也做不到,所以就怀疑有没有神,其实人对宇宙和生命的了解才是冰山一角。圣经中说:“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 (罗马书1:19)
一个被造的人却去怀疑创造人的神,我认识到我的思想方法可能错了。我试着站在有神的角度去思索,我想,为什么很多大科学家都信上帝?为什么美国这样一个经济与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有比不发达国家更多的人信上帝?有位科学家说:假使我们认真而又仔细地研究科学,便不难从宇宙和生命的奥妙与井然有序中,看出上帝的大能和无与伦比的智慧。正如圣经上所说:“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然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马书1:20)。
接着在我的生活里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
一天上午,家里没别人,我向主祷告:“主耶稣啊,我愿意信祢,请让我感受到你。” 祷告后读圣经,读着读着有点朦朦胧胧了,这时我听到一个很柔和的男中音响在房间里:“好——来”。我立即惊醒过来,举目四下寻找,没人呀,那么是谁在说话呢?我很惊慌。转念想:难道是主在回应我的祷告?如果是主在回应我,那么“好——来”这两个平常的字便包涵了主完全的应允和召唤。但是,我算什么,却得主如此眷顾,如此带领?顿时我的眼泪汹涌而出。但我不敢确定,便打电话给牧师。牧师问:你是否感到平安?我说:不,我感到很心慌以为有人进到家里来了。牧师说:撒姆耳听到主呼唤他不止一次,你再等等,如果是,主会再次呼唤你。在一次聚会后和一位老弟兄说了这事,还说了流泪,他说;这就是平安,赦罪的平安。原来罪得赦免有那么大的平安,竟然感动到眼泪汹涌而出。
以后我每想到这件事,便能想起那真真切切的声音,都会因感动而忍不住涌出泪水。以前牧师说,我们这位主是又真又活的神,只要你真心寻找他,就一定能寻见。当时我觉得她的话挺玄呼的。而我却亲耳听到主的召唤,没想到主用这种方式让我寻见他。我心悦诚服地对主耶稣说:主耶稣,我愿意接受祢作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感谢祢赐下永生,求祢管理我的一生,使我成为祢所喜悦的人。
终于,我受洗成为天父家里的人。

二、 在我孤独伤心时,主安慰我。
圣经记载说:  “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患难的人,救我们脱离凶恶。”(哥林多后书1:4)
就在这年近年底,我突然腹痛不已,教会的弟兄姊妹都很关心,他们为我祷告,求神的医治。几天后腹痛缓解。但因疼痛原因不明,我的女儿女婿也很着急,怕耽误治疗,劝我提前回国医治。
临行前的头天晚上,他们带孩子去学琴,我在家做好睌饭等他们。正常情况6:30应该回家,可是7点了没回来,我开始不安,一分一秒过得特别慢,8点了,还没回来,我更不安了,空荡荡的大房子里只有我一个人,明天早上我就要乘飞机离开了,此时我心里的担心,离愁,孤独…….五味杂陈都涌出来,主要是担心,印地安纳洲当时已经是大雪覆盖了,他们没带手机,我没有办法联络他们,急得不知怎么是好,就到楼上我的房间在床前跪下祷告,把我的焦虑不安交给此时我唯一能依靠的主一一我的天父,祷告后我回到厨房继续等待。就在此时,电话铃声响起,却是教会一位弟兄打来,说他和他太太马上到我家来。我说:千万别来,雪地路滑,天黑开车不安全。可是他说:“我们20分钟到。” 然后就挂断电话。20分钟后门铃声响起,开门一看果然是他们。进门后,弟兄说,他心里有一个声音叫他到我这里来,姊妹说她心里也有一个声音叫她到我这里来,所以他们就来了。我瞪大了眼睛看着他们,感到不可思议,想起我刚刚的祷告,我的泪水哗地涌出,啊,是天父聆听了我的祷告,派天使来安慰我了,天父如此爱我!我们一起聊天,然后拉着手祷告,这时孩子们回来了。原来他们是去商店给我买东西,没注意时间。
以后每想起这件事我都会激动不已,我信的这位神真的存在,而且事事时时在看顾着我们。

三、在我可能遇到危险时,主保护我
圣经记载说: “你是我的上帝,我信靠你。他要救你脱离一切隐患,脱离一切致命的瘟疫。” (诗 91)
回国后,我便去南京各大医院做检查,但各位专家的诊断都不一样,只有造影显示的阑尾炎是没有分歧的。一位留美回国的医生对我说:阑尾炎由急性转成慢性,为防以后复发,你只割除阑尾,其它手术一概不要做。于是我去我的定点医院挂了普外科主任的号,他的诊断是肠冗长压迫所致疼痛,要切除一段肠子,顺便切除阑尾,当即让我住院。这期间表妹来看我,她是妇产科主任,她说,正常情况下肠子无所谓长短,每人都不一样,不能轻易切除。我想也是,但又不敢违背医生。我在病床上祷告,求天父赐给医生智慧,不要割我的肠子。第二天早上医生来查房,后面跟着一大群手下和实习医生,他对他们说:这个人肠冗长,本来要割她的肠子的,现在不割了。
我长嘘了一口气:感谢上帝!
于是我等着做阑尾切除手术。 入院一周后医生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明天给你动刀。我说:好。然后顺嘴问道:割阑尾,是不是这么长的刀口?我用手比了一寸左右的长度。他说:要给你做剖腹探查的,这么长。他用手比了一卡的长度。我吃了一惊忙问:为什么不检查清楚再开刀,现在有这么多先进的检查手段?他不耐烦地说:剖腹探查是正常的检查手段,我是为了解除你的疼痛,又不想要你什么好处,你去想清楚再说。
正在此时女儿从美国打电话过来说阑尾手术后常常发生后遗症,造成二次手术,还是不要做。
怎么办?这个手术做不做?都住了一个礼拜医院了,一系列的检查和手术准备都进行了,我想,剖腹探查就剖腹探查吧,至少把阑尾切除了。我去找医生要求手术,可没找到,他去别的科室会诊了。一个护士过来对我说:医生把你的手术取消了。你可以找你的管床医生谈谈。我找到管床医生。他说:“病人有权拒绝剖腹探查,建议你过年后到消化科做阑尾手术。”我觉得 这位医生的话还是比较合情合理。
我的右下腹部仍然隐隐作痛。为了搞清病情我专程去安徽皖南医科大学找我的姑父,他是安徽省普外科非常有名的专家。他看了片子说:剖腹探查是盲目的,手术也不必做,保守治疗即可。
感谢天父,在我阑尾炎急性发作期保护了我,没有穿孔,在我求医过程中又保护了我,没让我挨那一大刀,并且保护我慢慢痊愈了。那位爱我的天父在我可能遇到伤害时一再保护我,一再阻拦避免灾祸临到我。

圣经记载说:"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主的爱必不离开你,主平安的约也不迁移。"是啊,我是这样微小和不配,神却当宝贝一样看顾保守我,爱我。我刚刚信主不久,神便让我领受了一连串的,奇妙恩典,我从心里说,感谢你,我天上的父。t

 

馬太福音第十一章

天國的王耶穌介紹使者施洗約翰,同時傳達失而復得的兒女,比任何使者尊貴的真理,呼籲世人悔改,依靠主耶穌國到天父家中Slide1 Slide2 Slide3 Slide4 Slide5 Slide6 Slide7 Slide8 Slide9 Slide10

思想救恩中的福氣

1.思想主耶穌是逾越節的羔羊:就知道自己是罪人,須要主的救恩才能除去舊酵:林前5:7-8。
2.思想基督赦罪的恩典,使我們成為神的子民,就體認到凡事都須感恩、知足。以弗所書1:7-11。
3.  知足感恩的生活要有那些見證呢?羅馬書12:1-11。